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给彭德怀同志》一诗为何隔半个世纪才发表?

图片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首题为《给彭德怀同志》的六言诗,是毛泽东1935年10月写的。但正式公开发表却是毛泽东逝世十年后的1986年。是什么原因让这首诗时隔半个世纪才发表呢?据笔者搜集到的有关史料来看,这得从《东海》文艺月刊编辑部致函毛泽东说起……

1957年2月6日,《东海》(浙江省文联主办)文艺月刊编辑部致函毛泽东,准备发表《给彭德怀同志》这首六言诗,并请毛泽东校阅诗稿。该编辑部在致毛泽东的信中的注释把该诗说成是在红军取得攻打腊子口战斗胜利后,毛泽东在发给彭德怀的电报中写的。毛泽东给《东海》文艺月刊编辑部写了内容十分简单的回信(见《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第304页):

编辑部同志们:

记不起了,似乎不像。拉(腊)子口是林彪同志指挥打的,我亦在前线,不会用这种方法打电报的。那几句不宜发表。《东海》收到,甚谢! 

    毛泽东 

           一九五七年二月十五日

原来,毛泽东记得长征路上攻打腊子口的战斗是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指挥的,而不是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指挥的,是不可能在当时用写诗的方法给彭德怀发电报的。那么,《东海》文艺月刊为什么说《给彭德怀同志》一诗是毛泽东在攻打腊子口战斗胜利后写的呢?这又得从《给彭德怀同志》一诗最早发表说起。

1947年8月1日,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办的《战友报》根据一些老同志的回忆(没向毛泽东索取原稿或经过毛泽东本人校阅),以《毛主席的诗》为题,在第三版第一次公开发表了《给彭德怀同志》这首诗。编者在按语中只是笼统地说:“这里搜集到毛主席在长征中所作的两首诗词”(另一首是《清平乐·六盘山》)。在“编者注”说的是:1935年彭德怀率红一军团强攻腊子口,侦察完地形后发一电报给毛泽东,毛泽东即以此诗作为复电。到了1954年“八一”建军节,在一个大军区的报纸上,又刊登了《给彭德怀同志》这首诗,在注释中也说这首诗是毛泽东在腊子口战斗胜利后发给彭德怀的电报中写的。显然,《东海》文艺月刊对《给彭德怀同志》一诗的注释所依据的是上述两报的注释。

由于1957年2月15日毛泽东在致《东海》文艺月刊编辑部的信中提出该诗“不宜发表”,因此在1958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十九首》中,未把该诗收入其中。接下来由于1959年彭德怀被错误罢官,绝大多数人不再对该诗的真实性作研究考证,所以导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出版的《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和1976年再版增订的《毛主席诗词》中,都没有将该诗收入。

图片

◆1944年,延安。毛泽东与彭德怀二人,与美军事人员合影。

那么,《给彭德怀同志》一诗究竟是不是毛泽东写的?如果是毛泽东写的,又是在何时何地写的呢?直到“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12月,当彭德怀冤案获得平反后不久才真相大白。

1978年12月25日,张爱萍(曾在彭德怀为军团长的红三军团四师任政治部主任)听说彭德怀早已病逝的消息后,悲痛不已,深为彭老总蒙难后,没能见上一面而失悔、痛心。于是他连夜赋词《鹧鸪天·怀念彭总》,以寄托哀思。词曰:“平江春雷半壁天,井冈星火信燎原。横刀立马中流柱,同拯神州换人间。卫真理,何惧权!刚正与民共尘缘。春风吹散庐山雾,元元追思万斯年。”此词中引用了毛泽东的《给彭德怀同志》一诗的“横刀立马”,这说明张爱萍是看见或听到过毛泽东的《给彭德怀同志》这首诗的。此后,张爱萍又回忆说:1947年8月中旬,彭德怀指挥沙家店战役。一个黄昏就歼灭了胡宗南集团三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三十六师师部及两个旅,歼敌六千余人,彻底粉碎了敌军企图将我军歼灭于陕北或赶过黄河以东的狂妄计划,成为我西北野战军转入战略反攻的转折点。毛泽东得知这一胜利,当即又将这首诗写给彭德怀,后一句依然是“唯我彭大将军”。

1979年1月3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黄克诚(曾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1959年被打成“彭德怀反党集团”主要成员。1977年被平反)题为《丹心昭日月 刚正垂千秋——悼念我党我国和我军杰出的领导人彭德怀同志》的文章。黄克诚在此文中写道:“毛主席对彭老总的出色指挥和辉煌战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沙家店战役胜利后的一次军事会议上,毛主席乘兴即席挥笔,为彭老总重新书写了他在长征路上热情赞扬彭老总的诗篇:‘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毛主席这气势雄伟的诗篇,正是彭老总能征惯战的威武形象的生动写照!记得彭老总最初看到毛主席这首诗时,谦逊地将‘唯我彭大将军’改为‘唯我英勇红军’。”虽然黄克诚证明了《给彭德怀同志》一诗是毛泽东写的,但仍说是在“长征路上”写的。

