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蓄势赋能 火炬高新区全链条教育改革成效喜人

近日,广东省委改革办发布“百千万工程”民生领域改革典型案例,全省共10个案例上榜。其中,“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力推产教深度融合”成功入选。
近年来,中山火炬高新区坚持以教促产、以产促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区宣传办(教体文旅局)持续深化全链条教育改革,探索建立大思政牵引、全链条育人、产学研协同等工作格局。在全区学校开展“大德育、大思政”建设,要求学生心理健康教室全员参与,开展体育特色学校品牌建设,强化美育融合教育等,深化公办初中集团化办学,有序开展教师交流轮岗,加强区级学科教学研究、统筹优质公有资源管理等,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推动火炬高新区构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体系,全面提升区域教育质量。辖区内职业教育院校历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70%以上的毕业生留在大湾区,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作出了积极贡献。2023年,火炬职院被评为全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50强”,并荣获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火炬科学技术学校被共青团中央评为“认定授牌”类“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建设学校,团队被广东省教育厅认定为“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团队”。
图片
职教专业围绕需求转,强化院校关键办学能力
坚持应用导向,面向产业发展新需求,围绕党建引领、专业优化、科教融汇聚焦发力,将中山市和火炬高新区重点产业领域需求作为职业院校开设专业的重要依据,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构建“党建铸魂+特色育人”大思政格局。积极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将支部建在“链”上,推动火炬职院等与中山10大产业链上重点企业共建19个党支部,构建“链上党建”工作体系,培育“院园融合”特色,建设全国党建样板支部2个,省党建标杆院系1个和样板支部2个、“把党旗插到工业园区”被列入国家教育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典型案例,获批全国和省课程思政类项目14个,成为首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校。
实施专业“留强汰弱”。通过招生、资金和政策倾斜支持学校建设急需类专业,根据全区重点产业的人才需求,建立专业群与产业发展联动调整机制。火炬职院以产生群、以群建院、以院助企,获批1个国家级和5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形成“一尖(包装)五强(光电、健康、装备、数媒、财商)”的“国家级产业园-高水平专业群”生态,国家双高专业群牵头专业连续排名全国同类第一。
全面落实科教融汇。推动各职业院校建立校级科技创新中心,完善课程体系,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火炬职院组建18个科研创新团队,组织博士教授奔赴生产一线,服务企业和乡村,打造出“一条鱼致富一条村”等中山乡村振兴品牌。
阶梯式培养高技能人才,拓宽学生多样化成长通道
从学生入学开始就按照企业用人标准培养,打破传统课堂育人形式,将课堂建在研发生产线上,学生在学中做,培养一大批与市场前沿对接的技能人才。
完善中高职衔接培养体系。探索中高职一体化发展,推动火炬职院与火炬科学技术学校等组成火炬职院职教集团,构建高职带中职、中高职互动互促发展模式,通过扩大“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招生培养,推动火炬职院在培养目标、课程教材、专业实训、考核评价等方面与火炬科学技术学校、德成技工学校加强衔接。引导火炬科学技术学校与火炬职院装备智造学院、中山市光电产业协会等行业组织及各行业骨干企业等开展“3+3”(中职三年、高职三年)中高职衔接校企联合培养共同体建设,搭建招生(招工)、培养(培训)、就业(提升)一体化的中高职衔接校企共同体。
打造产教融合新平台。在“院园融合”基础上,不断迭代产教融合组织新形态,打造“产业园区+企业+学校”的产教联合体和“人才培养+技术转化+项目合作”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推动火炬职院携手开发区三大国企,整合560余家规上企业,打造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产教联合体;聚焦智能制造、新能源等行业领域,与华帝、明阳等链主企业牵头组建包装、风电等6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联合中荣、迪艾生等龙头企业,共建“智能包装”“智能照明”等5个“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
构建“入校即入企”育人机制。将学校嵌于工业园区,建立“场租减免+科技服务+政府津贴+项目补贴+资源共享”的组合式激励机制,打造一院多厂的生产性实训校区,形成政行校企研协同育人机制。如火炬职院包装设计学院与中荣印刷合作,开展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创新中国现代学徒制在岗“1+2”双元育人模式,学生两年在企业边工作边学习,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全过程,有效缩短学生出校入企的适应时间。
此外,积极引导学生以赛促学、以赛强技,完善“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1+X”渐进式课程体系,促进学生一专多能。近五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共获得省级以上奖项500多项,获体育和美育类奖项国家级20项、省级71项;学生获竞赛奖项(技能、学科、双创)国际级26项、国家级297项。
尊师重教比学赶超,持续推进“双师型”优秀教师队伍建设
推动校企骨干双向交流,面向市场调整课程设置,完善教学激励机制,打造高素质职教教师团队。
实施名师引培行动。火炬职院每年投入500万元实施教师“深海探珠”计划,100%覆盖专任教师,将企业一线“深海”的岗位标准、生产工艺、生产任务转化为“三教”改革的“金”师、“金”课、“金教材”。培养省级高层次兼职教师48人,建成2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引培全国劳模和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级荣誉获得者8人次,2人获评“全国技术能手”。
课程设置推优出新。将教师探回的“三新一典型”第一手资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和典型生产案例,及时编入教材。联合主持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建设精品课程103门(国家级2门);开发教材106本(国规教材7本),获得国家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等奖项81项,26门课程通过认证。
创新教学激励机制。将校企合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提取不超过60%的校企合作所得收入,对承担一线工作的教师予以绩效奖补,对企业人员来校兼职教学的,参照相应级别教师标准给予课时补贴,激发各类教师教学主动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