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抑郁更暗黑的阴霾:孩子的“社交消逝症”,正悄悄偷走未来

在江苏,一位父亲为了让女儿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先机,从一年级就开始让她准备自考。每天学校课程结束后,女儿还要上三个小时的网课,常常深夜才能入睡。7个月,她完成了23本小学数学教材,甚至能辅导五年级的学生。然而,这样的成就背后,是女儿日益孤僻的身影,她在学校没有朋友,最终选择逃避学校生活。

图片

这不仅仅是个例。研究表明,我国有46%的学生在社交上感到恐慌,越来越多的孩子陷入“弱社交”甚至“无社交”的状态。他们课后找不到可以说话的人,路上遇到同学想要回避,集体活动中总是默默躲在角落。这种孤独感和无力感,比抑郁症更让人煎熬。

图片

在综艺节目《亲爱的小课桌》中,7岁的凯凯就展现了严重的社交问题。他在自我介绍时磕磕巴巴,不敢说话,集体游戏中总是犹豫不决,无法融入。而他的母亲,却认为不交朋友也没关系,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这种观念,正是凯凯社交无力的根源。

图片

小时候没有机会交友的孩子,长大后不会突然变得擅长社交。他们只会越来越孤单,越来越社交无力。电影《消失的孩子》中的袁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从小只顾读书考试,到了大学,尽管母亲鼓励他广泛交友,但他已经“社交退缩”,不敢与人打交道。

社交,是学生的半条命。当一个孩子置身于人群之中,却只能活成一座孤岛,每日在社交困境中苦苦挣扎,这种内耗比任何疾病都要严重。《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一书中提到,真正的合群和社交能力,是通过在群体游戏中体验获得的,而非说教。

图片

人是社会性动物,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如果6岁时孩子无暇与同伴接触,到了十几岁,他们便不懂如何与同学相处,二十几岁时,只会越来越宅,个性也越来越孤僻。等到父母意识到问题时,孩子的社交无力感早已内化为深深的社交恐惧,让他们深陷孤独的泥潭,无法自拔。

我们不能让社交无力成为孩子们的隐形杀手。教育不仅仅是学术成就的追求,更是社交能力的培养。让我们关注孩子的社交健康,让他们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不再成为孤独的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