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城日记 699

翁城,我们来了!但见此地:山川秀媚,土地肥沃,民风淳厚,人物磊落……我们行走,我们看见,我们阅读,我们感受,我们沉默,我们呼唤,我们耕作,我们收获。行走美丽中国,助力乡村振兴。即日起,本院特推出“翁城日记”,用志其事,以壮我行。

图片

2024年10月24日 星期四 佛冈

8时出发去佛冈调研,看了几个学校,3个在县城,2个在龙山镇。拟在佛冈开展诗歌和艺术教育。这种调研是很有必要的。他们的基础很好。下午有个座谈会,我邀请县教育局领导及老师们到翁城去看看我们的工作,正在展出的“海报里的翁城故事”,把很多情况都说清楚了,是一次难得的交流机会。我不断地说,恨不得马上就干、明天就办,确实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

在上岳古村,又看到了大片大片的鑊耳墙,起起伏伏,层层叠叠,娟秀又雄壮,好看。

今天在编发“乡村孩子的诗”时,被打动了——老爷爷读起诗来,神情和声音,都透着特别的向往,特别的兴致,特别的快乐,特别的孩子气,特别的怯生生。感动,又心疼。他是爷爷,是外公,是父亲,是丈夫,可此时此刻,他是孩子。读诗,给他的人生带来了另一番独特的人生体验!这让我们觉得我们的工作是极有价值的,只是,我们来晚了!还有多少人,没有读过诗?

昨天下午,我们开了一个很重要的策展会议,“文人艺术的正态与变态”,看如何通过“文人艺术”,来勾连城市和乡村、古典与现代、历史和未来、理念和实践。朱海文也是其中一件作品,是一种行为艺术吧,基本想法就是请“翁城李白”在翁城菜市场里走动,开幕时邀请他来广州做表演。展览也拟邀请郑国谷、刘普丹以及镜花园创办人来参加,他们的作品,分别是园林综合体、美术馆建筑、废墟园林,都叫“不可移动艺术作品”——借用了文物里“不可移动文物”的概念。另外,也拟邀请刘斯奋先生参加,但作品不是他的书画,而是什么呢?“刘斯奋先生的日常一天”。呈现方式为影像作品。作为著名文人,他的“生活方式”,应该是这个展览的重要作品。我们创造了一个词汇,叫“文人生活态”来对此进行命名。符合条件的还有颜亮亨先生,颜长江先生的父亲。他没有太大名气,但却是文人化生活方式践行者的代表,而且处于这种状态的人,是越来越少,故极珍贵。

文人艺术,于中国而言非常非常重要,极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遍历古今,覆压四裔,功施至今,不曾颓弱。呈现形态除了书法、绘画,还有园林、建筑、家具、服饰、器皿……文人艺术代表着中国人对诗意生活、理想生活的一种理解,一种向往。石守谦先生对文人画的解读,非常符合我的文人艺术的理解,那就是对理想艺术世界的追求。可以借用中国古代特别强调的一个“古”字来类比。司马迁严肃地批评了项羽,他说他失败的原因就是不“师古”,当然不是师的秦始皇,而是古代的圣人如尧、舜、禹、周公等。在他眼里,他们是理想政治制度的制定者和践行者,完美道德生活的践行者和倡导者。文人画实际上也有这个意思,有一种超越性价值在里边。

此外,贝聿铭先生在卢浮宫面前安放的玻璃金字塔,作为文人建筑的代表,也应该是此次展览的作品之一,但需要征得同意,故只能作为一种观念艺术而“先想想”吧。

“生活方式”作为艺术作品,其实也是没有问题的,在特定展览主题之下,进行一个呈现,是可以视为艺术作品的。之前我在“我不是方力钧”里做过探讨和探索。最完美的呈现方法当然是直播,但难度太大,只能作罢。

关于颜亮亨先生“生活方式”的展览呈现,应该有影像,有手稿,还有其自传,已经出版,很好看。颜长江先生的作品,当然就是他的《纸人》了,文人摄影的经典之作、巅峰之作。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撰文/张演钦

编辑/王绮彤

审校/赵旭虹

核发/张演钦

责编|王绮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