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爱因斯坦与鲜为人知的天才的99个人生闪回

图片



我们为什么要认识爱因斯坦?

20世纪最迷人的人物之一,无可比拟的“科学巨匠”,科学史上的“顶流明星”,无数科学家的偶像;爱因斯坦划时代的科学思想影响深远,为人类打开通往全新的物理世界的大门;

丰富的人生,幽默的天性,爱因斯坦给后人无尽的启迪。

这本传记为何风靡世界,被译为16种语言?

99块时空“拼图”将爱因斯坦丰富但矛盾的人格淋漓展现,独特,率真,充满激情;难得一见的珍贵照片和史料,充满洞察力和幽默感。

塞缪尔·格雷顿的《时空中的爱因斯坦:天才的99个人生闪回》讲述了爱因斯坦一生中的99个故事,它们发生在爱因斯坦人生中重要的时间点和空间点上。

这些故事有时是他自己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个小闪光点,有时则是决定他个人命运的一场风暴,有时则是他自己没有在意,却给旁人带来巨大影响、留下深刻印象的大事件。

本书从爱因斯坦充满传奇色彩的后半生开始诉说,并不断闪回其青少年时代的点点滴滴。这99个故事犹如一块块闪闪发光的拼图,最终勾勒出这位科学巨匠无可比拟的绚烂人生和跌宕起伏的科研生涯,展现了他丰富且充满矛盾的人格,重现了他影响深远的科学思想。




时空中的爱因斯坦

文 | 塞缪尔·格雷顿




1919 年 5 月 29 日,在普林西比岛(the island of Príncipe)上空,月亮从太阳前经过,把当地笼罩在阴影里。日全食开始了。有一位英国科学家等的就是这个时刻,他通过天体照相机拍到了日全食照片。在巴西的索布拉尔(Sobral)市,另一位科学家也是如此,在黑暗降临的几分钟内,他尽其所能地拍摄了大量照片。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能记录到星光的弯曲。他们确实做到了。


数月后,位于伦敦伯林顿府的英国皇家学会公布了这些结果,它们彻底推翻了人们对引力的传统理解。考察队拍摄的照片显示,位于 153 光年之外的金牛座中心的恒星群所发出的光在到达太阳附近时路径发生了改变,因此这些恒星实际上并不在常规观测到的位置上。只有一种理论可以准确解释这一点:太阳的存在扭曲了空间本身。此时,相对论才得以证实。物理学巨人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离开了舞台中央,取代他的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作为科学家,他在德国以外还不那么出名。


40 岁的爱因斯坦当时正住在柏林,那时他只是两鬓灰白。在与学生伊尔莎·施耐德(Ilse Schneider)会面前不久,他收到了日食的观测结果。在和伊尔莎谈话的过程中,爱因斯坦把收到的电报给她看,电报上说他的理论成功了。伊尔莎意识到自己对宇宙及其规律的理解将发生深刻改变,非常兴奋。她向爱因斯坦表达了热烈祝贺,而爱因斯坦则平静地告诉她:“我知道这个理论是对的。”


于是她问道,要是那些观察日食的人没有看到光的弯曲,又或者,如果他们看到了光的弯曲,但结果不符合他的理论预言呢?


“那么我应该对上帝表示深深的遗憾,”他回答道,“这个理论是的。”


两年后,爱因斯坦前往美国为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筹集资金,该运动是为了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一个犹太人的家园。此刻,他已经是尽人皆知的大名人了。在爱因斯坦走访的每一座城市,成千上万的人挤满街道,只为了一睹他的风采。崇拜者们把他抬到他们的肩膀上,总统会见了他,参议院甚至还就如何理解相对论的难点进行讨论。一年后,爱因斯坦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并开始亚洲巡回演讲。在日本期间,天皇和皇后会见了他,一大群人整夜守候在他下榻的酒店外,为的是能看到这位伟人出现在阳台。


在东京,他通过翻译做了 4 个小时的演讲。观众的体验如此艰辛让他感到些许遗憾,于是他设法将下一场演讲缩短到 3 个小时以内。当他乘坐火车抵达下一座城市,发现东道主有点儿不太对劲儿,便问是否出了什么况。


答案是肯定的:第二场演讲的组织者感觉受到了侮辱,因为爱因斯坦缩短了演讲的时长。为此,爱因斯坦保证在接下来的行程中会花时间说明原委,而观众自然也很乐意聆听。


爱因斯坦的名声传播得如此迅速而广泛,以至于那时有两个美国学生打赌,爱因斯坦是否能收到只在信封上写“欧洲,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教授收”的信件。结果,信寄到了,而且没有比平常更慢。


