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综艺都爱去欧洲?

图片

也许「为什么综艺都爱去欧洲」的答案,为市场提供了一种更广泛适用的解题思路。在传统意义上,综艺节目的成功,离不开完美的置景、可塑造的人物和戏剧性的故事。但更重要的是,多元的文化视角和更有意义的交流,或许是当下一档好节目得以被观众记住的底色。

作者 | yeri(北京)

《我在岛屿读书》第三季,将书屋搬到了极具浪漫风情的希腊克里特岛。不同国家的作家、译者和出版人将进行深入对谈,让东西方文学、文明在爱琴海南岸交融绽放。

实际上,纵观国产综艺近10年的发展,在确定取景地的问题上,「欧洲」一直占据着极高的被选择率。

除了来到希腊的《我在岛屿读书》,从2014年、2015年前后开播的「花样」系列、《花儿与少年》以及《中餐厅》开始,旅行类、经营类的综艺节目最先踏足欧洲,让国内观众不出家门也能沉浸式地感受欧洲美景、风土人情。

而之后几年,包括特定类型综艺内容在内,vlog式综艺、团体类综艺和文化类综艺,也开始将目光放到欧洲。欧洲的地缘优势和人文特色,正逐渐经由综艺内容而被发掘。

如果说,在上一阶段,综艺内容对欧洲的多加青睐源于其本身的旅游胜地属性,而这一阶段我们能在综艺内容中看到的「欧洲」,除过海陆、山川所能提供的内容创作空间之外,这背后还有中欧友好交流、「一带一路」政策以及政府支持等多样化的因素构成。

更多地,除了旅途中的故事本就带有的节目效果,中欧良好的多边关系和文化交流也成为了吸引观看的极大因素。

当综艺内容对欧洲的诠释,由旅途和经营,转变为更深层次的文化对谈、政策交流,我们发觉,节目的叙事空间和拍摄视角也产生了变化。

过去,谈及欧洲,我们更多分享的是一种颇具「仰视」的向往和憧憬,这其中与过去数十年中欧发展所处不同梯度有关。

现在,节目呈现出了更多的中国故事、东方智慧,透过「平视」的视角,深入体验目的地的风土人情,结交新的朋友和机遇。

从《旅途的花样》《花儿与少年·丝路季》以及在巴黎奥运期间前往法国、主打中华美食出海之旅的《中餐厅》第八季,越来越多节目呈现出了较相似的底层价值观——让明星们带着观众去体会真正的欧陆文化,同时也将中国文化传递到每个国家。

图片

广阔的大陆

时间回到2014-2015年,受到韩国综艺的启发和影响,旅行类综艺在国内市场崭露头角。和此前市场上曾出现过的颇具冒险性的远途节目不同,由这一时间段开始的旅行类综艺,邀请大量明星加入,以不带助理、预算有限的「生存挑战」为规则,让观众沉浸式地加入到旅行团当中。

当然,无独有偶,《花样爷爷》《花样姐姐》和《花儿与少年》的起点,都选择了欧洲。

《花样姐姐》第一季切合彼时流行的「背包客」概念,让嘉宾们经由土耳其穿越至意大利,姐姐们逛大巴扎、做陶艺、乘热气球,游览千年古城庞贝,坐船前往西西里岛。

图片

《花儿与少年》第一季则选择从意大利启程,终抵西班牙,围绕亲情、友情和沟通,嘉宾们在自驾的途中感受到圣吉米尼亚诺小镇的风光,也目睹了足球之城巴塞罗那的盛况。

实际上,在大众语境中,欧洲大陆山海相间,有着特别的旅游资源。而且,欧洲国家之间的地貌和文化差异性较大,但又共享便利的航线和铁路网,对于来自亚洲的游客来说,能够在短时间内体验到不同的自然、人文风光,欧洲是性价比很高的地区之一。

