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时间的书柜」,种下基层医学教育的种子丨华山医院第三批援西藏仲巴医疗队日记

院长办公室摇身一变,成为一个24小时开放的教研室;来自上海成箱的书籍邮寄而至,上架县医院3大只“时间的书柜”;PBL+CBL(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以病例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带土移植到西藏仲巴县医院……


在高海拔的仲巴县,华山医院第三批援西藏仲巴医疗队不断以实际行动助力提升当地医疗水平,开展基层医学教育,建立了仲巴县中心医院教研室。这个教研室既不冠名,也不张扬,只求为仲巴播下知识的种子,用于医疗教学、病例讨论、医生自习和开展高原疾病的研究。


时刻牢记,医学教育是播下一颗种子


提升受援地医疗水平不仅仅是看好几个病人、增加几台设备和开展多少手术的事,这些只能解决眼前的问题,而无法持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一次早交班会上,县中心医院副院长桑旦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援藏医生走了之后,我们先进的技术还有人会用吗?能不能把仲巴的医生教会?”这句话一头扎进了队员们的心里。他们明白,援藏是“输血”更是培养“造血干细胞”,必须要赶紧把当地医生的能力提升上来。


事不宜迟,抵达支援地不久,他们便联系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华山医院党委学工部部长向阳请求帮助。通过多次线上会议,一线医学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向老师听取了他们对当地现状的了解和困惑、为他们详细分析了仲巴基层医生的现状,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图片

向阳老师线上为医疗队指导医疗教学工作


院长办公室摇身一变,成为医学教研室


仲巴县中心医院的执业医师通过率极低,全院77名医生仅有3名主治医师。医疗队发现,医院学习资料和专业书记少,年轻医生们缺乏一个合适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经过讨论,大家决定设立院内第一个医学教研室。普琼次仁院长慷慨地让出了自己的办公室,并提供了书柜和办公用品,将自己的办公地点迁到与别人合用的大办公室。


房间有了,书又从哪里来?该选哪一些?教科书是经典,也是医学教育的集大成之作,大家用的也比较多,所以需要备好;根据青年医生执业医师考试的需求,队员们发动自己不同专业的同学,收集了不同专业实用且关键的工具书,按照书名、出版日期及ISBN号逐本核对。此时,上海周良辅医学发展基金会了解到援藏医疗队的想法,在基金会张文静老师的努力下,终于一本一本地将书单采购齐整,在华山医院清点完毕后,她通过中国邮政,寄往遥远的西藏仲巴县。


图片

周良辅医学发展基金会捐赠的书籍从华山大道出发


图片

中心医院医生争相翻越查看书籍


图片

摆满工具书的“今日的书柜”


教研室成立后,设立了三个书柜,大家亲切地称之为“时间的书柜”。左边的书柜命名为“昨天”,主要放置考试用书,寓意早日通过考试;中间的书柜称为“今日”,装满了临床工具书籍和经典课本,希望大家在日常工作中使用,提高临床能力;右边的书柜叫做“明天”,目前为空置,书籍还在不断筹措中,期待未来增添更多书籍,象征着知识的无限。


教研室的使用还借鉴了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的经验,24小时开放,让医生们可以随时学习和讨论病例。教研室建成后,上海医疗援藏总领队、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王庆华来参观指导工作时,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图片

仲巴县中心医院临床医学教研室挂牌


图片

王庆华书记指导教研室建设


图片

窗明几净的教研室


理论+实战,大班讲课结合CBL教学


既往援藏医疗队的教学,主要以演讲式教学为主。第三批医疗队到达后,不仅继续开展演讲式教学,还尝试引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方法。然而,由于实例版权保护和临时构建合理案例的难度,加上基层医生基础医学和临床基本功较差,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在向阳老师的指导下,医疗队决定推行以病例为导向的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方法。CBL以具体病例为出发点,强调实践应用和临床思维,适合基层医院教学。这一方法使学生在讨论、分析和解决实际病例过程中,深化知识理解并注重实战应用。


