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至2023年期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团队监测研究发现,海南长臂猿存在下地行为,并初步探讨了海南长臂猿下地活动的可能性和原因,提出了对其下地区域进行重点监测巡护等保护策略,该研究成果在今年9月发表于《兽类学报》期刊。
海南长臂猿是中国特有灵长类动物,也是世界上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终身不下地,栖息在树上,是人们对海南长臂猿的第一印象,当地黎族同胞甚至有“海南长臂猿一旦脚触地面,就会腹泻而亡”的传说。在20世纪60年代,由荷兰汉学家高罗佩所著的《长臂猿考》书中也提到,明代医学专著《本草纲目》中就有长臂猿“著地即泄泻死,唯附子汁饮之可免”的记录。
中国林科院研究团队监测拍摄到海南长臂猿有下地行为。中国林科院供图。
2020年至2023年,中国林科院研究团队采用人工定期观察和红外相机监测方法对海南长臂猿C群活动区域进行监测,发现海南长臂猿C群下地行为7次,包括5次人工跟踪记录和2次红外相机拍摄,其中主动下地行为5次、被动下地行为2次。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萍介绍,海南长臂猿上肢发育良好,倾向于在树冠层活动,它们通常都在离地面5米以上的范围内活动,其地面活动可能使其暴露于更多的威胁因素。这次研究发现海南长臂猿的下地行为更多地发生在玩耍期间,记录到其在地面进食行为,未发现觅食及休息等行为。在活动受限的情况下,海南长臂猿会短暂下地通过障碍——个体由下坡向上坡移动过程中,由于雨林树冠层不连续,可能使其不得不接触到地面的区域。
专家认为,在长达3年多的监测中,仅发现海南长臂猿下地行为7次,且持续时间不长,如此低频率的下地行为充分说明海南长臂猿仍然是典型的树栖性灵长类动物。建议管理部门在日常巡护过程中加强对海南长臂猿经常活动区域的侵蚀沟上部坡面、陡峭石壁区等部位的管护和巡护监测密度,有必要可以通过架设绳索桥等减少海南长臂猿下地频率,并尽量减少人为活动干扰。
此外,相关部门在加强日常巡护同时,可开展海南长臂猿个体面部识别研究,以便更好地掌握激烈厮打造成的个体受伤情况,被驱赶个体的迁徙情况,并在必要时及时进行救助,有助于海南长臂猿种群的有效保护和恢复增长。
来源:海南日报
记者:孙慧
责任编辑:周钰
内容审核:林叶
值班总监:黄敏
值班主任:戎海
总监制: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