1979年2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王亚志(1954年任彭德怀办公室作战参谋)的《关于毛主席给彭德怀同志的诗》一文。全文如下:“北京日报编辑部:一月十一日《北京日报》第四版刊载了关于毛主席给彭德怀同志的诗的文章,现提供一点情况供参考。一九五四年‘八一’建军节,一个部队报纸载了这首诗和简单说明,内容和这次刊载的内容(指上述黄克诚一文中的《给彭德怀同志》一诗——笔者注)相似。八月上旬,我拿了这张报纸就这首诗向彭德怀同志请问,彭总看了诗和说明后说,攻克腊子口是一军团打的。这首诗是一方面军到陕甘宁边区后写的。彭总说,当时我军初到陕甘,马家的骑兵对我军进行窜犯,对马家的骑兵要不要给他个打击?是当时面临抉择的一个问题。彭总说,当时他和毛主席就这个问题拟写了一份电报,主张给马家骑兵一个打击。电文中在提到陕甘地形时有‘山高路远沟深’字句,电报送发后,他就去看地形,回来看到桌子上放着毛主席写的这首诗,第一句恰好是电文中的字句,但‘沟深’改成了‘坑深’。彭总说当时他拿起笔来把最末一句的‘唯我彭大将军’改成了‘唯我英勇红军’。彭总说,事后证明这次军事打击是必要的正确的,对于挫杀敌人气焰,稳定边区形势起了作用。彭总还说,那时毛主席除抓紧时间读书外,经常挥笔写诗、写词或写别的什么,一有空就总是写呀!写呀!写个不停。以上彭总的谈话因时间已久,原话字句、措词记不太清楚了,但谈话内容的基本意思我记得是清楚的。王亚志  一月十二日(《北京日报》供稿)。”

图片

◆毛泽东与周恩来、彭德怀在一起。

1981年12月,《彭德怀自述》一书问世。《彭德怀自述》第一次披露了毛泽东赠诗和彭德怀改诗的真实情况和详细经过:彭德怀遭遇不公正批判后,党内极个别人乘机落井下石,歪曲历史事实,以诬蔑不实之词攻击彭德怀,说彭德怀在历史上与毛泽东就存在隔阂,毛泽东在历史上也并不信任彭德怀。面对上述诬蔑之词,彭德怀曾据史力争,依据历史上毛泽东作诗赞颂彭德怀的军功,对彭德怀十分信赖这一确凿的史实,为自己作了有限的辩护。彭德怀在《彭德怀自述》中写道:“有人说:‘在1935年党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以后,彭德怀在大部分时期仍然反对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并且在党内、军队内进行分裂活动。’这些莫须有的罪名,究竟有什么事实作根据呢?是完全没有事实作根据的。相反,在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时,击败追敌骑兵后,承毛泽东同志给予夸奖:‘山高路险沟深,骑兵任你纵横。谁敢横枪勒马,唯我彭大将军!’(标点是我加的)我把最后一句改为‘唯我英勇红军’。将原诗退给毛主席了。从这诗中也可以看出,毛主席与我不仅没有什么隔阂,还表现了相互依赖。”

1982年,《中共党史资料》第二辑刊载了伍修权(曾任陕甘支队作战科长)的回忆文章,证明《给彭德怀同志》一诗是毛泽东在陕北吴起镇打退敌人骑兵后写的。文章中说,毛主席在打仗那一天,带着警卫员和通信班到指挥所,由伍修权陪着毛主席走到阵地,直到枪声慢慢移向远方,毛主席才放心地回到营地,并且写了一首诗赞扬彭德怀的作战指挥才能。

1983年6月15日,《彭德怀传记》编写组访问王震(曾任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时,也谈到了这首诗。王震说,在1947年8月,彭老总指挥西北野战军打完沙家店战役,歼灭国民党军三十六师以后,在陕北佳县前东原村召开旅以上干部会。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亲临会场,向大家祝贺胜利。毛主席特别高兴,在会上讲话高度赞扬彭老总的指挥才能。会议休息时间,毛主席兴犹未尽,提起笔来重新书写了那首诗。

1983年10月18日,杨尚昆(曾任陕甘支队政治部主任)在答复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给彭德怀同志》一诗的问题时说:“这首诗是毛主席写的,有的,气魄也是毛主席的,是在入吴起镇前打马家骑兵后(写的)。”并且认为可以写进大百科全书条目。

经过多方面史实考证,根据多位知情人提供的可靠史料,毛泽东创作《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的基本情节已经确凿无误后,据此由曾长期担任毛泽东政治秘书的胡乔木主持、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11月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将该诗正式收入毛泽东诗词作品之中发表。虽然是作为没有经过作者校订的、生前不同意发表的作品,列入“副编”,但确认它出于毛泽东的手笔已无问题。随后,1993年12月出版发行的《毛泽东年谱》(上卷)和1996年9月出版发行的《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均收入了这首诗,并都名为《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全诗是:“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图片

