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养孩子,就像游戏闯关,从新手村起步,不断升级打怪,不断解锁新技能,至于最终能否通关,无解。我说的她不听,她说的我也是无语,然后她就只和手机‘说话’。”这是一位80后朋友,向我咨询00后孩子青春期问题时说的话。
想必青春期孩子的家长多数感受到了“闯关”的艰难,稍有不慎就前功尽弃,伤了自己,也伤了孩子。尤其面对“α世代”(Generation Alpha,通常指2010年以后出生的少年儿童),网络是他们社交的主要渠道,只需短短几秒,他们便可通过网络和全世界交流。而家长又该如何与“α世代”交流,为他们提供情感支持?
倾听心声,温暖孩子内心
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与孩子和家长打交道。现在年轻家长投入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和精力,远超他们的父辈、祖辈,但是越来越多的中学生表达出类似的观点:“家长很不理解我,没有人能够懂我。”
很多时候,问题出在与孩子打交道的方式上。当孩子愿意与家长分享自己对一件事情的看法时,请家长记得: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讲话,因为这会阻碍孩子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这时,家长不妨用“你觉得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影响?”“你希望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等开放式问题引导对话。同时,家长要努力识别、回应孩子的情绪状态,用“我看得出你现在很难过(或生气)”等承认孩子的情绪,在孩子心中种下被信任和被尊重的种子。
要知道,当家长真正倾听孩子心声时,也是在教会孩子如何成为更好的交流者,教会他们在生活中如何与他人建立真诚而深刻的情感连接。
共情理解,接纳认知变化
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认知的发展和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他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和反应上,也反映在他们的言行举止中。青春期的孩子遇到问题时,家长不妨放弃“高高在上”的成人视角,平视孩子并与他们对话。
比如,可以试用“我明白你感到……”“你似乎很……”来表达理解和接纳;用“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你觉得怎样会让你感觉更好?”来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用“也许我会尝试这样做……”“要不试试这样行不行……”来分享你生活中的经历和感受;用“需要爸爸妈妈为你做些什么?”“你想听听我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此外,家长还可以用一个拥抱、一个鼓励的微笑、一场临时起意的旅行等,与孩子建立更紧密的情感连接,让孩子感到,无论发生什么,家长都会接纳他们的成长,站在他们这一边。
对青春期孩子而言,父母的共情理解十分重要。家长提供的是适当的引导和支持,从而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发现自我价值,并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也会因此变得更加紧密和谐。
体悟引导,尊重生命成长
青春期的孩子,其实真的很难,他们的理智战胜不了情感。做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更难。明明是为了孩子好,可一旦用错方式,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然而,青春期是生命成长的必经之路,没有人能够替代,更没有捷径。
与这些孩子沟通,家长不妨在以下方面多做尝试:
一是“体”,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举止表达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为孩子提供最直观的榜样。
二是“悟”,理解和内化,懂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节奏,对事物的认知和接受能力也存在差异,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给予他们最有效的支持,适应孩子成长的需求。
三是“引”,启发和引导,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沟通空间,允许他们尝试、犯错并从中学习,要努力成为孩子探索世界和自我的向导。
四是“导”,指导和纠正,无论是生活上的帮助还是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味的批评或命令,而是建设性的反馈、适时的指导、明确的指引。要关注青春期孩子的生命成长,用理性去引导,带着温度去感受,这也是孩子最希望、最期盼的回应。
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家长不是单纯用耳朵收集信息,而是要学会倾听,捕捉他们情绪发出的信号,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温暖孩子的内心。家长要学会理解,不带任何批评地回应,用心灵感受孩子的一切,接纳他们的变化;要学会体悟,观察他们言语背后行为,满足他们生命成长的需求。建立牢固且积极的亲情,塑造孩子健康人格,才能为社会化人际关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作者:杨岚
文:杨岚(作者单位: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学院)图:本报资料图编辑:张鹏责任编辑:姜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