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4年中国南极考察队首次踏上南极洲至今,经过近40年的不懈探索,我国科学家在此开展了诸多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高质量的科研成果。面对南极艰险复杂的环境和多变的气候条件,我国的探险者从最初以到达南极点为目标,到后来以不同的方式在南极冰盖上驰骋、打破世界纪录,实现了我国在南极探险领域的飞跃。他们不仅在极限环境中挑战和突破自我,也在探险的道路上进行科学探索,在我国南极探险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携带装备独步南极的中国探险者
在以木制船为主要航海工具的时代,人们难以到达南极大陆,不仅因为南极大陆与其他大陆相距甚远,且周围有冰架、冰山等环绕,还因其恶劣的气候让人望而却步,但也因此不断激发着探险者前往这片区域。
16世纪大航海时代,葡萄牙探险家麦哲伦发现了火地岛,该岛一度被航海家认为是“未知的南方大陆”,但之后英国探险家德雷克探险时发现,那并不是真正的“未知的南方大陆”。此后很多人宣布自己发现了所谓的南极大陆,但经考察后均被否定。18世纪,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一路向南航行,进入南极圈后,被浮冰阻挡,最终没有到达南极大陆,但库克的旅程激起了更多探险家持续探索的兴致。19世纪,英国、美国、挪威等国家的探险队纷纷到南极探险,发现并登上南极大陆,人类对这片神秘地域的探索也由此进入新的阶段。20世纪,挪威探险家阿蒙森率先到达南极点并安全返回,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探险家。
南极大陆被发现后,全世界优秀的探险家和科学家不断突破人类极限,先后创下许多探索南极的纪录,然而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才首次踏上南极大陆。
20世纪初,英国探险队前往南极探险,其所乘坐的“持久”号被浮冰所困,队员下船凿冰以求脱困 图/VCG
首位踏上南极大陆的中国人
张逢铿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1922年2月12日出生于今安徽省歙县,于1940年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湖南大学,毕业后从事石油相关工作。1952年,而立之年的张逢铿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新墨西哥采矿理工学院、圣路易斯大学地球物理及物理勘探专业,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其硕士论文《伊利诺伊州南部地层的探测》提出“地震探测”新观点,荣获美国中西部矿冶工程学会论文竞赛第一名。
当“国际地球物理年”的“探冻第四号计划”实施的消息传到圣路易斯大学后,张逢铿经导师麦卡文推荐参加了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极研究计划。张逢铿所在的考察站是伯德站,位于南纬80°、西经120°,接近南极点,气候极为恶劣。站上共有13位科研人员、10位后勤人员。由于兼有地球物理和地震学的专业背景,张逢铿担起地震测勘队长的重任,主要分析震波数据、测量重力变化、研究极地磁力及磁场,并与冰川学家配合,通过观察测量人工地震的数据来计算南极冰层的厚度。
1958年12月至1960年3月,张逢铿和同伴们在南极度过了15个月的艰苦生活,他们穿越南极腹地,一直到达西南极洲海岸,行程约1000千米。后来,张逢铿在《忆南极探险》中写道:“十五个月的南极生活,真是人生中一次极不平凡的经历,我喜欢我的工作,而并不感到其苦。”
从南极返回后,张逢铿获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其中就有南北极磁力研究。他发现南极磁力强,北极磁力弱,经过复杂运算得出结论:北极地幔比南极厚240千米,这是其磁力弱的原因,从而得出地球磁力来自地心的推论,进一步确定地球形态及重力重心。
1963年2月8日,为表彰张逢铿在南极探险和研究中的突出贡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将西南极洲的一座地理位置为南纬77°44′、西经126°38′的山峰命名为“张氏峰”。
对于中国人第一次踏上南极,1959年菲律宾航空版《新闻天地》第44期封面整版采用张逢铿的照片,并配以醒目的标题:“第一个在南极探险的中国人张逢铿”,这是国际上对此最早的报道。随后,我国《人民日报》等媒体纷纷报道。张逢铿的事迹让南极探险进入中国人的视野,鼓舞了一批期盼探索南极的勇士。