“这邮政服务真好啊!”爱因斯坦对此评论道。


20 年前(1902 年),爱因斯坦刚刚搬到瑞士的伯尔尼(Bern)市。23 岁的他脸有点儿圆,浑身散发出不安分的活力,又透着一股从容的劲头。在伯尔尼,某位第一次见到他的朋友立刻被“他那双大眼睛的光芒”所打动。


图片

爱因斯坦在伯尔尼专利局(约1905年)


爱因斯坦一直在等瑞士专利局给他一份工作——多亏了朋友的帮助,这份工作实际上已经为他安排妥当。然而,情况并不那么乐观。他一文不名,只好在当地的报纸上刊登广告,提供物理学和数学的家教服务。不过,他虽然开价很低,却几乎没什么学生。为此爱因斯坦抱怨道,倘若拿着小提琴在街头卖艺谋生,可能也比教书更容易挣钱。他吃得很少。


图片

米列娃·马利奇、汉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904-1905年间)


此外,他的女友米列娃·玛利奇(Mileva Marić)在他搬家的前一个月里,生下了他们的女儿。倘若被人发现他没结婚就有了孩子,那么他就无法在专利局任职。爱因斯坦和米列娃竭力不让别人知道这个秘密,包括他的家人。爱因斯坦知道自己必须结婚——他也认为自己是想结婚的,但还没有这份勇气。他的父母早就明确表示过不喜欢玛利奇,他知道他们肯定不会支持这桩婚事。


此外,尽管专利局的职位很不错,但在某种程度上,爱因斯坦接受它也就意味着接受了失败。在大学毕业后的两年时间里,他申请了欧洲各地的学术职位,但每次都无功而返。他的当务之急是得到专利局的工作,但这同时宣告了自己在学术上的失败——他无法追求自己的爱好和抱负。


在此后的 5 年里,爱因斯坦继续申请着学术职位,最后甚至还包括最低阶的工作。在这段屈辱的求职过程中,爱因斯坦不断地遭到拒绝,而他对自己的期望也是一降再降。在应聘高中教师时,他把自己所有的科学论文,其中包括博士论文、光量子论文和狭义相对论论文,都寄去作为证明文件。应聘那个岗位的有 21 个人,而爱因斯坦没能入围前三名。


人们很容易以广义相对论得到证实为界,把爱因斯坦的一生分为两个阶段,即他成名之前和成名之后。根据这种划分,在爱因斯坦年轻时,虽然不被欣赏,却很聪颖,而当他老了后,虽然被人重视,但略显迟钝。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爱因斯坦最了不起的成果都是在他成名之前做出来的。在早期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名不见经传。他花了 9 年时间才当上助理教授,即便如此,他也并不是那个职位的首选。


图片

在布鲁塞尔召开的第一届索尔维会议(1911年),爱因斯坦位于右二


的确,在成名之后,爱因斯坦几乎没有发表过什么重要的论文。他的最后一部经典作品可能是在他去世前 20 年完成的。这部作品失去了早期作品中的开拓精神——它没有试图解释某些未知的事物,也没有重构什么研究领域——而是反动的,是在对量子力学这一新物理学的不信任中形成的。爱因斯坦在研究中提出了“量子纠缠”的概念,根据量子力学,该现象在理论上是有可能发生的,但他认为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


爱因斯坦有一个很明显的习惯,那就是即使错了也会认死理。就“量子纠缠”而言,它最终被证明是宇宙的基本真理之一。在爱因斯坦生命的最后 30 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他致力于发展一种名叫“统一场论”的理论。这种理论包罗万物,从天体运动到原子内部的磁力,一切自然规律都囊括其中——但和他一起从事科学研究的同事们对它越来越不感兴趣,他们认为爱因斯坦是不太可能成功的老古董。


然而,我们不能如此简单地定义爱因斯坦,他远比这种“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描述所暗示的状况有趣得多。它巧妙地掩盖了一些鲜为人知的事实,例如,他在发表关于广义相对论的文章之前,就已在德国得到了专业级的认可和成功。人们也忽视了他对犹太人的支持和对和平主义的贡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爱因斯坦在这些方面很有建树。他的很大一部分钱花在了帮助犹太人逃离德国并移民美国上,他还帮助成立了一个后来被称为国际救援委员会(International Rescue Committee)的组织。爱因斯坦的名声会妨碍人们对他的一生做出客观评价。它造就了一种对非凡的期待,所以人们很容易忽视爱因斯坦事实上过着令人惊讶的生活。


