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国倩
通讯员 李玲玲
“年底我们原本准备了很多活动,想给聂华苓老师庆祝100岁生日,没想到竟成了遗憾。”听闻世界著名华裔女作家聂华苓辞世的消息,武汉轻工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讲师、湖北省作家协会签约评论家汪亚琴,内心充满了难以言表的惋惜与深切的悲痛。
2019年汪亚琴刚到爱荷华,与聂华苓的合影
2019年6月至9月,当时正在读博的汪亚琴在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交流访学,曾在聂华苓身边调研求学三个月,抢救性地收集和研究聂华苓文学及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中心相关历史。这段经历,不仅使汪亚琴深切感受到了聂华苓对文学事业那份矢志不渝的热爱与卓越贡献,更让她有幸窥见了在作家光环之外,一个更加真实、多维的聂华苓——一位既展现出孩童般纯真可爱,又不失坚韧不屈精神的非凡女性。
她曾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
在聂华苓身边调研求学的经历,让汪亚琴得以一窥这位杰出女性丰富多彩的人生历程。“对一个还未踏上社会的‘90后’学生来说,聂华苓经历的风风雨雨,我无法想象,只是静静听她说那些遥远的故事。”汪亚琴回忆道。
聂华苓与丈夫保罗·安格尔
汪亚琴介绍,聂华苓初到美国之时,生活的清苦、工作环境的孤独,使她萌发出创办一个国际性写作计划的想法。1967年,她与丈夫保罗·恩格尔一起创办的“国际写作计划”诞生,迄今为止已经邀请20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500名的作家到访美国中部这个面积不大也不显眼、到处都是玉米地的小城——爱荷华。
其中,萧乾、艾青、丁玲、王蒙、冯骥才、汪曾祺、莫言、苏童、迟子建等150多位中国作家曾参加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影响了近半个世纪的当代中国文坛。直到今天,“国际写作计划”还在向世界各地的作家发出邀请,成为一个享誉世界的文学交流范本。
青年聂华苓
此外,“中国周末”的设想也是聂华苓提出的,汪亚琴说,或许与她当初提出“国际写作计划”的设想一样,在实践她的“为文学”大理想下,也有一份“私心”。正如她在1981年与非洲作家对谈时所说:“我离开祖国愈久也就愈关心她的处境,可以说到了魂牵梦萦的程度。我这一生,是现在这个阶段最为祖国劳心费神了。”
“中国周末”虽然只举办三届就因经费问题中断,但它在海内外华文文坛仍不失其深远影响。它之于当下中国文学的内外交流,仍不失为一个值得借鉴的典型案例。
聂华苓与丈夫保罗·安格尔
“华苓老师的那种大爱、无私的文学精神值得我们后辈学习,就像1976年那些参与过‘国际写作计划’的作家们,在联合上书推荐提名聂华苓夫妇诺贝尔和平奖的推荐信中写的一样,‘华苓和保罗写作的同时还奉献自己,让别人也能写作。以致其他人必须写作,以便让全人类都能诉说和倾听。在漫长的艺术史中,从来没有一对夫妇像他们这样如此无私地献身于一个伟大理想的先例。’这种精神放眼全世界来看,都是独一无二的。”汪亚琴说。
她是一位可爱倔强的老人
“我与聂老师相识时,她已94岁,我见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名作家,还有蜕去作家外衣后可爱、倔强的老人。她有自带的光环,像天空耀眼的星,不自觉就吸引所有目光。谈创作和‘国际写作计划’时严肃庄重,难掩知识分子特有的傲气,作家特有的感知力和观察力依然不减,有时又像稚气未脱的孩子,一脸已经拿定主意的样子让人拿她没办法。”汪亚琴说。
汪亚琴离开美国前与聂华苓在餐厅合影
交流访学的那段时间,汪亚琴几乎每天下午都会去聂华苓家里整理资料、书信、图片。聂华苓家里的紫檀色长方形的餐桌,曾招待过世界各地的作家,“我每次去,华苓老师都会端上一杯酒,或一杯咖啡,或一杯橙汁与我在这里聊天,聊她与丈夫的爱情,她的创作,她在大陆、在台湾经历的风风雨雨。”
“美国的老人除了在外观上能与年轻人区别开来,心态与年轻人无异。常能看见七八十岁的老夫妻自驾游,车后拖着自行车、摩托车、船、房车,华苓老师亦然,她88岁还在开车,总是闲不下来,停不下脚步。”汪亚琴说,后来由于一次事故,聂华苓虽逃过一劫,但也终止了她的开车生涯。于是她便有了另一个爱好:看新闻。她要足不出户就知天下事。
“华苓老师总对我说‘我要去看新闻了,我是一个作家,必须知道每天发生了什么事,不能成为一个瞎子、聋子、瘸子。如果你乐意,欢迎你来房间和我一起看。’不一会儿,房间响起英语播报的新闻。”汪亚琴回忆说,看新闻,查邮件,兜风两小时,偶尔接待来访客人,就是94岁聂华苓的一天。
聂华苓给汪亚琴手写的留言
每周一至周五,若无人拜访,朋友Sue会开车带聂华苓出门逛两个小时,有时回家前会去杂货店添置牛奶、面包等食物和生活用品,她们常去一家冰淇淋站吃一份杯装巧克力冰淇淋。“Sue说,华苓有一颗童心,所以才会长寿。”
她骨子里是个地道的中国人
调研求学期间的汪亚琴,也从聂华苓那里学到了很多,汪亚琴说,除了业务上的指导,那段时间聂华苓对她的关心与照顾也令她久久不能忘怀。
“最有意思的是,当时老人家记忆力其实不是很好,我大概连续去她家一个星期,她才记住我的名字,而且她还给我取了一个小名叫豆豆,她说我长得像一颗小豆子一样圆圆的很可爱,后来就天天喊我‘豆豆’。”汪亚琴笑着说,这也让她看到了生活中的聂华苓可爱温情的一面。
早年去爱荷华的台湾留学生回爱荷华看聂华苓,汪亚琴与他们拍下的合影
“华苓老师虽然生活习惯已经美国化,但骨子里还是个地道的中国人。”汪亚琴说,当时聂华苓得知她准备结束研学回中国前,坚持一定要请她去餐馆吃饭,为她饯行,“在陈安琪的纪录片《三生三世聂华苓》里,毕飞宇说华苓老师旧电脑坏了舍不得换,但请作家们吃饭随便一顿几百块却给得十分爽快。这次我也有了同样的感受。华苓老师总是对自己祖国来的朋友非常热情,而且无条件的信任。我想也正是因为她有这样一种胸襟,她才能够和她的先生创办‘国际写作计划’,获得世界各国作家赞誉。”
汪亚琴在聂华苓文学馆
汪亚琴介绍,当年自己读博时还以聂华苓为选题撰写了博士论文,并以研究聂华苓和先生保罗·安格尔创办的“国际写作计划”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没有华苓老师慷慨的帮助,提供的资料,我是不可能做到的。”同时,汪亚琴也深深被聂华苓的文学精神所影响,“我能做的,就是希望以后通过自己的研究来推动国内的聂华苓研究,让更多人知道我们中国曾有一位女性,曾为世界文学文化的交流殚精竭虑,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过如此大的反响。”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