正如在近几年在国内社交媒体上流行起来的词语「小瑞士」「小圣托里尼」一样,欧洲独有的自然风光,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观众对真正的「走出去」的想象,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心中旅行目的地的极佳选择。

「花样」系列总导演李文妤也曾表示,欧洲是选择性比较大的地区:中国游客去欧洲旅游较多、社会相对稳定、安全性更高一些。即便在一个国家里,天然和人文因素也存在差异,能拍出不一样的风景和故事。

在综艺节目类型较为缺少的阶段,欧洲作为极具差异化且较易抵达的目的地,为旅行综艺、经营综艺提供了独有的创作背景。而这类节目的出现,也进一步打开了大众对于「慢综艺」的认知,让情感、交流等等「慢综艺」的特点,以及其形态和模式更加深入人心。

可以说,在一段时间内,综艺节目对于欧洲的开发,与户外综艺的兴起相辅相成。时至今日,即使综艺节目的时长、呈现形式和制作逻辑都发生了变化,我们发现,欧洲依旧是旅行综艺的最优选和重要元素。

比如,抖音为刘嘉玲制作的个人IP节目《出发吧,路即生活》,穿越芬兰、瑞典和挪威,一路上感受人文、自然,和亲友团对话交谈,探寻生活;「明星大侦探」团综也将落地欧洲,在旅行的内容上叠加了轻推理的元素,打造出全新概念。

图片

友好和认同

在《出发吧,路即生活》中,有这样一幕场景叙述着「慢生活」的真谛:刘嘉玲在赫尔辛基的广场上席地而坐,吐露心声,「北欧这个地方,我觉得他们追求的是非常朴实的生活」。

图片

实际上,除过旅行综艺的趣味性,无论选择「特种兵」式游览或城市漫游,越来越多的人们注意到了欧洲这片大陆所释放出的热情、松弛和友好。

欧洲璀璨的文化为人们的情绪共鸣提供了注脚,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普通人对这里的好感。

《花样姐姐》第一季结束后,去土耳其搭热气球进入人们视野,甚至成为了婚纱旅拍的潮流方向;第二季 《中餐厅》选址在了法国东部的梦幻童话小镇科尔马,在明亮多彩的建筑衬托之下,一家中国餐厅的入驻为小镇增添不少乐趣。与此同时,也有观众指出,科尔马小镇便是宫崎骏动画电影《哈尔的移动城堡》场景灵感来源之一,给予了熟悉宫崎骏的诸多中国观众亲切感和认同感。

值得一提的是,《中餐厅》第二季播出结束之后,大量中国游客「种草」了科尔马小镇。在这个德法边界的小城,有数据指出,「节目效应」带来的游客过夜数增长了70%,科尔马旅游局宣传负责人也表示「相当于免费为科尔马在中国打了十年的广告。

图片

而在神秘的中欧,捷克首都布拉格陆续吸引过《天天向上》《奔跑吧》《我们相爱吧》和《锋味》等不同的综艺节目录制。

第五季《奔跑吧》的收官之作,伴随着布拉格广场上踏踏驶过的马车,几乎同一时间,所有成员都唱起了那首80、90后耳熟能详的歌曲——《布拉格广场》,字幕组也恰合时宜地配上了「这里拥有童话般的美景,和丰富的人文风光」的文案。

毫无疑问,相比较于双边关系紧张的中美关系,和文化处于同温层的中日韩关系而言,中欧之间的友好程度在某种意义上更高,这其中更包括了双方对彼此人文文化的热爱与认可。

与此同时,中欧传统情谊深厚,商业和人才交流密切,这样一个有所不同但又可以友好交往的目的地,便成为了更多综艺内容的选择。

图片

政策的支持

8月末,《我在岛屿读书》第三季的中希文学交流会活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希腊共和国大使馆举行。

这一季节目嘉宾余华、苏童、孟非、程永新和叶子作为代表,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希腊共和国大使馆图书馆赠送了《活着》《兄弟》《黄雀记》《妻妾成群》《夜间故事》《一个人的文学史》《穿旗袍的姨妈》《随遇而安》等文学经典和畅销书。