实际上,关于他成功的程度几乎是无法想象的。在一年内(实际上是半年,即 1905 年 3 月到 9 月),爱因斯坦提交了博士论文,用数学方法证明了原子的存在,提出了光是粒子流的现代观点(为量子力学奠定基础),并且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在此过程中,他打破了过去几百年的科学正统,并偶然发现了能量和物质之间的等价关系,这个等价关系可以用不朽的方程 E=mc²表示。当时他只不过是一名每周工作 6 天的专利办事员,这些工作都是他在不能去图书馆,家里还有一个一岁孩子的情况下,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


此外,爱因斯坦在 10 年之后提出了广义相对论,他用一组精确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方程,描述了满天繁星的宇宙遵循的定律。爱因斯坦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探索出了一种构想空间的方法,它可以准确地描述空间里的物体运动,可以用来解释水星轨道、两颗恒星间的环绕运动,以及上千种其他情况。广义相对论在描述宇宙运行方面是如此成功,以至于预测了连爱因斯坦自己都不太相信的真理。爱因斯坦认为宇宙是静态的,但他的理论指示宇宙是膨胀的,结果理论是正确的。相对论坚持认为,太空中存在着密度极高的奇怪物体,所有物质都无法逃脱它们的引力。爱因斯坦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忽略的数学错误。结果,原来这种奇怪物体就是黑洞,它们是真实存在的。


不仅是早年,在后来的生活中,爱因斯坦也经历了几乎和他的成就一样惹眼的困境。爱因斯坦和玛利奇最终完全放弃了他们的女儿,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关系。后来,闹得沸沸扬扬的离婚,则让他与剩下的两个孩子汉斯·阿尔伯特(Hans Albert)和爱德华(Eduard)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复杂、痛苦、悲伤。爱德华在 20 岁时以自杀相威胁,他后来接受了针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在精神病院度过了余生的大部分时间。爱因斯坦曾两次成为潜在的暗杀目标,纳粹党上台后,他被驱逐出德国,失去了家园、财产和朋友,这是他一生所经历的最极端的反犹主义行径。


尽管如此,爱因斯坦在很多方面确实很正常——在他身上,天才和疯子是同一种状态的两种表现的说法并不成立。他并不避世,能够轻松地结交新朋友,并且游刃有余地处理这些关系。他并不是偏执狂,对音乐、艺术和心理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还热衷于时政活动。在人生的不同时期,他曾和别人一起创立和平主义组织“新祖国联盟”(New Fatherland League),在国际联盟智力合作委员会(League of Nations’ Committee on Intellectual Cooperation)任职,还担任过美国废除私刑运动的联合主席。他也不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克己。当他的工作受到攻击时,他会做出激烈的回应,这种回应有时是公开的,而且通常和他的理性判断相悖。


此外,爱因斯坦的天才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神秘。他是个天才,拥有史上最优秀的科学头脑之一。面对他的工作,人们不可能给出模棱两可的评论(例如,他有一项不那么重要的成就,是将受激辐射的过程理论化,后来这成了发明激光的基础)。但他并不是那种典型的、灵性十足的卓越天才,他的智慧在某种程度上和这个世界没什么关系。爱因斯坦所具有的最迷人且始终如一的特质之一是他的工作能力——真正地、实实在在地潜心做一件事。


当他在苏黎世担任助理教授时,有一天,他的学生汉斯·坦纳(Hans Tanner)去他家做客。坦纳在爱因斯坦的书房里找到他,当时他正弯腰对着一大堆文件研究方程组。他用右手写字,左手拉着爱德华。而与此同时,汉斯·阿尔伯特正在地板上玩着积木,想引起父亲的注意。“等一下,我快弄好了。”爱因斯坦一边说着,一边把爱德华交给坦纳,并把注意力转回到方程。


汉斯·阿尔伯特后来回忆说,婴儿的哭声从来不会分散爱因斯坦的注意力。似乎是工作给了他目标和慰藉。在第一次遇到伤心事后,爱因斯坦写道,“艰苦的智力工作”和研究科学的活动会帮助他渡过难关,并陪伴他一生。在其他极度痛苦的时刻,比如在他的第二任妻子艾尔莎(Elsa)去世后,当他看到爱德华与抑郁症作斗争时,他也会说同样的话:工作是唯一可以赋予生命意义的事情。


即使在爱因斯坦活着的时候,他的形象也是由公众通过解读他而塑造起来的,比如人们视他几近一位圣人,有着不为名利所惑的道德优越感。在他死后,他的长期秘书和遗产执行人海伦·杜卡斯(Helen Dukas)强化了这种形象,并一直坚持如此。然而,爱因斯坦也有很多令人不愉快的时候。


