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微散文|美丽乡村天宝山

图片

李微

1

嫁到店子镇天宝山村已五年,我去店子的时间屈指可数,此次恰逢大伯六十大寿,我们一家特意赶回湖北郧西店子镇天宝山村给大伯贺寿。

鲜少回店子,一是我们全家都已经迁居,二是生活琐事忙碌,还有一个原因是我怕山路晕车。2018年春节第一次以某人女朋友的身份去店子,连续的山道急转弯,把我颠得五脏六腑都震颤,狼狈地蹲在路边,把肚子里的胆汁都吐出来了,差点半路逃跑了。

此次回家之前我还心里发怵,真怕那七拐八弯的山路,到时候把我摇晕车,更重要的是,我还带着两个一岁多的宝宝,万一路况不好,我晕车呕吐,宝宝急躁哭闹怎么办?

还好,我最担心的情况没有发生,新修的水泥路宽敞平坦,宝宝在怀里安静地睡着了,我欣赏着路边的风景,也慢慢平复心情。

图片

2

“到了,到了,天宝山就在前面了。”车过大坝口,老公就兴奋地招呼我向前看。因为带着宝宝,车速较慢,但是两个多小时就回店子了。

远远地就看到了古朴典雅的门楼,呈“人”字形庄严地矗立眼前,巍然耸立,仿佛是时间的守望者,静候着每一位归人与过客。“天宝山村”四个鲜红显眼的大字,若火热的旗帜鲜红夺目,又如同晨曦中最热烈的火炬,镶嵌其上,熠熠生辉。门楼之巅,还有一尖顶傲然挺立,宛若清代官帽,与背后连绵的青山、葱郁的林木交相辉映,更添几分庄重与庄严。

“咦!我记得之前好像没有这个啊?”我惊喜地举起手机拍照,夕阳西下,落日熔金,这古朴的门楼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幔,使之在光影交错间,尽显大家风范,仿佛步入了某个名门望族的府邸。

“这是村上近年才新修的,搞得好。”老公一脸的自豪。村庄亦如佳人,稍加装扮,便焕然一新,风姿绰约,令人耳目一新。

秋风送爽,天宝山村宛如一幅缓缓铺展的自然山水长卷,而那门楼,则恰似卷轴上精心钤盖的一枚印章,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更使得这幅画卷在庄重与典雅中,流淌着无尽的韵味与气象。

图片

3

山脉与田垄交错,植物与天地交互。

秋日的田野,宛如一幅细腻温婉的画卷缓缓展开,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丰收的喜悦与自然的馈赠。我被一股淡淡的泥土芬芳和草木清香轻轻拥抱,这气息,是大地母亲独有的温柔,不急不缓,却足以让每一个归乡人的心灵得到最纯粹的抚慰。

不经意间踏入了一片生机勃勃的花生地,只见一位大婶正弯腰劳作,手中的小铲灵巧地翻动着土壤,一颗颗饱满的花生便带着泥土的质朴与新鲜跃然眼前。她抬头,笑容温暖如秋阳,热情地抓起一把还带着花生秧的新花生,那绿意盎然中点缀着点点金黄,仿佛是大自然最质朴的礼物,直接抛向了我的手中。“来尝尝新鲜花生,红皮花生很养胃的。”她和我并不相识,却热情得非要给我花生吃。前一秒还埋在湿润泥土里的花生,被大婶热情地递到我的手中,我剥开一颗,清新的果香瞬间弥漫开来,那是比任何人工香水都要纯粹、令人沉醉的自然之香,直击心灵深处。

我牵着孩子的手走在田埂上,他们好奇地东张西望,嘴里咿咿呀呀地哼着歌。孩子兴奋地追着翩然纷飞的蝴蝶,眼睛发亮,奶声奶气地说:“花花好漂亮,蝴蝶飞呀飞。”挣脱我的手,撒开腿去追逐蝴蝶。孩子的童年是需要自然和泥土的,在乡村田野,他们像自由的鸟儿一样欢愉。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不仅孩子开心,我也觉得非常放松,摘一朵雏菊插在鬓角拍照臭美,折一茎红薯杆儿掐成童年的“翡翠耳环”戴在耳朵上,采一枚柳叶做成柳笛,吹出婉转的声音,完全释放天性,变成一个野丫头。

