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成都“打野”圈瞄上了一个新的目标——“香菇”。10月17日,红星新闻刊发相关稿件,其中,专家提醒,尚不明确其种属,将做检测,不建议采食。
▲疑似香菇的野生菌
记者将样本送检后,10月24日,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栽培与生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李小林告诉记者,检测结果已出,送检样本可能是新物种。
李小林表示,对比了形态和分子序列后,并未在GenBank中比对到已知物种,可能是一个新的物种。“目前只能确定该物种属于杯伞科杯伞属,而杯伞属真菌含有神经毒素毒蕈碱,在全球范围内已造成多起严重甚至致命的中毒事件。”
目前已知中毒后的不良反应包括多汗、流涎、流泪、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尿频尿急、大小便失禁、瞳孔缩小、视力模糊、抑制血管平滑肌、血压下降等。
李小林表示,该“香菇”外观与香蘑属或者乳菇属菌类相似,容易被误认采食。“在野外,很多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长得非常相似,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人,也可能因蘑菇的生长环境、个体差异等因素而判断失误。建议市民一定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用菌,坚决不食用野生蘑菇。”
红星新闻记者 闫晓峰
编辑 陈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