南极厚厚的冰雪层,起伏多变的地形给探险者增加了诸多障碍 图/VCG
中国人前赴后继的南极探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探索更广阔的世界,在“7+2”极限探险(即攀登七大洲的七个最高峰,且徒步到达南北两个极点的极限探险活动)等世界级挑战中不断出现中国人的名字,但在深入南极腹地的专业探险中,单纯以个人的力量突破极限的专业探险者少之又少。科学家即使在考察站的庇护下也面临众多危险,单人独自在南极内陆探险更是困难倍增,危机重重。即便如此,仍有勇敢的中国人对此发起挑战。
1985年,我国科学家高钦泉、张坤诚一行因科考而抵达南极点,成为首批抵达南极点的中国人。1989年至1990年,我国科学家秦大河随“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从南极半岛出发,历时7个多月,跋涉约6000千米,抵达东南极洲的和平站,成为首位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的中国人。2005年,中国登山队队长王勇峰一行7人抵达南极点,成为我国最早徒步抵达南极点的探险队,随后,华润“超越极限”南极点探险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登山队、华耐登山队等队伍均徒步最后一纬度抵达南极点。2018年初,我国探险者冯静耗时52天,穿越1000多千米,抵达南极点。2020年1月,冯静徒步抵达南极“难抵极”(即南极大陆上距离海岸线最远的地方,坐标南纬82°6.655'、东经55°1.957',海拔3715米),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徒步抵达该地的人。
正是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让南极探险领域多了中国人的身影,让挑战极限的国际探险计划里有了中国人的名字。
中国人首次独步南极
南极探险路途遥远,困难重重,探险家们往往组成探险队相互扶持,并借助外界补给进行探险。在中国人完成这项壮举前,国际上尚无不依靠外力到达南极点的单人独步纪录。
独步南极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不需要队友同行、不需要狗拉雪橇(曾经是极地探险工具之一,现已禁用)、不需要风筝滑雪、不需要其他外在动力或人为支持、不需要飞机空投补给物资(或沿途设置补给点),这意味着探险者本身就是所有动力和能量的来源。
2019年11月,我国青年科学探险家温旭发起了这项挑战。为此,他筹备了约两年的时间,在身体、技术、心理训练和规划路线、物资准备等方面都做到极致,这些细节都决定了此次探险能否成功。
温旭之前在参加北极探险时结识了挪威探险家博格·奥斯兰,与其结下深厚的友谊,此次温旭南极探险,博格便是其顾问。此外,一些优秀的极地探险家,如挪威的丽芙·阿内森和拉尔斯·艾布森、美国的安·班克罗芙特等人,就训练、路线、物资等为温旭提供了专业的建议。
在南极探险的准备过程中,路线的选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直接决定整个探险的困难程度。南极内陆地形复杂多变,要想安全地完成穿越,既要尽量避开难以跨越的障碍,还要保证行走路线始终在可以得到救援的范围内。
此前,单人穿越南极的代表性路线主要有以下三条。
博格·奥斯兰路线:博格以风筝滑雪的方式,从伯克纳岛出发,经过南极点,穿过阿克塞尔·海伯格冰川,最终到达位于罗斯冰架的麦克默多考察站,整个路线穿越罗斯冰架,全长2845千米。阿克塞尔·海伯格冰川的环境最为原始自然,明暗冰裂缝交错,地形复杂起伏,这条路线至今仍是高段位探险家才敢踏足的路线。
亨利·沃斯利路线:亨利以越野滑雪的方式,拖拽初始重量220~230千克的雪橇从伯克纳岛南部出发,经过南极点,穿过沙克尔顿冰川,最终抵达终点罗斯冰架南部,全长1770千米。虽然前半段从冰架出发,但并未穿越整个罗斯冰架。
科林·奥布雷迪路线:科林以越野滑雪的方式,拖拽初始重量170千克的雪橇从龙尼冰架和内陆接壤处出发,抵达南极点之后,穿过莱弗里特冰川,最终抵达罗斯冰架与内陆接壤处,全长1455千米。龙尼冰架到南极点的路线也称梅斯纳尔路线,是目前到达南极点最容易且最短的路线。其后半段沿一条公路通过莱弗里特冰川。该公路是2005年至2006年铺设的一条连接南极点与麦克默多考察站的重型车辆道路,道路平坦且有现代化的路标,而且经常有车队经过。探险者借助该道路穿越南极大陆,其难度自然无法与前两条路线相提并论。
在咨询了几位经验丰富的极地探险家,又综合路线长度、所需时间及救援难度等多方面因素后,温旭没有选择以上三条路线,而是拟定了一条以前从未有人完成的路线:从伯克纳岛北部海岸的古尔登湾营地出发,以单人越野滑雪的方式抵达南极点,之后穿越横贯南极山脉的阿克塞尔·海伯格冰川,在罗斯冰架结束探险。这条路线全程约2000千米,难度相对较大,如果完成,将会是南极探险史上的又一个纪录。