路边随处可见的丝瓜藤,如同一条条青色的小蛇,在篱笆上蜿蜒攀爬,它们不言不语,却以生命的姿态诠释着坚韧与希望。不远处,葡萄架下,一串串葡萄宛如珍珠般圆润水灵,在秋阳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晶莹剔透,仿佛轻轻一碰就能溢出甘甜的汁水。柿子树也不甘落后,枝头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它们或橙黄或火红,将树枝压得低垂,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这秋日增添的一抹亮丽色彩。而枣树,则以它独有的方式展现着生命的活力,小青枣密密麻麻地挂在枝头,结实饱满,甘甜可口。

荷擎雨盖,芋张伞柄,清凌凌芋叶,铺陈开去,绿莹莹微卷,中间几颗露珠,似珍珠,滚动,跳动,含清气,蕴光色。风吹过,桂花飘香,阔大的荷叶和芋叶也随风展,乡村有了诗情画意的浪漫。

家家户户的门前,更是别有一番景致。各色鲜花争奇斗艳,红的如火,黄的似金,白的胜雪,它们不仅装点了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更让这方土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鲜艳的月季,以其不凡的姿态宣告着夏日的余韵;红艳艳的鸡冠花,则以其独特的形状和色彩,为这秋日增添了几分热烈与喜庆。

小婶一边浇花一边自豪地说:“咱们天宝山村可是庭院经济示范村,家家户户院内种花,门前就是菜园子,过了马路摘把青菜,搁水池下洗洗就能下锅,非常方便。”我看到村内沿着马路沿途几百米远就有一座凉亭供路人歇脚休憩,有人在亭内拉二胡,下棋。马路边还新修了很多公厕,设有垃圾桶,贴着瓷砖的洗手池,污水垃圾分类处理。河边不仅新修了游步道,还有晾晒区,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生活。

散步的途中遇到了天宝山村的村书记吴永忠,他告诉我,店子镇在大力发展养殖种植产业,全镇有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有万亩连翘,还有千余亩的烟叶,让村民们居家可以有稳定的收入。乡村产业振兴,生活设施便捷,人们的生活无忧。

田地里一株株玉米杆挺拔而坚韧,它们肩并肩,密密麻麻地站立着,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士兵方阵,守护着这片土地的丰饶与希望。每一根玉米杆上都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那些玉米棒子,被层层包裹在金黄的叶子须穗之中。

随着秋风的轻抚,玉米叶子发出沙沙的响声,宛如一曲悠扬的田园交响乐,在广袤的大地上回荡。偶尔,一两只小鸟穿梭其间,或低飞掠过,或停驻在玉米杆上,叽叽喳喳地唱着欢快的歌,为这丰收的季节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如此美景,让人不禁沉醉,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在这里,时间似乎放慢了脚步,让人忘却了都市的喧嚣与繁忙,只想静静地站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感受那份来自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4

清晨,我被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炸醒。天边刚泛起鱼肚白,乡亲们便纷纷行动起来,他们带着自家最好的食材,或是一篮新鲜采摘的蔬菜,或是几只肥美的土鸡,更有那精心酿造的米酒和手工制作的糕点,人们笑容满面地拿着红包和鞭炮,络绎不绝地走向大伯家的小院。这不仅仅是一场宴席的准备,更是邻里间情感交流的盛会,每一份礼物都承载着深深的祝福与情谊。

日头渐高,小院里逐渐热闹起来。妇女们围坐在一起,有的洗菜,有的切菜,有的杀鱼,有的拌馅,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与她们爽朗的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欢快的乡村交响乐。男人们则忙着搭灶生火,大铁锅下火焰熊熊,热气腾腾,浓浓肉香舔着我们的脸颊,勾起肚里的馋虫。

