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天气渐冷,中医专家提醒注意调节情绪、平补脾胃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霜降的到来寓意着天气渐冷、寒霜初现,也意味着秋天的结束和冬天的开始。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魏帼提醒,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时节的养生重点仍以养收为主,但需兼顾平补脾胃。

适当运动,调节情绪

“深秋时节,随着气温的降低,整个大自然呈现出一片肃杀的景象,草枯叶落,花木凋零。人们难免触景生情,生出悲凉的情绪,从而影响身体健康。”魏帼建议,此时可以适当外出运动,调整自身情绪。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对此提出过相应的看法,“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魏帼表示,深秋时节,人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散步、慢跑、瑜伽、健身、球类等多种运动,既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调节情绪。

早睡早起,注意脚部、胃部保暖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转为收敛,人们的作息时间也要相应地进行调整。魏帼建议人们早睡早起,以顺应阳气的收敛和肺气的舒展。

“秋季天气变化较快,风力较大时很容易导致气温骤降。”魏帼表示,霜降时节,阳气由收到藏,不适合再“秋冻”了,而是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要注意脚部和胃部的保暖。睡前可以用热水泡脚,体质较弱的人群应时刻关注气候变化,根据气温随时增减衣物。

慢病患者注意定期复查

对患有慢性病的人群来说,气温的改变可能会诱发原有疾病加重或本来控制平稳的指标突然产生波动。此时,定期复查,及时发现问题尤为重要。

魏帼指出,高血压人群应早晚2次测量血压;糖尿病人群,除了测空腹血糖之外,还需要关注自己的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慢性支气管炎的人群则要注意保暖防寒,同时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等。

饮食宜收,少吃辛味食物

“秋季饮食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可能少吃葱、姜等辛味食物,适当增加一些酸味的蔬菜、水果。同时秋季燥邪当令,易损伤人体津液,所以日常饮食中还要增加润肺滋阴的食物。”魏帼表示,深秋时节,可以适当增加食用一些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等柔润的食物,以益胃生津,润肺滋阴。“黑芝麻粥、糖橘饼等都适合在深秋时节进食。”

黑芝麻粥:出自《本草纲目》,将黑芝麻炒后研末备用,大米淘洗干净后与黑芝麻末一同放入锅中熬煮成粥即可。此粥有补益肝肾,滋养五脏的功效。如果加入蜂蜜调食,则滋养润燥的功效更强。

糖橘饼:出自《本草纲目拾遗》,将橘子去皮、核,放入锅中加白糖腌渍一日,待橘肉浸透糖后,再以小火煨熬至汁液耗干后关火,放凉后将橘肉压扁,再拌入白糖放盘中风干数日,装瓶备用。糖橘饼可煎汤或泡茶饮用,具有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