◆毛泽东与彭德怀。

综合有关史料,毛泽东写《给彭德怀同志》一诗的背景和经过大致是这样的:1935年10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原红一方面军缩编改称。彭德怀任司令,毛泽东任政委)抵达陕北苏区边境吴起镇。次日,宁夏、甘肃军阀马鸿逵、马鸿宾不甘心六盘山的失败,派五个骑兵团跟了上来,图谋报复,并阻止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的会师。毛泽东决定消灭之,“绝不拖一个尾巴进根据地”,断绝其觊觎陕北苏区的阴谋,送给陕北红军一份见面礼,并把砍掉尾追长征红军的“尾巴” 的重任交给彭德怀。接到命令后,基于对军事地形的分析,彭德怀与周恩来、叶剑英共同拟定给前线作战部队及毛泽东发了一份作战电报,在作战电报中分析该地区地理环境特点时,写了“山高路险沟深”一句电文。根据彭德怀等人制定的作战方案,1935年10月20日夜,彭德怀亲自部署和指挥陕甘支队第一纵队和第二纵队,在吴起镇西北部的五里沟口一带设下埋伏。翌日上午,敌三十五师骑兵团两千多骑兵进入我军伏击圈。彭德怀一声令下,埋伏在周围的红军战士居高临下同时向敌骑兵开火,将其打退。下午,击退全部敌人。这一仗共俘敌官兵七百余人,缴获战马百余匹,迫使敌人远离陕北苏区。在战斗打响的当天上午,毛泽东在作战科长伍修权陪同下来到前线,心情异常兴奋,即兴创作六言诗一首,赞颂彭德怀的军事才能和功绩。诗曰:“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其中“山高路远坑深”一句诗,是毛泽东对彭德怀等人的作战电文中“山高路险沟深”一句用语,略作文字修改而成。战斗结束后,彭德怀来到毛泽东住处汇报作战情况时,不巧毛泽东不在,当他无意中看到毛泽东已写好放在办公桌上的赞颂自己的诗后,感到很不安。于是就随手拿起笔,将最后一句改为“唯我英勇红军”,然后离去。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有两种版本,即《彭德怀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七章第六节对这首诗的引用,采用了《彭德怀自述》(1981年版)中的文字:“就在这时(指1935年10月21日——本文作者注),毛泽东诗赠彭德怀,赞扬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无畏的作战精神:山高路险沟深,骑兵任你纵横。谁敢横枪勒马,唯我彭大将军。彭德怀回忆当年他看到毛泽东写给他的这首诗后,曾将末句改为‘唯我英勇红军’,然后将诗还送毛泽东。”(《彭德怀传》的脚注还特地说明:“现无原稿核对。本书采用的是《彭德怀自述》中的写法。”)而《毛泽东年谱》和一些“毛泽东诗词”出版物,如《毛泽东诗词鉴赏大全》等,均为“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由此可见两种版本的文字差别是很大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到底哪一种写法是正确的呢?专家学者给出的答案是:

第一句,从彭德怀在1954年同王亚志的谈话来看,彭德怀的记忆是清晰的,在当时他就指出毛泽东把“沟深”写成了“坑深”。而且陕北吴起镇西边的实际地形,也确是“路险沟深”,不是什么“路远坑深”。但是毛泽东的原始诗稿既然从整个革命战争和长征着眼,写的是“路远坑深”,赋予这首诗更广泛更深邃的意境,那就还是沿用这个写法为好。因为这毕竟是毛泽东的作品,别的人用任何理由也不应给予改动。第二句和第三句,从王亚志的文章中看,1954年彭德怀对两句,即“大军纵横驰奔”和“谁敢横刀立马”,没有提出异议。现在看来,《彭德怀自述》(1981年版)中的这一回忆是不准确的。因为彭德怀写这一段回忆的时间是在1960年4月至5月间,当时他已从中南海搬到吴家花园,处于被隔离检查状态,手边没有这首诗的原文,又不便向别处查找,只是凭脑中所记的大意才写成了“骑兵任你纵横”、“谁敢横枪勒马”和“唯我彭大将军”这样的文字,其中差错自然难免。因此,人们总是将“毛泽东诗词”出版物的写法,作为正式文本,这也是有道理的。如:红旗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毛泽东与共和国将帅》(主编:齐鹏飞、王进。1993年12月北京第1版)第20页:“……彭德怀知难而上,勇挑重担,自己亲自指挥,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毛泽东欣喜异常,枪声刚落,便驰电彭德怀,赋诗赞曰:‘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高度评价了彭德怀的骁勇善战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另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9年8月第1版的《彭德怀自述》(211页)已把1981年版的《彭德怀自述》中的有关这首诗的“自述”改写为: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再,《彭德怀全传》(全四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第一册在谈到这首诗时是这样写的:“就在这时(指1935年10月21日——本文作者注),毛泽东为赞扬彭德怀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表彰他同敌人作战的英勇无畏精神,赠诗一首: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德怀看了毛泽东赠诗的电报后,当即在电报上把第4句改成为‘唯我英勇红军’,然后把诗送还给毛泽东。这种把功劳归于集体的精神,显示了彭德怀的宽广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