在家门口搭上凉棚,一溜排开十张圆桌。鞭炮噼里啪啦响起,随着一声响亮地吆喝“开席喽!”大家纷纷落座。

宴席之上,菜品琳琅满目,色香味俱全。酸辣鸡爪、红油猪手、锅巴牛肉……一道道美味的佳肴相继端上桌,土鸡南瓜汤,肉质鲜嫩,汤汁醇厚;红烧鲤鱼,色泽红亮,寓意年年有余;还有那绿油油的时蔬,每一口都是大自然的馈赠,清新爽口。更不必说那些乡间特色小吃,如手工糍粑、糯米丸子,每一口都是满满的乡愁与回忆。大家围坐一堂,觥筹交错,谈笑风生,那份淳朴与真挚,让人心生暖意。乡情浓浓,民风淳朴。

在这场盛宴中,最动人的莫过于那份邻里间的互助与关爱。没有华丽的排场,没有刻意的安排,有的只是那份发自内心的真诚与热情。年长的老人被细心地搀扶着入座,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嬉戏,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大伯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深知,这份热闹与丰盛,是乡亲们对他多年辛勤劳作的祝福与尊重,是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与依恋。

夜幕降临,宴席虽散,但那份浓浓的乡情与民风淳朴却久久不散。星空下,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分享着今日的喜悦与感动,谈论着往昔的趣事与未来的憧憬。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让人感受到了乡村独有的宁静与美好,以及那份难以割舍的邻里之情。

5

第二天一早,我登上了天宝山村的罗汉寨。天柱峰与玉指峰挺拔而立,宛如巨龙昂首的双角,气势磅礴,直指云霄。城墙则如同龙身般蜿蜒曲折,石砌的城垛在阳光下闪烁着斑驳光影,仿佛龙鳞熠熠生辉。龙首与龙身在缭绕的云雾中若隐若现,恰似一条青龙欲乘风而起,翱翔于九天之上。此景此情,蔚为壮观,令人叹为观止,仿佛置身于一幅动人心魄的山水画卷之中。

罗汉寨的石窟群依山势而建,巧妙地镶嵌在天柱峰南面的绝壁上,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的完美结合。左边石窟有六尊佛像,以倒三角形排列,每一尊都蕴含着深厚的宗教意义与文化内涵。中间石窟供奉的是药王菩萨和智贤菩萨的神像,雕塑脸型圆润,体态丰满,雍容华贵,是典型的唐朝雕塑风格。右边石窟为清宣统年间修建,供奉的是三霄娘娘的神像。岩壁下的平台上,原来竖立着十八罗汉雕像,由于年代久远,现在仅剩七尊。罗汉雕像由青石雕成,高约半米,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罗汉寨不仅是一处宗教圣地,更是一个充满故事与传说。相传昔日朱元璋避难于此,更镌刻下帝王的一缕诗魂于峰顶之巅:

寡人游览到圣地,观望山景世间稀。

药王神像犹常在,庙宇不存空留地。

四顾山光接山光,万里江山锦绣妆。

日出金霞映大地,两座玉峰指上苍。

一山接连无数山,弯弯曲曲似龙盘。

五色彩云耀大地,万山朝拜天宝山。

此地山高林密,地势之险峻,令人叹为观止,奇峰异岭间流传着无数传奇佳话。古有程咬金、杨八姐、王聪儿等英雄豪杰,在此地征战四方,安营扎寨,留下了不朽的英勇事迹。亦有匪徒盘踞,为非作歹,搅得一方不得安宁。然而,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罗汉寨亦因此增添了几分悲壮与正义的色彩。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罗汉寨还被当地人叫“杨八姐寨”,背后隐藏着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罗汉寨周边匪患猖獗,恶徒横行,百姓苦不堪言。这些强盗因饮“马槽”石井之水,竟习得异术,武艺超群,无人能敌。

朝廷闻讯,急派巾帼英雄杨八姐领兵征剿。杨八姐智勇双全,她先以香客身份潜入山寨,巧施妙计封井断源,再以神箭射伤十八强寇,终使其改邪归正,皈依佛门。此后,这十八人化身为罗汉,于山头兴建洪门寺,供奉诸佛,并将佛像镌刻于岩壁之上,成就了今日罗汉寨石窟的辉煌。后世僧侣感念其功德,于寺内塑造十八罗汉像,以资纪念,使其精神永存人间,受万世敬仰。

