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西医称为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统称。感冒大多数由病毒感染引起,部分由细菌感染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
感冒全年均可发病,尤以冬、春季较多。由于四季气候的变化和病邪不同而症状各异。
初起一般多见头痛、鼻塞、流涕、打喷嚏、畏寒,继则发热、咳嗽、咽痒,重则高热恶寒、周身酸痛。
老年人由于抵抗力差,更容易感冒,而且常诱发或并发其他病症。因此有“百病多从感冒起”的说法。老年人感冒一般体温不高,但全身症状重,应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感冒的预防,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1.气候突变时及时增减衣服
一般而言,春夏秋冬,寒热温凉,对人体都有影响,但寒冷的气候对老年人的健康影响更大,尤其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
冬季和早春的寒潮,可使呼吸系统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气温越低,冷暖温差变化越大,日照时间越短,则越容易患感冒。
因此,在冬季要特别注意气候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2.自我按摩
每天晨起或出门时,先用手指揉按鼻旁迎香(鼻翼两侧)1~3分钟,或用两食指擦鼻梁两侧至发热;并掐按人中数十下,再用两手掌心按摩风池(在颈部项肌两旁的凹窝中)30~60下。
这一组按摩能激发身体的正气,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抵御寒冷空气的能力。
3.凉水锻炼
从夏天开始,每天早上用凉水洗脸,冬天仍要坚持用凉水洗脸和洗鼻,能够增强人体对冷空气的适应能力。
4.避免交叉感染
感冒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吸入带有病毒的喷嚏飞沫。因此,在感冒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和避免与患者接触。
5.应用民间单方
如葱姜粥,用葱白三根、生姜两片、大枣六枚、香粳米一把,共煮成粥。感冒初起时服用,症随汗解,既经济方便,又可避免过度用药而致害。
老年人患了感冒,应及时就医,由医师对症治疗。如果拖延不治,会引起支气管炎、肺炎等并发症,还容易引起冠心病、高血压、肝炎、肺结核、肺气肿等疾病的复发和加重。
因此,感冒绝非小病,不能大意。
中医临床多把感冒分为风寒、风热、暑湿、气虚、阴虚等证型进行辨证论治,一般都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文中知识参考自中医治未病指导丛书《安享美好的晚年》,主编 郑玉玲,分册主编 李志安,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来源:河南省健康中原服务保障中心 作者:袁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