图片

演讲式大课结合CBL教学


医疗队还改变了早交班的模式,医护人员一同交班,不仅交接常规住院患者,还要分析特殊门急诊急重症病例,提出问题并在次日解决。医生们在学习后,对前一日病例的问题进行交流汇报,以巩固学习效果。


图片

临床一线医生早交班后针对特殊病例进行讨论分析


“升级”读片技术,提升复杂病例诊断水平


仲巴中心医院在第三批援藏医疗队到来之前,影像诊断主要依赖X光射线。由于放射科医生的CT读片技术不熟练,临床医生往往只看CT报告。当地医生缺乏充分使用CT解决临床问题的意愿与对影像的直接分析能力,导致CT设备虽然是卒中、外伤和胸痛鉴别诊断的核心设备,但只能“束之高阁”。 


医疗队放射科的李婵婵医生在到达仲巴后,立即承担起指导任务,手把手教中心医院的放射科医生学习CT读片技能;同时其他几位队员们在临床查房时也结合症状体征,仔细讲解CT的读片技巧、不断在实际应用中强化当地医生对CT设备优势的理解。


现在,仲巴的青年医生不仅能自己读片,还能参考报告与放射科医生沟通病史和查体信息。CT的利用率显著提高,大大提升了医院在复杂病例和急重症病例诊断中的能力。


从问题出发,依托教研室开启高原科研起点


常规高血压诊断标准是140/90 mmHg,而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中是否仍然适用?高原上的人群应该控制高血压到何种程度以保障健康?不同海拔的居民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不同,这对贫血的诊断又意味着什么?此外,以糌粑、酥油和奶制品为主的当地饮食,是否与当地独特的疾病谱相关联?


医疗队在临床诊疗与下乡体检中逐渐意识到这些问题。面对有限的文献资料和缺乏相关研究的现状,团队决定主动出击,通过亲身实践和细致调查寻找答案。队员们的这一大胆构想迅速得到了仲巴卫健委曹东书记的肯定和支持,于是团队决定在带着县医院医生团队下乡走访的过程中,一同完成项目的前期调研准备工作。


在高原边境的一个小县城启动科研项目,这一目标看似雄心勃勃,却困难重重。为了使调研更加精准和高效,医疗队求助于来自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专家周颖教授。周教授是中组部第23批赴藏博士服务团的成员,同时也是西藏大学医学院副院长。经过与周教授的深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这项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将为改善当地人民健康状况做出实质性贡献。团队达成共识,趁着下乡巡回体检的契机,拟定多个研究课题,全面开展科学调查。这个沪藏两地成员组成的科研项目团队将探索高原边境农牧区的疾病谱和高发病情况,结合本地生活习惯与饮食特点,尝试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图片

医疗队员与周颖教授针对研究方案深入讨论


图片

吕玉宝医生在仁多乡进行疾病筛查


科普示范,为百姓健康教育储备第一手资料


藏区的健康科普与常规科普不同:由于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仲巴县犬伤和外伤频发,然而居民健康意识不足,不愿接受狂犬病和破伤风疫苗等预防措施;因传统饮食习惯和自然条件限制,当地肝包虫病等寄生虫病高发;甚至由于牧民对牧区广泛存在的旱獭不了解,曾经导致鼠疫在当地的爆发。而以往本地医生的科普宣教还停留在面对面宣讲,缺乏生动有趣的多媒体宣教资料。


医疗队了解到这些问题后,专门制作了具有藏域风情的卡通人物,并结合仲巴县人民的生活习惯,与仲巴融媒体合作制作了20余个科普视频,可以作为将来本地医生推广科普知识、百姓健康宣教的第一手材料。这些视频涵盖吸烟、高脂饮食、外伤急救、高原皮肤病等多个话题,配以藏语翻译和藏语配音。目前,这些科普视频正在紧密制作中。


图片

张臻医生录制科普视频

图片

为科普宣传制作的牦牛医生


在仲巴,青年医生都会向援藏医生称呼一声“老师”,而真正成为一名传播医学知识的“华山先生”则挑战重重。在这样的环境下,唯有竭尽所能,方能做好医学教育,进而推动医学研究的发展。


文丨刘佩玺、张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