站在罗汉寨顶,极目远眺四周群峰,青山隐隐,白云悠悠,雾气升腾,一群群的鹰隼绕着群山在云雾里翩翩飞舞,一圈又一圈绕着天柱峰盘旋着,似祥云缭绕,又若卫兵护卫。霜叶随风簌簌飘落,阵阵的鸟鸣划破寂静,湿润的空气中氤氲着木香和果香。在古树的藤蔓上惊喜地摘了一个成熟的“八月炸”,在灌木丛中发现一群鸟雀正在啄食紫红的五味子。

罗汉寨山顶是摄影的绝佳位置。站在罗汉寨的山巅,眼前是大自然最瑰丽的画卷,让人心旷神怡,忘却尘嚣。

金色的阳光轻拂过连绵不绝的山峦,为这片云海披上了一层梦幻的金纱。云海翻腾,宛如无垠的海洋,时而平静如镜,映照着山巅的翠绿与天空的蔚蓝;时而波涛汹涌,如同千军万马奔腾不息,气势磅礴。

山峰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如同海中的仙山琼阁,又似天际的岛屿,漂浮在变幻莫测的云雾之上。云雾缭绕间,光影交错,每一刻都呈现出不同的景致,让人目不暇接,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仙境。

随着风儿地轻抚,云海缓缓流动,带着几分神秘与温柔。阳光透过云层的缝隙,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给这静谧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此时此刻,闭上眼,深呼吸,仿佛能嗅到空气中弥漫的清新与甘甜,那是大自然最纯粹的味道,让人心旷神怡,沉醉不已。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山巅的云海,不仅是一幅动人的风景画,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它让我忘却尘世的烦恼与忧愁,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与美好,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着云海的翻腾而烟消云散。在这里忘记忧愁,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享受那份宁静与自由。

我看着脚下坚固的城墙,观崖上精美的石窟,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天地万物造化的神奇而感叹。

想起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罗汉寨风景壮美,但因地势险远,能来此游览的少。有胜景奇观,欣赏者少,虽然略显落寞,但对罗汉寨而言既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遗憾。幸运的是因为深藏深山,历史遗迹得以保存,原始的生态环境没有被破坏。遗憾的是壮美的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却隐藏在深山,不曾被世人看见。目前通往罗汉寨的山路已经修通,山顶的各项设施日趋完善,罗汉寨的地方文化若能进一步发掘,或许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图片

6

离别天宝山之际,我们的后备箱被乡亲们深情厚谊的馈赠填得满满当当——一大袋饱满的花生,象征着丰饶与希望;金黄的玉米碴,散发着土地的醇香与勤劳的汗水;还有那硕大的南瓜,沉甸甸地承载着故乡的淳朴祝福。这些沉甸甸的礼物,不仅仅是物质的给予,更是心灵深处那份难以割舍的乡情与不舍的牵挂。

站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我不禁对天宝山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与展望。愿天宝山能够持续秉持绿色发展的理念,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我期待天宝山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源与人才,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让乡亲们的钱袋子鼓起来,笑容更加灿烂。

同时,我也希望天宝山能够深入挖掘和传承自身的文化底蕴,保护好那些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民族情感的文化遗产,让文化成为推动天宝山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感受天宝山的独特魅力,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展望未来,我坚信天宝山将在全体乡亲们的共同努力下,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这里将成为一个生态宜居、产业兴旺、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美丽家园,让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幸福与满足,也让每一个曾经来过这里的人都能留下难忘的回忆与深深的眷恋。

作者简介:李微,90后女子,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散文学会会员,湖北省第七届高级作家研修班学员。在《散文百家》《躬耕》《散文诗》《湖北日报》《牡丹》《河北日报》《洛阳日报》《十堰日报》等报刊发表作品300余篇。荣获全国高校第五届“野草”文学奖散文一等奖,《湖北日报》“诚信”征文一等奖,“珠湖清风杯”全国“廉洁”征文一等奖,全国征文比赛奖项60余次。

图片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