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此前曾多次到访南京,带来多场殿堂级音乐盛宴,这次作为2024紫金文化艺术节外邀剧目再次登陆江苏大剧院。捷杰耶夫被中国乐迷亲昵地称呼为“姐夫”,这次带来的曲目又有不少亮点,让每次追音乐会的乐迷们都兴奋不已,比如《牧神午后前奏曲》就才亮相过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现场。
本场音乐会上半场是克劳德·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前奏曲》、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的《彼得鲁什卡》 ,下半场则是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的《交响舞曲》。
其中,《牧神午后前奏曲》是一部梦幻色彩交响诗,被后人誉为“德彪西的第一颗管弦乐定时炸弹”。时至今日,《牧神午后前奏曲》仍然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曲目之一,吸引着无数乐迷关注和喜爱。前不久刚响彻于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现场,伴随着“牧神”缓缓奏响,塞纳河上运动员游船入场,画面优美而梦幻。
有乐迷评价这首曲子说,“一个字:美,两个字:朦胧,三个字:朦胧美,四个字:如梦如幻”。德彪西以感性的音乐笔触,绘制了一幅幅色彩和光线变化、笔触鲜丽动人的印象派画卷,让听者仿佛置身于诗意世界。曲调带有朦陇的美感,各种乐器都被调配出温柔细腻的色彩。可以说《牧神午后前奏曲》是一首能够触动人心、引领听众进入梦幻般境界的音乐诗篇。
而对德彪西个人而言,《牧神午后前奏曲》可谓其成名之作,首演效果非常好,整个巴黎都为之疯狂,也奠定了他在古典音乐历史中的决定性地位。而且对古典音乐界而言,“牧神”是历史上第一部印象主义音乐作品,开启了整个印象派音乐的大门。
《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莎士比亚的爱情悲剧,自问世以来就一直是作曲家们创作的题材。门德尔松、柏辽兹、普罗科菲耶夫、柴可夫斯基等都为之谱过曲,其中以普罗科菲耶夫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组曲和柴可夫斯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最为著名。
其中,柴可科夫斯基版是有些特别的。作为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并不想在曲中表现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故事的具体情节,而是将两种势力之间的冲突作为序曲基础——这就是两大显贵家族的世仇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纯洁的爱情。于是,浓郁的浪漫气氛和家族的血惺拼杀,在情绪和力度方面形成了极为强烈的反差和冲突。
《彼得鲁什卡》中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族音乐旋律,色彩鲜明的配器手法结合丰富多变的节奏模式出现,带给听众太多“有悖常规、怪异新奇”的听觉体验,颇显大胆。
而《交响舞曲》的三乐章可以被视作三首独立的舞曲。在乐器的使用上,作曲家对中音萨克斯管的运用是一个神来之笔,它所吹出的民歌似的、宛如落日景象般悠远的旋律揭示出了拉赫玛尼诺夫最美的一面,而弦乐的应和几如繁华散尽之后的落寞,绵绵不绝。第二首舞曲则是一首充满忧郁色彩的华尔兹,其中焦急却被压抑着的情感随着乐曲的进展变得愈加强烈了。随着弦乐猛烈的合奏与木管乐器大比例的加入,全曲由极度沮丧、无所慰籍而转入了悲愤的心境,等悲愤慢慢冷却,乐曲也走向了尾声。第三首舞曲则由木管乐器合奏开始的,首先浮现出的引子仿佛是一声叹息。不过接下来的弦乐则摇身一变,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景象。在尾声处,作曲家还引用了自己的《彻夜晚祷》Op.37(All-nightVigil),这是他1915年前后所创作的一首无伴奏合唱作品,乐思来源于一部古老的俄国传统赞美诗。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