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木通”——神秘藤茎的药用魅力

木通
木通作为一味利水通淋药,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今天我们就来探秘一下这味以植物藤茎入药的药用魅力。
它既清心与小肠火,又清利膀胱湿热而通淋、导热下行,还能通经下乳。既为治心火、湿热淋痛之要药,又为治乳汁不下及湿热淋痛之佳品。
其味苦性微寒,归心、小肠、膀胱经,具有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的功效。应用于淋证,水肿,心烦尿赤,口舌生疮,经闭乳少,湿热痹痛等症。
木通的名字由来和它的应用密不可分,那么木通的“通”到底通哪里呢?根据它的性能特点主要是“通淋”、“通经”和“通乳”。
图片
通淋
作为利尿通淋药,用于湿热淋症、水肿尿少,有清心火利小便的作用,对于心经热盛移于小肠所致的心火上炎,伴有心烦,口舌生疮,小便涩痛等症状,常配伍生地黄、淡竹叶一起使用,这就是著名的“导赤散”的基础组成。方中生地黄和木通同为君药上清心火下导小肠热邪,使心火得解,枢机和利,则诸症自解。
图片
通经
从功效上看这个药可以通经下乳,这个通经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能够通利月经,木通可以入血分,它和活血通经的红花、桃仁配伍在一起,治疗血瘀经闭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二是可以利血脉,通关节,可配伍桑枝用治湿热痹痛,以行瘀活络。
通乳
那么“通乳”呢?也称“下乳”,是针对乳脉闭阻,不通畅的,患者本身的乳汁可以生成,但是乳脉不通了,会使患者乳房胀痛,乳汁生成少,易形成乳痈,所以木通主要是针对乳脉不通畅的治疗,可配合王不留行或炮山甲同用。
品种来源
木通原本有三个品种:
马兜铃科的关木通、毛茛科的川木通和木通科的木通。
2003年关木通已被取消药用标准。据文献记载,最早收载关木通的是东北的《通化县志》。在20世纪30年代,在我国东北盛产关木通,并逐渐占领了市场,成为了主流商品,到了80年代已被全国广泛应用。一直到马兜铃酸肾病事件的发生,由于关木通含马兜铃酸,对肾脏有较强的毒性,可以损害肾小管功能,导致肾功能衰竭。所以在2003年4月1日,国家药监局印发了《关于取消关木通药用标准的通知》,决定取消关木通的药用标准,在2005年版的《中国药典》已不再收载。所以现在临床上使用两个品种,木通和川木通(别名:广木通)。
据医药文献记载,最早使用木通从汉代开始,《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主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但当时称它为通草,比如说《伤寒论》里的当归四逆汤。也正如宋代《本草图经》所言,古方所用通草皆为木通,木通在本草中首载于明代《本草品汇精要》,首次将前代本草中通草的药性赋予木通之后,并将通草单列,明确提出通草即为通脱木。《本草纲目》中木通和通草依然有混淆之嫌。直至清代,木通和通草有了明确的区别。就木通的品种来源,唐代木通为木通科木通,宋代三叶木通和白木通也作为木通的品种予以应用,之后基本延续了宋代的品种。从清代开始,使用毛茛科的川木通。
图片
通 草
讲了木通不得不提到通草。通草是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干燥茎髓,秋季割取茎,截成段,趁鲜取出髓部,理直,晒干。这个药材中部有直径0.3-1.5cm的空心或半透明的薄膜,质轻,少见实心。主产于贵州、云南、四川、湖北等地。功效和木通相似,味甘、淡,作用更缓和,所以也适宜做药膳。
图片
图片
通草药膳推荐
青小豆粥
图片
【来源】《食医心鉴》
【组成】通草5g、青小豆50g、小麦50g、白糖少许
【制法】
1.将通草洗净,加水适量,煎煮15分钟,滤渣留汁。
2.加入小麦、青小豆(绿豆)、白糖加水适量,武火烧沸,在用文火煮熟成粥。
【用法】每日空腹服用。
【功效】清热祛湿,利尿通淋。
【禁忌】气阴两虚,内无湿热及孕妇慎用。
桔梗桂花粥
图片
【组成】桔梗6g、通草3g、香附9g、桂花少许,冰糖适量,大米50g
【制法】将桔梗、通草、香附、桂花用水洗净,备用。锅中加适量水,加入药材,置火上煮十分钟左右,去药渣留汁。大米淘洗干净,入锅加适量净水煮粥如常法。粥熟后兑入药汁,撒入冰糖、桂花搅匀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各食1次,连服数日。
【功效】疏肝理气通乳。
【禁忌】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
作者简介
图片
何琳 副主任药师
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分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药材饮片分会理事,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中药分会委员兼秘书,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药学科普专委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第一届药膳分会委员,现负责中药房管理工作,从事中药相关工作30余年,获得2项实用新型专利,擅长中药鉴定,中药传统制剂,中药药膳,中医传统养生功法,用药教育等。
作者:上海市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 副主任药师 何琳
审稿专家:上海市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 主任药师 杨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