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停小学生“栓Q”式网络用语组词

□许海龙

形容做错事后的害怕,用“芭比Q了”;用“栓”字组词,写出了“栓Q”;对一件事表示惊讶,用“我勒个豆”……连日来,记者采访发现,为引导孩子规范书写词汇,武汉市育才小学、武汉市光谷第五小学、武昌区中山路小学等多所小学的语文教师推出了网络用语“禁用令”。(10月23日《长江日报》)

网络用语的确丰富了表达方式,为人们的交流增添了趣味性和时代感,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下的社会文化。对小学生而言,接触网络用语可以让他们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增进对时代的理解。

然而,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频繁使用网络用语,尤其是在学习中,可能带来负面影响。首先,网络用语通常缺乏规范性和准确性,可能干扰学生对正确词汇和语法的掌握。例如,“栓Q”“芭比Q了”等都并非规范词汇,长时间使用可能导致学生对汉字的正确写法、含义和用法产生混淆。其次,学校教育注重书面表达和语言素养,而网络用语的随意性不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语言习惯。在写作中,若过度依赖网络用语,可能会影响文章的质量和准确性。

对于教师们推出的“禁用令”,我们应理解并支持。这并非隔绝小学生与网络用语,而是在特定场景中强调语言规范的重要性。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观念,让他们明白在不同场合应使用合适的语言。同时,家长和社会也应共同参与,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家长应以身作则,规范自己的语言表达;媒体也应注意语言质量,避免不良影响。

当然,完全禁止小学生接触网络用语也不现实。可以在适当场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用语。例如,语文课堂可以设置关于网络用语的讨论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其特点、来源和使用范围,同时引导他们辨别适用场合。这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也培养了语言辨别能力。

总之,对于小学生使用网络用语,应采取平衡态度。既要尊重语言的发展变化,又要注重语言规范教育。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让小学生在享受网络用语带来乐趣的同时,扎实掌握规范的语言知识,提高语言素养,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