每人300万元!49位青年科学家获第六届“科学探索奖”

为基础科研“投射一束光” 


作者/  IT时报记者  郝俊慧

编辑/  郝俊慧  孙妍

“要敢于到新的领域去提出和解决科学难题,科学没有边界,认准了自己的目标和特点,带着不一样的背景、思维和视野,当你迈出跨界的第一步时,也许会发现,会更有机会打破框架,找到解决问题的新工具。”10月19日,第六届“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上,最年轻得奖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冯建东分享着自己的科学故事。


平均年龄41岁、7位38岁以下获奖人、7位女性获奖人,其中3位出自数学物理学、2位90后获奖人……作为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项目之一,进入第六个年头的“科学探索奖”,今年带来更多惊喜。


2018年,“科学探索奖”成立,由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资助“探索期”青年科技工作者,每位获奖人将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人民币奖金。

图片

“我们希望将默默无闻的科学家,推向舞台中央,让你们成为大家聚焦的中心。”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人才官奚丹表示,(为科学家举行盛大的颁奖典礼)也是“科学探索奖”自创办至今始终坚持的理念:为基础科研投射一束光,让科学家们成为真正的明星。

融入更多“她力量” 

女性获奖人占比创纪录

1秒的1/60,是人眼的时间分辨率;0.1纳秒,是5G赫兹传输一个字节所需的时间;但今天,我要讲的是更短的时间尺度,十的负十三次方秒,万亿分之一秒。”数学物理学领域获奖人、清华大学教授周树云的研究领域,是在万亿分之一秒的时间尺度上,用光来调控固体材料的物理性质,改造它的“基因”。


“深地工程科学的前沿探索,基本都是在地壳的岩石中所进行的,而且越往深处走就越难。”四川大学教授、能源环境领域得奖人张茹的研究,在世界埋深最深2400m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开展,“聆听地球内部‘声音’”,探索深地科学奥秘。

图片

周树云和张茹是今年的“七分之二”,本届“科学探索奖”女性得奖人一共有七位,占比14%,创下历年最高纪录。


“六届以来,科学探索奖资助的青年科学家中,男女比例大约是9:1,女性获奖人比例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新基石科学基金会监督委员会主席王志珍高兴地看到,今年得奖人中不仅女性数量在增加,其在基础科学数学物理领域更是占据了“半壁江山”,三位数学物理奖女性得奖人中,除了周树云外,另外两位是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教授单芃和北京大学研究员杨晓菲。


在顶尖科学研究领域,女性占比偏低,并非源自智商和能力差异,更多来自长期以来对女性社会角色的刻板印象以及其需要承担的家庭责任。


“女性有一个天平,她要照顾家庭,要生育、教育子女,这样就占用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研究就比较困难,很难与男性竞争。”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李方华曾如是表示。


今年,“科学探索奖”修改了申报规则,将女性科学工作者申报的年龄限制从45岁放宽到48岁。多出来的三年,即是对女性科学工作者承担社会和家庭角色的尊重,亦是对有序开展科研工作实际情况的尊重。


希望(她们的得奖)鼓励更多女孩子打破偏见、自信自强、发挥优势,每个女孩都可以做到。”王志珍在致辞中表示。

前沿交叉领域“年轻”显性化  

35岁以下占据半壁江山

刘志博,化学新材料领域,1989年出生;刘俊杰,生命科学领域,1989年出生;曹云龙,医学科学领域,1991年出生;邱晨光,前沿交叉领域,1989年出生;杨易,前沿交叉领域,1989年出生;冯建东,前沿交叉领域,1992年出生……

图片

对本次得奖人的资料统计可知,49位得奖人中,六位是35岁以下,更有两位是90后,有趣的是,前沿交叉领域一半得奖人为“35岁以下科学家”。


“科学本身就是交叉的。实际上,科学诞生之初并没有分物理化学,人们只是想探究自然在发生什么,但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划分了学科,制定了许多框架,相应地,这些对科学研究也形成了一定约束。”在接受《IT时报》记者采访时,冯建东表示。


化学本科、物理学博士、生物工程的博士后……冯建东的经历,便是一条“跨界之旅”。冯建东所发明的单分子电致化学发光显微镜,解决了长久以来的一个科学挑战——单分子反应的直接成像。他利用化学发光替代光学激发,可以在全暗背景下直接观察到溶液单分子电化学反应,该技术在化学成像和生物成像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看到更清晰的微观结构,实现了成像技术的创新。


走上交叉科学道路之前,冯建东也一度迷茫,直到他看到浙江大学校园里那块石头上的“竺可桢之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


那一瞬间,冯建东仿佛回到了中学时第一次看到分子模型的化学课,回忆起少时最好奇的问题——为什么不能直接用肉眼看到这些单个的分子,为什么不可以左手抓一个分子、右手抓一个分子去做实验?


为了在微观世界里观测、看到以及操控单分子,从26岁回国组建实验室开始,冯建东和他的团队一直致力于发展跨学科的单分子测量方法和仪器,实现多维度的溶液体系单分子物理和化学过程观测、新现象研究和应用建立。


冯建东的科学梦想是有一天可以对单分子到单细胞进行定量描述,在微观的极致探索并理解生命过程。

图片

“科学探索奖”发起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在为前沿交叉科学领域获奖人颁奖时表示,交叉科学的研究,需要将整体思维和模糊性思维相结合,才可能实现突破和创新。


科学大梦想,就这样起步于孩童时打破学科束缚的“天马行空”,“科学探索奖”希望让这些“异想天开”成为现实。

坚守原则

“谁打招呼谁出局”

“科学探索奖”于2018年腾讯成立20周年之际,由杨振宁、饶毅、陈十一、程泰宁、高文、何华武、李培根、毛淑德、潘建伟、施一公、邬贺铨、谢克昌、谢晓亮、张益唐等14位科学家与腾讯公司创始人马化腾共同发起。


曾在第一届评选中担任评审委员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教授翟广云回望“科学探索奖”走过的六年历程时感慨,不仅科学在探索,奖项评审的过程本身也是在不断探索。


如今,科学探索奖设置了一系列评审制度。在初审阶段,每位候选人会有7位以上的同行专家进行评估,每年有近千位小同行专家参加初审;终审阶段,所有评委在评审系统中匿名打分,不存在一位评委能决定谁能获奖的情况。同时实行“断开式评审”,避免同一批评委“一评到底”。


“科学家说了算”,一直是“科学探索奖”遴选人才坚持的原则,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探索奖”发起人何华武曾表示,“比起团队,我们更关注答辩人个人的科研能力和独立性工作,比起他个人的成果,更关注他的研究计划”。


也正因评选始终强调以科学问题和探索突破为中心,因此对“打招呼”零容忍。多位发起人表示,“科学探索奖”的评审完全基于对学术成就和创新能力作出判断,“谁‘打招呼’,谁就‘出局’。我们希望用这种一票否决机制,使学术研究回归其初心本质。” 2022年,“科学探索奖”便曾对查实“打招呼”行为的申报人严肃处理,取消了其申报资格。

图片

“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需要肥沃的土壤,充足的阳光和空气,适当的水分和营养。‘科学探索奖’获奖人一定要作为表率,带头为中国科研文化的建设吹进阵阵新风,形成股股清流。”王志珍说。

排版/ 潘璐

图片/ IT时报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E N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