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猫奴”诗人笔下的百变猫!世界经典音乐剧首站来深

7座托尼奖、15种语言、30个国家、8100万观众、20000多场演出⋯⋯音乐剧历史上经典中的经典——世界原版经典音乐剧《猫》中国巡演时隔五年再次来深,这也是中国巡演站的首站。10月11日至24日,《猫》在深圳南山文体中心聚橙剧院连续演出16场次。

图片

“回忆,月光下形单影只,我只能对往昔微笑,那时我多美丽……”经典唱段唱响,即便是没看过《猫》的朋友,都会对这段旋律有所熟悉。

图片


《猫》是安德鲁·劳埃德·韦伯根据艾略特为儿童写的诗改编成的音乐剧。音乐剧大师韦伯另一个闻名中外的改编大是《歌剧魅影》。作为世界顶级诗人、兼资深猫奴的艾略特在1939年写下诗篇集《老负鼠的现世猫书》,猫的千奇百态都被一一记录。舞台再现百变猫世界,讲述一年一度盛大猫咪派对中、不同猫希望争取重生的故事。

《猫》音乐剧有啥趣事?原版音乐剧扎根来深,深圳城市的文化魅力究竟在哪?记者与主创们聊了聊。

图片

老戏新演,猫的故事也是人的故事

《猫》作为舞台剧首次演出是在1981年5月11日。女主角魅力猫饰演者Lucy May Parker分享说,她人生中看的第一部舞台剧就是《猫》。“这部剧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并深深影响了我的人生走向。”

导演 Chrissie Cartwright表示,《猫》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在此之前,人们不大相信英国人可以做出融唱跳于一体的歌舞性音乐剧。“《猫》的受众是全年龄层的。尽管角色是猫,但其实讲的是人的故事。”

图片

图片


而初次登台这么大型的音乐剧、首次来深表演的摇滚猫饰演者 Jesse Chidera,他本身也是“猫奴”。家中养着两只猫,被记者问及除了在剧中观赏到各种猫咪神态、动作,日常生活中又可以跟猫学哪种精神?

“独立,学会陪伴自己”,Jesse Chidera笑言,“平时自己主动找猫、抱猫就会被猫揍,除非是猫咪自己主动来,某种程度上,你会发现人生就是要独立、享受自己的陪伴。”

图片

音乐剧扎堆鹏城,“古城”深圳也很年轻摩登 

不少主创是第一次来到深圳。比如Jesse Chidera,在他看来深圳的蓝天白云、鳞次栉比的高楼、窗明几净的剧院给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现代、摩登,很多大楼都有种科技感,包括城市里的道路都很干净还有很多植物。”

当听到记者介绍深圳人平均年龄仅32.5岁时,大家都非常惊讶。魅力猫饰演者Lucy May Parker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这么年轻?不正好跟我一样吗”。

而南山南头古城作为深圳文化的另一个古地标,初来深圳的同时众主演们也专程去了古城打卡,“没想到深圳年轻的来也有这么底蕴深刻的一面,很震撼!”“我们很喜欢深圳,深圳人很热情,观众的欢呼声和掌声让我们觉得太美妙了!”Lucy May Parker说道。

实际上,近年原创音乐据扎堆深圳。2023年夏天音乐剧《剧院魅影》(中文版)在深圳滨海艺术中心连续演出24场,2023年末至2024年初,韦伯英文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续作:真爱永恒》又在深圳保利剧院演出21场。

图片


此外,《妈妈咪呀》(原版)、《猫》(原版)、法语原版音乐剧《唐璜》《摇滚莫扎特》《巴黎圣母院》等等都来到深圳开演。2017年至今,有超过200场国内外优秀音乐剧在南山文体中心聚橙剧院上演。中外文化交流也在深圳这座湾区门户中更加繁荣。

采访手记:

机缘巧合二刷《猫》。有机会在开场前跟主演们面对面聊天。作为世界经典剧目,《猫》的名声不亚于《歌剧魅影》,可能没听过这个剧的人也听过memory这首歌。

打动笔者的,不止采访时时主演们很有感染力的表达,也真正感受到传承经典的魅力。

印象很深的是一位扮演剧院猫的演员,今年五十多岁的他,说自己10岁时第一次看《猫》上演时,就激动跑去店外买了同款乐谱在钢琴上弹。没想到四十年后自己成为了台上的角色,仍旧演绎着当年的剧本。而新人摇滚猫的扮演者则把自己对猫咪的观察领悟放进角色里。一老一新间,时间的流动和文化的传承便有了模型。

坐在剧场里沉浸式去感受原版剧目,某个瞬间确实觉得自己就在伦敦西区,可能四十年前的观众跟我感受一样,甚至八十年前资深猫奴对猫猫的喜爱与细致观察也跟当代人并无不同。不用去海外、也不用搭时光穿梭机,原汁原味可能就是原版剧的魅力。

图片


当然,西式话语体系的语言、肢体乃至音乐,都会跟东方本土文化有很大差异,能用开放心态去感受碰撞也不是坏事。实际上近年的文化项目,不管是海外原版引进的音乐剧,还是越剧、昆曲、舞剧等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质剧目,甚至是深圳人的《咏春》走向海外影院,中外文化交流都在深圳这个湾区门户、中国门户愈发繁荣。引进来、走出去之间,中国民族文化自信也深度展现。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陈盈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