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为期5天的第二十二届四川光雾山国际红叶节“探秘光雾山”红叶科考活动圆满结束。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何裕建带队的科考队将通过这几天的扎实走访调研,土壤、水样取样等通过后期检验后,给出一份科学、详实的考察成果报告,助力四川省巴中市光雾山高质量发展。
随行科考成员还有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研究员于顺利、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沈应柏、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产学研项目主任罗夫运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生物学博士研究生李博。
▲科考现场 摄影:赵钢
▲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何裕建
位于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上的光雾山,是南北冷暖气流的交汇地带,孕育了原始而秀美的自然景观。光雾山的生态环境类型多样,亦是全球最为独特、完整且原始的水青冈属植物起源与分布中心。红叶科考活动5天行程分别前往光雾山燕子岭、云天飞燕、万苏家河北坝、大小兰沟、龙型山坝、香炉山等点位进行了勘探调研。
▲摄影:赵钢
▲摄影:赵钢
何裕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科考,科学地了解这里的土特产,提取这里的水样、土样等样本,带回学校进行实验分析,得到更科学的数据支撑,更好地以光雾山为核心统筹提出乡村振兴方案。因地制宜讲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生活更美好。”
漫山红叶彩林,让科考队兴奋不已。“看层林尽染就知道这里生态丰富,植物多样性丰富。”于顺利感慨同时进行了红叶科普。“按树种分类红叶树种繁多,包括但不限于黄栌、枫树、槭树、火炬树等。据资料显示,光雾山大约有彩叶植物二百五十多种类。”
“这株巴山冷松胸径是一米,我估计应该达到500年树龄,一级保护标准。”在光雾山龙型山坝,一株冷松在整个山林里尤为瞩目,沈应柏对其进行了现场测量。据他介绍,根据新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100年至299年为三级古树,300年至499年为二级古树,500年以上就是一级古树。“这株巴山冷松生长在这里并且生长地这么好,证明在这里非常适生。”这对以后林业发展中选什么树种进行种植有一个直观参考,同时也可以参考进行国家战略储备林建设。
▲500年树龄巴山冷松 摄影:赵钢
▲500年树龄巴山冷松 摄影:赵钢
此次红叶科考活动研究了光雾山旅游区内特有的生态系统,包括珍稀植物如巴山水青冈及其生长环境,了解不同树种的分布情况及其对当地生态的影响;探索该地区独特的地貌特征和地质结构,包括奇山、幽谷等地形,以及这些地形对生物多样性和气候条件的作用;观察并记录不同海拔高度上的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植被分布和季节性景观变化;记录该区域内不同种类的动植物,尤其是那些具有科学研究价值或需要特别保护的物种。为制定精准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
▲科考专家们讨论交流中 摄影:赵钢
“此次科考调研是一个基础,我们了解了这里的生物多样性、气候条件等。后面会出一份详实的科考报告。”罗夫运在采访中透露,这份调研结果的应用将分两个方向,一是整个生态的保护,古树种的保护。二是保护性的开发,站在经济角度的建议,“保护性开发又将分为林下经济,如中草药种植、研学旅行,稀有树种、优质树种通过培育后开展城市绿化,这些都能成为经济产业,助力光雾山更好地发展。但经济发展的前提是生态保护。”
在此次活动中,成都传媒集团红星新闻网记者跟随光雾山科考队一起开启科考行程,全程记录了此次科考行动,连续四天开启多维度交叉直播,前方科考与后方嘉宾文化、风光讲解,讲述了一场灵秀巴山记。
▲摄影:赵钢
▲科考队进行样方测量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沈应柏
直播间内邀请到了《中国国家地理》资深编辑、中国国家地理美食地理总经理刘乾坤,光雾山国际红叶节推荐官王林,光雾山文旅推荐官熊凯,作家、巴中市原文联主席阳云,巴中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孙梓文,资深摄影人、巴中市委组织部机关工会主席张学金,西华师范大学考古文博系博士罗洪彬。从光雾山的地理位置、人文特色、美食文化,米仓古道的历史,再到对光雾山的采风、拍摄经验都作了全方面的覆盖分享。为网友创造了一场有深度、有温度、有广度的大巴山人文科考直播。
▲摄影:赵钢
▲摄影:赵钢
本次科考活动邀请了新华网、人民网等中央媒体,千龙网、金羊网、大洋网等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媒体,以及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红星新闻、成都发布等省市媒体,腾讯、知乎等社交平台共41家媒体,133个平台账号参与科考直播。四天直播,全网平均每日同时在线最高观众数为131万人。
第二十二届四川光雾山国际红叶节正在进行中,除了“探秘光雾山”生态科考行动,另一场“我把红叶寄给你”全球推广活动正在火热进行。连日来,活动已经收到在外巴中游子的热烈回馈,而向巴中舰、吴伟仁院士、宋永华院士等寄送的红叶信件也已寄出等待回信中。
-END-
红星新闻网 爱看头条出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记者:李慧颖
➤总监制:李天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