温旭采用的单人无助力(不借助风筝滑雪或任何外力)穿越南极大陆的方法,是2016年由英国探险家亨利掀起的热潮,不幸的是,亨利倒在了距离终点约50千米的地方,魂断南极的故事也为南极穿越增加了几分悲壮色彩。2017年,亨利的好友本·桑德斯走完一半路程而遗憾止步南极点,更是让这项挑战成为探险者跃跃欲试的穿越南极方式。
2019年11月11日,温旭乘飞机抵达南极联合冰川营地,其后搭乘双水獭飞机前往探险的起点——伯克纳岛海岸。11月13日,温旭正式踏上南极征程。一个人,一对滑雪板,一架180多千克的雪橇,在无助力、无补给的情况下,温旭采用越野滑雪的方式,每天平均行走12个小时以上。南极的极端天气和内陆起伏多变的地形为此次探险增添了诸多困难。刚刚从伯克纳岛出发,温旭就遇到了南极20年不遇的暴风雪,10多天的时间里所见到的几乎都是乳白色的天空,风速高达每秒26米/秒,能见度为0米。暴风吹走了温旭的羽绒服和一只手套,差点让整个探险止步于第二天。接下来的困难并没有减少,随着海拔的不断升高,温度低至-40℃;有时因为雪层太厚,雪橇深陷无法拖拽;有时地面遍布坚硬的冰凌冰刺,严重增加行走难度,易使人摔倒;此外还要拖拽沉重的雪橇翻山、躲避冰隙裂缝;最困难的莫过于需要独自面对一切挑战,常常与孤独、恐惧抗争。
温旭穿越南极时携带的装备
温旭后来回忆说:“这么多天走下来遇到了太多艰难,恶劣的天气不仅影响我前进,更吹走了我的羽绒服,寒冷的情况下不得不自己用备用睡袋做了一件羽绒服,吃饭的勺子都冻断了,也需要用有限的材料自己制作。因为要携带所有的物资,初始重量180千克的雪橇也给我带来很多困难,拖着它在起伏多变、持续上坡的雪面和特别多的冰凌冰坎上行进,几乎让我崩溃,身体的消耗也很大,越来越瘦,已经开始消耗肌肉,心理压力逐渐增加,我曾哭着走完一天的路。好在我的妻子始终给我支持和鼓励,我才能够坚持到现在。”
2020年1月10日,经过58天的努力,徒步近1500千米后,温旭成功抵达南极点。因时间安排等原因,他在到达南极点后又前行了一段,结束了此次探险。温旭创造了单人无助力、无补给、以越野滑雪的方式从海岸线到南极点最远路线的世界纪录,也创造了中国人首次独自探险南极抵达南极点的纪录,这意味着中国单人极地探险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也是中国首次在专业级极地探险领域初露锋芒,实现了中国极地独立探险的全新突破。
温旭在途中补充食物
温旭在暴风雪中搭建帐篷
温旭穿越南极探险路途中经过的横贯南极山脉
温旭到达南极点后展开五星红旗
是探险也是考察
很多探险者在探险南极未知领域的同时也在开展科学考察,为人类的南极科考提供不可多得的资料。他们通过实地观测和考察冰川变化,更直观地感受到很多变化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1989年至1990年,秦大河穿越南极大陆,沿途采集了800多个冰盖表面1米以下的雪样,至今仍然是世界上唯一一位拥有南极地表1米以下冰雪样本的科学家,尤其是南极“不可接近地区”内的珍贵冰雪样本,填补了国际冰川学的空白。
温旭在穿越南极过程中也坚持进行采样工作,沿途采集了60个南极大陆表层雪样和6个雪坑样本,完成南极内陆剖面的冰川考察。这是继秦大河横穿南极采集系列样本后,我国首次采集从南极沿海至南极点的沿途样本,这些样本覆盖伯克纳岛—龙尼冰架—横贯南极山脉—南极点及内陆的多种地形,为我国南极考察的开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除此以外,温旭此次的生理样本和心理样本也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生理样本,即在探险过程中产生的唾液、尿液等排泄物,专家可以据此分析人类在极限条件下的身体变化。心理样本是温旭在探险过程中每天在心理量表上测评自己的心理状态,并画一幅画。自行检测可能会不自觉地隐瞒真实情绪,但绘画能反映出探险者潜意识里真实的心理状态。这些都是研究极地冰川学、生理学、心理学的珍贵材料,其中冰川样本的研究将有助于揭示南极乃至全球环境的变化。同时,温旭沿途拍摄的大量照片和视频,为未来进行南极探险等相关科普积累了素材。
温旭用来采集冰雪样本的样本瓶
温旭在帐篷中画画,用于测评心理状态
在面对南极艰险复杂的环境和多变的气候时,我国探险者大胆实践,将科学探索精神和社会责任担当贯穿于南极探险。他们不仅为探索自然和挑战自我而探险,也为科学考察而探险,他们在人类南极探险史上镌刻了诸多“首次”纪录,采集了不可多得的珍贵样本。他们坚持不懈、勇于开拓的探索精神在中国南极探险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资料提供(含部分图片)/天津市极致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