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INFP”,为什么是个哲学问题?

全文2384字,阅读约需7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MBTI人格测试近年来成为年轻一代的新性格标签和社交名片,但社会学的“社会化”研究指出,人们越了解自己,就越不是自己。

02人类学关注“人是什么,人从哪里来、该往哪里去”的问题,而社会学强调科学地对社会进行实际考察。

03社会化过程包括家庭、学校、大众传媒等来源,个体通过学习与适应等方式吸收并内化各种社会文化规范。

04人的自我人格不是一生下来就自然而然具备的,而是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如米德和库利的象征互动论所强调的。

05由于我们一直以来认识自己的主要方式是靠外界和他人对自己的各种评价,心理测试永远都会如此受到欢迎。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图片

《明天,我会成为谁的女友》

如今,MBTI人格测试已经成为年轻一代新的性格标签和社交名片。MBTI将不同性格归纳总结为16种类型,每一种类型也有其专属昵称,如ENFP快乐小狗、INFP小蝴蝶。

为什么MBTI人格测试会突然爆红?我们沉迷于做各种类型的人格测试,究竟是因为足够了解自己、还是不够了解自己?我们到底是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呢?

关于这些”我是谁“的疑惑,社会学的“社会化”研究给出了一个“诡异”的解释——


你越了解自己,你了解的就越不是自己。

图片

讲述 | 郑作彧,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来源 | 看理想节目《社会学导航:迷顿人生清醒指北》

01.

玩心理测试,“玩”的是什么?

无论是MBTI人格测试还是其他心理测试,我们在做测试时最主要的动因,就是想知道“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人看到结果后会说“这测验好准!”,也有人觉得结果很荒谬,会不屑地说“这根本不准,瞎扯!”但也许此时旁边的朋友反而会很兴奋地说“什么!这超准的好不好!”

这便是心理测试最有趣的地方。按理说,每个人都是最了解自己的人,所以我们心中才会早有答案,也因此才会判断出心理测试准或不准。

但我们去做心理测试,往往又是因为并不知道“我是谁”,不确定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心中没有标准答案,所以希望可以从中更了解自己。

“我是谁”这类问题,可以说是人类最古老的问题之一了。德国近代发展出一个社会理论思潮即“人类学”,专门在讨论“人是什么,人从哪里来、该往哪里去”的问题。

图片

《软男与铁妹子》

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不同之处在于,人类学倾向通过详实的描述,来如实呈现出研究对象在生活方式、文化思维等方面比较全面的场景,以及这个场景的独特性。

人类学希望研究者不带预设地融入和描述特定生活场景,这种“特定的生活场景”,整个社会科学比较通用的专有名词叫“田野”(field),是指“进入特定的生活或工作等等的场景”。

而社会学常常会更强调带着问题意识来分析研究对象的构成方式与因果关联,并常常倾向强调研究结果的普遍性。所以,社会学研究常常会有“以什么什么为例”的副标题,意思就是说,“这项研究虽然限定在特定田野,但它可以反映某种普遍现象”。

02.

什么决定了“我们是谁”?

心理测试涉及到的“我是谁”这一问题,在哲学领域,是一种追问“人类主体性”的问题,近代的哲学还出现了一种“存在主义”思潮。

存在主义有一个很有名的宣言——“存在先于本质”,简单来说就是,人只要活着、肯努力,就有无限的可能性与希望,没有一个先天被规定好的本质可以决定你是谁。你是谁,就看你想怎么活出你的人生。

但真的是我们自己决定了我们是谁吗?或许还有一种情况是,我们被预先规定好了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种想法就是很典型的社会学思维模式,或是所谓“社会学的想象力”,而这也是社会学和哲学典型的差异之一。

哲学家可能会从逻辑上分析存在与本质之间的关系,以此去争执到底是“存在先于本质”还是“本质先于存在”。

但社会学家会说,这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我们必须要通过科学方法实际去考察人们究竟处在什么样的社会情境中,然后再去思考,人们的决定究竟是自己给出的,还是受到某种复杂社会因素的干扰。这种“科学地对社会进行实际考察”的做法,社会学一般称为“经验研究”(Empirical Research)。

图片

《内心强大的美女白川》

另一方面,哲学中所谓的“人”,常常是一个已懂事、能下决定的成年人,不论这个决定是自己下的,还是被社会规定好的。

但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人从来不是一生下来就已经懂事、能下决定的。所有人一出生时都只是一坨“会哭的肉”而已,这坨“会哭的肉”要变成懂事、能下决定的人,需要经过一系列繁复的过程。

所以关于“我是谁”的这个问题,社会学的其中一个切入点,就是去探讨人如何从某个完全不懂事的小婴儿变成某个“谁”的过程。这一过程在社会学里有一个专有名词,或甚至就是一个专门的研究次领域,叫做“社会化”(Socialization)。

03.

自我人格如何在社会化中形成?

教科书里关于“社会化”的定义是,“个体通过学习与适应等方式,吸收并内化各种社会文化规范,以此一方面建立自我人格,另一方面成为能适当地扮演好社会角色、镶嵌进社会生活的社会人的一整套过程”。社会化的来源,包含家庭、学校、大众传媒等。

图片

《最喜欢的花》

经典社会理论家、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德(George H. Mead)有一本很有名的著作叫做《心灵、自我与社会》。在这本书中,米德指出,我们出生时是什么都不懂的,也没有自我人格可言。但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有两个很重要的能力:抚养人,以及学习模仿的能力。

每个人天生就有吃喝拉撒睡的需求,但我们出生时除了哭什么都不会,如果没人喂、没人给我们穿衣,我们的各种需求都是无法凭自己满足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人抚养。

但麻烦的是,抚养我们的人往往一开始都不知道我们哭到底是因为肚子饿了,还是身体不舒服或其他原因。所以带小孩可不是简单把Ta喂饱弄暖就行的,而是必须想办法教小孩讲话,和小孩有各种互动。

小婴儿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并且不仅是把抚养人的言行举止重复一次,而是同时会认识到“啊,我这样做大家会很开心”,或是“啊,原来面前的这个人要我做的是这件事”。

当周遭的人都很开心地跟着笑了之后,Ta也会随之慢慢知道,笑是一种欢愉的氛围,是一种可以表达出来的表情与情绪。

在长大之后,老师和同学对我们做出的反应,也让我们更加清楚“原来我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例如原来我是男生,不应该随便哭闹,不应该怎样以及应该怎样。

所以,我们是从身边人的言行举止和反馈中知道自己是谁的。这一说法,后来社会学界称为“象征互动论”或“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

图片

《最喜欢的花》

米德当时在芝加哥大学有个同事库利(Charles Cooley,1864-1929),他提出了和米德很类似的说法——镜中自我(Looking Glass Self)。

他认为,每个人都是从别人的反应来知道自己是谁的,就像我们都是照了镜子才知道自己的长相与外貌。这和唐太宗李世民说的“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有一点异曲同工之妙。

基于上述理论,社会学有了一个基本共识,即认为人的自我人格不是一生下来就自然而然具备的,而是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一定程度上,社会化可以说是一个在与他人的互动中、通过他人的反应来了解自我的过程。

我们一直以来认识自己的主要方式,从来都不是靠自己对自己的认知,而是靠外界和他人对自己的各种评价。如果我们觉得更了解自己了,实际上真正更加了解的也是别人对我们的看法。

这也是心理测试永远都会如此受到欢迎的原因,因为我们的确从来就不是最认识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