正如他在 1922 年的旅行日记里流露的,他对亚洲之旅中遇到的许多人持有种族主义观点,他在 1925 年的南美之旅也是如此。他还一贯轻视妇女。在爱因斯坦的个人生活里,他对周围的人也会产生一种明显的令人不快的压力:他对第一任妻子很无情,他是一个冷漠的父亲,而且生性风流。他也喜欢我行我素,曾取消过和十几岁的儿子的度假计划,而原因只不过是儿子胆敢说一些让自己不高兴的话。对于妨碍到他的自由感的人或事,他会报以颜色。


图片

爱因斯坦


然而,爱因斯坦为人确实很可爱。有时是因为他那调皮、快乐和不逊的个性。在假日里,他会把船加速驶向同游的其他船只,直到最后一刻才转向,并为差一点儿“擦枪走火”而哈哈大笑,尽管他并不会游泳。他把自己的《自传笔记》称为“自己的讣告”——这是他写过的最接近于全面描述自己一生的文字,此后,他便几乎再也没有提到过自己。在被医生勒令戒烟后,爱因斯坦认为只要自己不买烟,就不算犯错,所以他常常千方百计地找地方偷烟,这些地方可以是同事的烟罐,他甚至还会从路边捡烟头。


图片

爱因斯坦与古斯塔夫·施特鲁韦和乔治亚·乔贝问候孩子们(1932年)


爱因斯坦能给人留下愉快的印象,可能仅仅是因为他太亲切了。他对陌生人随和友善,对喜欢的人诚挚情深。因此,在认识他的人中(需要强调的是,其中不包括他的家人),很难找到一个对他不好的人。在查理·卓别林(Charlie Chaplin)的自传中,在对年迈的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的采访中,在某位德国伯爵的日记中,在比利时女王的信件中,在他所有工作过的地方的同事们的回忆中,人们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认识爱因斯坦所带来的幸福感。面对这样的感情,这些人很难不把爱因斯坦当作自己的朋友:他们在一起很开心,即便没有完全原谅,也愿意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的失败和缺点。


图片

爱因斯坦和艾尔莎在由卓别林主演的电影《城市之光》首映式上(1931年)


这本传记就像一幅拼图。它由不同风格的短文组成,描绘了爱因斯坦一生中在特定时刻或地点的故事。某一章可能讲了一件轶事,下一章可能是讨论他的科学研究,而另一章则可能是援引他的一封信。这些独立的片段组成了一幅拼图,用各自的方式阐述着各自的主题,正如传统的传记一样,最终描绘出一幅肖像。在构建这幅拼图的过程中,我没有要为爱因斯坦开脱什么,也没有非要挖掘他的什么性格特征。令我更着迷的是在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活里的那些内在矛盾,那些莫名其妙、不可调和、疯狂荒唐的动机。


图片

戴维·罗斯曼和爱因斯坦在拿骚角的马蹄湾(1939年)


如今,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人,也是一座神像,它象征着比他自己更伟大的科学的进步、人类的心智,甚至是一个时代。他非凡的才智使他的地位变得高尚,仿佛代表着我们所有人的能力上限:他对公义的直言,他对名利和表象的淡泊,他对周遭观点的无视,他对真理与和平的孜孜以求,都为他的形象锦上添花。简而言之,他的形象就是个好人。


审视爱因斯坦的一生,你会发现他的天才并没有掩盖他的人性,他也不是一个令人生畏或是让人沮丧的另类。1929 年,他再次发表了一篇文章探索统一场论,美国各地的教堂都为此而布道,讨论其神学含义,《纽约时报》也派出记者前往纽约各地的教会采访。第五大道长老会的牧师亨利·霍华德(Henry Howard)还将爱因斯坦的最新理论与圣保罗关于自然统一性的教义进行比较。但事实是,这个理论无关《圣经》,也不是半神的智慧产物,它甚至是完全错误的。在热闹了一阵过后,爱因斯坦很快就放弃了它,就像他放弃了所有其他对统一场论的探索一样。


爱因斯坦提醒我们,做最好的自己并不意味着要完美无瑕。他的善良不是一种生存状态,也不是天才的特质,而是一种追求。正因为如此,这一切才变得更加非凡。


本书讲述了爱因斯坦一生中的99个故事,它们发生在爱因斯坦人生中重要的时间点和空间点上。这些故事有时是他自己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个小闪光点,有时则是决定他个人命运的一场风暴,有时则是他自己没有在意,却给旁人带来巨大影响、留下深刻印象的大事件。本书从爱因斯坦充满传奇色彩的后半生开始诉说,并不断闪回其青少年时代的点点滴滴。这99个故事犹如一块块闪闪发光的拼图,最终勾勒出这位科学巨匠无可比拟的绚烂人生和跌宕起伏的科研生涯,展现了他丰富且充满矛盾的人格,重现了他影响深远的科学思想。



THE END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化名人纪念演讲


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