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联合国仍是世界多边主义的重要基石
联合国始终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也是国际社会集体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的有效平台。以公心维护正义,以尽责彰显担当,以行动谋求共赢,每一个历史关头,中国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智慧和方案。正是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让联合国的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切实增强,让世界和平正义的力量空前壮大。
1971年的10月25日,纽约联合国大厦灯火通明、人声鼎沸。23时20分,电子计票牌显示表决结果——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这组数字宣告着联大第2758号决议诞生,就此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
20世纪两场惨烈的世界大战,倒逼着人类社会思考如何防止战争、守护和平,1945年,《联合国宪章》正式签署,联合国成立,这也是人类和平发展事业的里程碑。而中国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全理事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但由于冷战环境下西方国家的阻挠,长期被排除在联合国之外,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国民党当局占据。政治的黑手,或许可以操弄现实,却阻挡不了世道人心。从1950年开始,每一年都有国家提案,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终于在1971年以一场压倒性的胜利改写了历史。
“任何重大国际问题,如果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与都是无法解决的。”这是1971年7月,阿尔巴尼亚等17国驻联合国代表表达的观点。半个多世纪倏忽而逝,中国始终践行多边主义,联合国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对话合作的重要平台,更充分证明上述观点极具预见性——
守卫和平,中国以公心维护正义。作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一大出兵国,中国迄今已参与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被誉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关键力量”。
发展经济,中国以尽责彰显担当。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坚定承诺人民币不贬值;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坚决采取负责任宏观政策;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中国说到做到。
促进合作,中国以行动谋求共赢。中国倡导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打造广交会、服贸会、进博会等国际经贸合作平台,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这一宏伟倡议,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
不夸张地说,五十多年来的每一个历史关头,中国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智慧和方案。正是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让联合国的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切实增强,让世界和平正义的力量空前壮大。
联合国为推动世界秩序走向和平有序而不断努力,而世界秩序本身也在时间的前行中发生着历史性变化。近些年,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增强。伴随着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度调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抬头,联合国的正常功能运行遭遇巨大挑战。美国这一联合国的缔造者之一,如今却沦为搅局者和“刺儿头”,毁约“退群”、无视决议成了家常便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进出出,“合则用、不合则弃”的行事逻辑,不仅简单粗暴,也透支着国际信誉。新一轮巴以冲突发生以来,美国频繁否决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加沙地带冲突的决议案。国际机构是开展国际合作的平台,美国却将其作为推行地缘博弈、展示自身霸权的秀场,哪里还有一点大国该有的样子?
联合国承载了各国人民对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美好向往,回望其成立的七十余年,纵然杂音、逆流始终存在,但国际多边合作的主流从未改变。从普遍性角度来看,联合国的会员国虽然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发展背景,但都能在联合国框架内共同讨论、开展合作;从有效性角度来看,联合国的相关机制既推动大国之间的合作,又为中小国家提供发声平台,兼顾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和发展理念。可以说,联合国始终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也是国际社会集体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的有效平台。今天,人类再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对全球治理体制机制进行相应调整是大势所趋。但这种改革并不是推倒重来,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创新完善。
联合国的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诚如观察者所言,联合国不是世界政府,而是主权国家间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机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取决于大国的合作和协调,以及成员国的支持和配合。当此之时,大国的担当作为就显得尤为重要。“世界只有一个体系,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只有一个秩序,就是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只有一套规则,就是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国对国际秩序发展方向性问题的清晰回答,给调整中的国际关系体系增添了稳定性力量。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同道者正超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异同,最大限度地实现共同利益与共同追求。相比之下,个别国家一言不合就掀桌子,不想担责就撂挑子,不仅风范尽失,而且应者寥寥,足可见什么叫人心所向,什么叫大势所趋。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即将迎来80周年。历史可以超越,但不能忘记。不让初心蒙尘,始终铭记教训,人类社会才能避免更多悲剧的重演,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浩荡前行。(崔文佳)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