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麦CEO三问美政客,不卖给中国芯片是为什么

阿斯麦的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夫·富凯近日现身伦敦彭博科技峰会,一番关于美国对华出口限制的言论激起了千层浪。作为世界最大光刻机制造商的掌舵者,富凯选择在这场备受瞩目的公开活动中质疑美国的政策,不仅是挑战权威,更是揭开了西方科技界一条不为人知的“潜规则”。

图片【荷兰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阿斯麦CEO克里斯托夫·富凯】

富凯的观点简单明了,美国持续要求其盟友如荷兰等国,对华实施更严厉的出口限制,但这究竟在为谁谋利?这样的政策真的是为了国家安全吗?还是仅仅是某种政治博弈下的产物?

值得一提的是,阿斯麦的股价在上周重挫16%,这是自1997年以来最大的一次跌幅。而这背后,中国市场是原因之一。过去五个季度,中国是阿斯麦的最大买家,仅最近一个季度,销售额就高达27.9亿欧元,占据总销售额的半壁江山。然而,美国的限制措施却在重塑这场交易的版图。

富凯的言论中提到了一个关键点,中国目前的发展重心是半导体,而并非人工智能。虽然在美国的制裁下,中国在先进技术上落后10到15年,但这一差距正在快速缩小。

据传,小米已经成功研制出国内首款3纳米工艺的手机系统级芯片。尽管富凯对此持怀疑态度,即便中国能够生产出5纳米或3纳米芯片,其数量也可能仍然有限。但这一消息足以让全球的半导体制造商们重新审视他们的战略布局。

图片【半导体】

事实上,美国近年来不断加码对华限制措施,不只是针对半导体,也包括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这些举措不仅让中国科技企业面临挑战,也让美企感到焦虑不安。美国的科技和军事出口政策引发了广泛的担忧,许多在中国有投资的美企甚至认为,无论谁赢得下一届总统大选,他们的日子都将变得更加艰难。

在此背景下,美企的困境不禁引发思考,现阶段,美国的极限施压策略是否会适得其反?可能在短期内为美国争取一些战略上的领先优势,但从长远来看,失去的可能是宝贵的国际市场份额,以及盟友的信任。

而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夹缝中生存,跨国企业无疑需要更为灵活的应对策略。他们不能再单纯依赖一个市场,或者盲目加入地缘政治的角力中。企业的首要任务,应当是关注核心竞争力,以及多元化的市场布局。

正如富凯所说,对于荷兰、欧洲乃至全球企业来说,什么才是正确的选择?这不仅是一个市场问题,更是一个战略决策问题。在不确定性增加的今天,每一步都需慎之又慎。否则,迎接它们的可能就是成为明天的“英特尔”。

图片【荷兰光刻机生产企业阿斯麦】

所以,当我们再次看到这些企业在新闻中时,别忘了,他们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深深嵌入着复杂的国际关系网,甚至暗藏着不为人知的风云变幻。期待未来,更多的企业能在风暴中心稳住阵脚,推动科技创新走向一个更开放、公正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