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3500多公里的海岸线、近16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山东作为海洋大省,浑厚的蓝色动能在这里涌动,蔚蓝色的生机在这里蓬勃生长。
当山东的“战场”转移到海上,也属实是“杀疯了”。关于蔚蓝海洋,山东这样回答。
扛牢海洋大省责任,山东努力建设沿海现代海洋经济带,2023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7万亿元,居全国第二位;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达7620.4亿元,连续四年居全国首位。
山东持续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在海洋渔业方面,开发建造了全国第一艘大型养殖工船,深远海网箱养殖最大深度、离岸距离均列全国第一。
在海洋种业方面,全省拥有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18家,累计通过国家审定水产新品种61个,均居全国首位。
在海洋牧场方面,围绕打造“蓝色粮仓”,山东建成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70余处,数量、面积、规模均居全国首位。
在海洋矿业方面,拥有全国唯一的海底煤矿、海底金矿,形成了独创性技术体系。
在海洋化工业方面,已建成世界最大的海藻化工基地和溴素生产基地,海藻化工、海盐化工综合利用水平全球领先。
在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方面,相继开发了我国一系列海洋新药,并有一批新药处于临床/临床前试验阶段,成为全国最重要的海洋原创新药研发基地。
在船舶和海洋装备产业方面,已经形成了深海采矿船、液氢(氨)运输船等高技术船舶设计建造能力,建设世界领先的现代船舶海工基地。
在海洋新兴产业的建设上,山东海洋领域唯一的国家实验室——崂山实验室目前已入轨运行,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威海)、国家深海基地等50个“国字号”海洋科研平台集聚山东。
而根据最近发布的《中国海洋新兴产业指数报告2023》,海洋新兴产业中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的“三强领跑”地位持续加强。此外,上海市、青岛市、广州市位居海洋新兴产业指数的“第一梯队”。
海洋传统产业方面,山东的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电力业发展优势突出,这6个海洋产业增加值均居全国第一位。
在推进高水平海洋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山东在海洋领域有全职驻鲁院士22人,占全国的1/3。山东科学技术最高奖,三分之一来自海洋领域。“十三五”以来,山东共有16项海洋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占全国海洋领域获奖数量的42.1%。
在推进美丽海洋建设方面,山东海洋生态环境持续向好,2023年全省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95.6%,同比提升10.2个百分点,刷新监测纪录。同时,美丽海湾建设扎实推进,累计建成国家级美丽海湾4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就连不被认为是沿海城市的潍坊,虽然海岸线不长,海域也不大,2023年海洋生产总值达1596.8亿元,近几年海洋生产总值贡献了近20%的GDP。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
山东最大的发展优势在海洋,最大的潜力和空间也在海洋。
山东稳扎稳打,坚持陆海统筹、经略海洋、向海图强、建设海洋强省,踏踏实实地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山东贡献。
向海而兴,山东仍需面对诸多挑战。奋勇前行,山东也胜券在握。未来海洋,山东这样作答。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海洋优势,走出一条向海图强、以海兴鲁之路。
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走出一条“陆海统筹、科技引领、产业集聚、生态优美、开放合作、治理高效”的山东特色海洋发展之路。
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引领,关键技术加快攻关,海洋人才队伍扩大建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持续深度融合,海洋科技整体竞争力方能全面提升。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加快建设沿黄陆海大通道,培育壮大高端航运服务业,让山东成为国际航运重要枢纽。
持续进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才是应走之路。
提高海洋开放合作水平,拓展海洋开放合作领域,强化海洋开放平台效能,走出山东,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推动海洋旅游产业发展,完善休闲度假旅游体系,一体推进沿黄渤海文化体验廊道建设,打造国内最长的温带海滨休闲度假连绵带,未来到山东旅游,不光能“上青山”还可“入蓝海”。
依海而生,向海而兴,把山东海洋发展的比较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全面胜势。
追风逐浪,澎湃齐鲁,海上山东发展之路愈加明晰、愈加宽阔。(文/林月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