图片

实际上,在民间友好往来的背后,是中欧政府、机构之间长期倡导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强有力支持。可以说,来自国家层面的政策肯定,促使大量综艺内容选择落地欧洲,也让两地之间的交流往来更加频繁,愈发平等。

在《花样爷爷》第一季进行拍摄的时候,节目组就得到了瑞士旅游局的大力支持,免除了团队酒店、交通和门票的费用。而《中餐厅》第七季选择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录制,匈牙利旅游局也实时发文宣传,在国际社会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更为重要的,从2017年开始,「一带一路」逐渐开始成为综艺节目前往欧洲的大前提之一。「跟着丝绸之路」游欧洲、顺着国家「一带一路」的思路,确定了节目的基本调性,也让具体的内容设计得以更加充实。

比如,作为《我在岛屿读书》的核心,「岛屿」的选择向来至关重要。第三季节目主创就曾表示,「选择克里特岛的原因,不仅因为它是希腊最大的岛屿,自然风光旖旎迷人,更因为它也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孕育了古老的文明。」

而这也和中希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密不可分。以节目为桥梁,以文学为纽带,《我在岛屿读书》第三季希望能让观众感知到东西方文明的碰撞,增进民众之间的友好沟通,最重要的是,让两国人民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正如作家苏童在节目中所说的那样:当我们谈论希腊的时候,其实不是在谈论一个国度的名字。这一次,我们去往更远的地方,代表的是中国元素和希腊元素的「粒子对撞」,我们的对视,是两种文明的对视。

图片

2019年7月,中意签署「一带一路」备忘录刚刚过去三月有余,两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迎来全面升级。《中餐厅》第三季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选择意大利西西里岛作为节目的录制地点,将中国味道带到陶尔米纳小镇,用地道的东方味道激发了意大利人对中国美食的向往。

今年,正值中法建交60周年、中法文化旅游年和巴黎奥运年,《中餐厅》第八季又以建交、奥运和文旅为关键词,再次重返法国,来到了吉维尼小镇莫奈花园。

「有缘千里再相会,诚意满满中国味」,节目一播出,法国的旖旎风光和中法友人之间的友好互动让节目再次「出圈」。节目打造的「中餐厅美食研发中心」研发了以「国潮」为主题,代表中华饮食文化的菜肴。

图片

法国驻华大使馆、法国驻武总领馆、法国旅游发展署、法国文化网和法国高等教育署也在官方社媒向全世界观众发起邀请:跟着中餐厅打卡法国吧。

特别值得提及的是,在中欧多边关系向好、中欧人民友好往来的前提下,我们越来越注意到了平等交流的重要性和可能性,而综艺节目也陆续转换了叙事视角,用更为直观的「平视」和讲述,让观众感知到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日渐强大的文化与基建输出。

在《花儿与少年·丝路季》中,有这样一幕场景可以更好地反映中欧双方的友好、平等交流。花少团一行七人来到克罗地亚迄今为止最大的国家战略工程——佩列沙茨大桥,聆听中国基建者讲述修建大桥的故事。

这一连接克罗地亚最南端大陆与佩列沙茨半岛的大桥建设,是「一带一路」的重要项目。在和与当地居民交流的同时,有不少人们在花少团T恤上写下「非常感谢修建佩列沙茨大桥的中国朋友们」「感谢中国和克罗地亚的合作」等字句。节目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些真挚的表达,也体现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心连心」。

图片

对现阶段渴望不断创新、扩充类型的综艺节目来说,也许「为什么综艺都爱去欧洲」的答案,为市场提供了一种更广泛适用的解题思路。

在传统意义上,综艺节目的成功,离不开完美的置景、可塑造的人物和戏剧性的故事。但更重要的是,多元的文化视角和更有意义的交流,或许是当下一档好节目得以被观众记住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