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AM技术过时了吗?关于技术落地应用的一些观点

大家好,我是小六。

最近,由于我们MetaCam EDU设备的宣传和推广,我接触到了大量来自不同行业的真实需求。

图片

今天,我想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下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对机器人SLAM方向的一些看法。请注意,以下讨论不涉及学术方面。

第一点,过去我们谈论机器人SLAM技术时,往往更多地关注定位。但实际上,定位只是中间状态,行业的用户更关心的是能直接应用、更接近客户需求的建图功能,特别是稠密地图。建图更贴近终端用户的需求,而定位只是建图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建图中最基础的就是点云,有了点云,就可以进行很多应用,比如建筑行业可以制作CAD模型、BIM模型,AR行业可以制作网格模型,其他行业也可以根据需要制作各种模型。

另外,关于3D高斯为什么特别火,我个人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它能直接得到三维重建的结果,省去了传统三维重建方法中需要点云、网格化、纹理贴图等繁琐步骤。

第二点,SLAM技术的优势在于适用范围广,而且限制少。以多传感器融合SLAM技术为例,主流传感器如激光雷达、惯导、相机等,通过融合可以解决几乎所有场景定位和建图问题。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强光还是弱光,纹理是否丰富,都能应对。如果需要绝对坐标,室外还可以使用RTK,提高精度和稳定性。

第三点,SLAM技术能输出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六自由度的位置和姿态、全局点云、激光雷达和图像的帧间数据关联等。基于这些信息,可以进一步前面提到的得到各行各业需要的数据格式。

第四点,随着激光雷达成本的降低和激光雷达SLAM技术的成熟,我们可以高效、快速地获取大面积的三维空间真实场景重建数据,包括设备自身的运动位姿。这在以前激光雷达昂贵且SLAM技术不成熟时,成本高昂,而且难以实现。

第五点,我个人认为,所有需要移动的智能设备都需要自主SLAM,只是传感器搭配和实现形态不同而已。比如,以视觉为主可以做视觉惯性SLAM,以激光雷达为主可以做激光雷达SLAM,还可以融合轮速计、RTK、IMU等各种传感器,非常灵活。

第六点,虽然SLAM技术在工程应用方面有很多细分方向的需求,但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是工程化问题,比如如何在不同场景下保持较高的精度和算法稳定性,如何在动态场景下减少动态物体的影响,如何通过做好后处理来提升整体效果和指标等。虽然这些都是工程问题,但做好它们,我认为商业价值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