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录而不读”引热议 连“985”“211”都遭“弃”,他们缘何放弃入学资格?

近日,广东白云学院公示“1477名新生拟放弃入学”一事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尽管该学院迅速发布情况说明,称“整体报到率为89.08%(其中普本报到率90.43%),比照全省高校新生报到情况,属于正常范围”,但大学新生“录而不读”的现象依旧备受热议。

在厦门乃至全国范围,高校被新生“爽约”的情况也年年出现。

高校屡被“爽约”多校公示新生放弃入学资格

新学期伊始,华东师范大学(“985”高校)、东华大学(“211”高校)、北京工商大学、吉林财经大学、武汉商学院等30多所高校陆续发布对多名新生拟作放弃入学资格处理的公告,其中不乏“985”“211”高校。

厦门理工学院发布的《关于2024年本科学生放弃入学资格的公告》显示,截至2024年9月23日,该校共计93名2024级本科(含预科)新生未按期报到入学或报到后办理退学手续,其中2024级普通全日制本科生87人、本科留学生5人、预科生1人。这93名学生被视为放弃入学资格并予以公告。

事实上,厦门高校被新生“爽约”并非新鲜事。从高校对外发布的相关报告可看出,集美大学2023年实际录取考生6650人,实际报到率为98.77%,有82人未报到或报到后办理退学;厦门医学院2023年实际录取考生1988人,实际报到率为97.28%,54人未报到或报到后办理退学。

这些学生被视为放弃入学资格的原因很简单,他们违反了学籍管理规定。例如,根据厦门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凡按国家招生规定被厦大录取的新生,应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的,应向所在学院提交书面请假,未请假或请假逾期的,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放弃入学缘由多 个人规划与现实考量并存

我国每年高考复读生数量超百万,即使面对厦门大学这样的“双一流”大学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等“985”高校,仍有学生放弃历经十二载寒窗苦读换来的录取结果。

广西学生唐尚珺连续多年参加高考,曾被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广西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录取,却都放弃了入学资格,原因是:一心想考清华大学,尽管他已复读了十几年。

唐尚珺的例子极具典型性,他“录而不读”的根本原因,是不接受录取结果。

据厦门多校招生办老师反馈,新生放弃入学资格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类:一是个人规划方面,有的新生对高考成绩不满意,选择复读追求更好的院校,或选择出国留学;二是对录取高校或被调剂的专业实力、声誉不满意;三是经济原因,部分学生被录取到学费较高的民办高校,因无力承担高昂学费选择放弃;还有少数是由于家庭突发变故或其他因素导致。

需重视“爽约”影响 提醒高校走特色办学之路

对于学生“录而不读”的做法,不少人表示遗憾,原因在于因考生未报到而空缺的学位只能白白浪费,并不能由排名在后的考生递补。根据教育部规定,考生被正式录取后,高校和考生都不得以任何理由退档,对未经高校同意逾期不报到的考生,视为自行放弃入学资格,由此产生的空缺学位将不再招生。

那么,被大学录取不报到会造成什么影响?

按照教育部规定,自2023年起,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部分省份和地区,对于已被录取却未去就读的情况,会施行一些措施,如将其纳入个人诚信档案,在同分状态下让其排在应届生之后,甚至有可能直接停止对其录取,或者减少其下一年的志愿填报数量。就目前而言,福建虽然尚未明确提出相关要求,但不能排除某些高校存在特殊规定的可能性。此外,复读生在高校录取时与应届生有所差异,部分专业会对复读生加以限制。一般来讲,军队类院校、保送生以及医学类本硕博连读等,对于报考者是否为应届毕业生有着特定要求。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撰文指出,考生被录取后放弃报到不值得大惊小怪,在当前的高考招生录取制度中,这也是考生的选择权之一,可促进大学提高办学质量,吸引学生选择。这也提醒,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后,大学不能再追求规模发展,而要走特色办学之路,通过提高教育回报率,吸引学生报考,提高被录取学生报到率。那些办学质量不高的学校会因被学生放弃而失去生存、发展空间。

导报记者 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