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把牢科普专业职称的学术性门槛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基本形成”。设置科普专业职称,明确科普专业人才的职称晋升路径正是对科学普及制度的细化落实,这对规范科普人才培养,激发科技传播新业态、新动能起到关键作用。

当前,全国多地都在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研究领域的科普专业人才评价标准。《北京市图书资料系列(科学传播)专业技术资格评价试行办法》从科学传播研究、科学传播内容制作、科学推广普及三个方向细化了科学传播工作者的职称评审标准;《中国科协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职称评审标准(试行)》从科普研究、科普内容资源创作和传播两个专业方向明确了自然科学研究学者从事科学传播工作的人才评价标准;《上海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基本标准》将科普工作成果纳入卫技人员高级职称晋升代表作。这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实施,有力推动了全国科普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科普职称不仅为专业从事科普工作的人才开辟了晋升通道,也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拓展社会服务提供了职业转型机会。中国科协发布的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且近年来增长迅速。这得益于科教兴国战略引领下,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自2019年起,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先后开展科普职称评审试点,全国科普专职和兼职人员数量均有大幅增长,科普工作者的积极性、专业性同步提升,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注入了强劲动力。

相较于教学科研岗职称评审,科普类职称评审要求更为多元,不再单纯考核论文,而是将科普展品、科普活动、科技广播、影视节目等业绩条件也纳入评审标准,更加切合科普工作实际,有助于丰富科普创作的形式与内涵。但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传统科普工作的重心主要放在推广普及上,确实存在关注点击量、活动参与人数等数字的现象。作为一个职称系列,科技传播应当强调专业性和学术性,而非活动性。因此,科技传播工作应尽量避免形式化、表演化的趋势,重视传播理论、技术应用、人群特征及传播效果的研究。换言之,科技传播系列的高级职称获评者最重要的任务是推动科普工作的顶层设计完善、加强科普领域理论研究、开展科学传播新技术应用、从事科技传播原创内容生产、探索科技传播新形式或新模式等学术性科普工作,并指导相关从业者做好与本专业相关的大众传播,这一点是要坚决秉持的。

更为重要的是,科技传播是以科学性为基础的,这也是其与新闻传播的本质区别。既然科普专业职称隶属于自然科学研究系列,那么所有的科技传播,包括天文、地理、化学、农学、生物、医学、材料、环境科学等诸多学科,都必须以相应的专业背景为基础,申请科普专业职称者理应具有独立创作和自主鉴别科技传播内容的能力,即科技传播是一级传播,而非二级传播。科技传播工作者应当更加专注于科普自身专业领域的知识,维护科技传播的严谨性和权威性,避免公众受到“伪科普”等科学精神异化的危害。

综上所述,科普类职称无论是在“科”还是在“普”上都对理论提出了高要求,坚守“科普学术化”这个基本原则,是使得科技传播系列职称具有与一般专业职称系列同等含金量的基础要求,这也是不同领域科技工作者职称晋升公平、公正的体现。设立科普职称的初衷,除了鼓励科普外,更重要的是推动科普水平提高。科普职称不是对平庸者的“降格以求”,而要推动科普实践向着更高水平迈进。

作者介绍:

王韬,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上海领军人才,主任医师、教授、博导,上海市同济医院急诊创伤救治中心主任、断指再植中心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创作专委会主任委员、“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创立者。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宣部“全国最美志愿者”、中国科协“十大科学传播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