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发笔小财却变成“老赖”?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走上了通过他人背债骗取贷款的路子,而一些老实的农民工变成了这些不法分子眼中最理想的背债人选。曾在广东省东莞市某电子厂工作的阿胜就这样成了“职业背债人”。
阿胜告诉记者,他通过朋友介绍和中介包装,成了一名“职业背债人”。 “不到半年时间,我拿到了报酬却成了‘老赖’,每天只能躲在家里。”在获得高额分成后,他并未迎来自己想要的生活,反而持续被催债,最终他选择辞掉工作躲回老家。
1. “职业背债”究竟如何背债?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发生了职业背债人的案件。那么,究竟何为职业背债人呢?职业背债人究竟如何背债呢?
从狭义的角度来说,“职业背债”也可被称为“职业背贷”,绝大多数情况下,其从根本上是为了骗取金融机构的贷款。
具体而言,其具体操作路径大致为:不法团伙(常自称为“中介公司”等)会选取一些无固定收入、无财产、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作为“背贷人”。随后,不法团伙会对“背贷人”进行包装,伪造、夸大其资产情况、职业背景、个人经历、社会关系等信息,再由“背贷人”从银行机构获取一切可能获得的贷款。
贷款会被不法团伙瓜分,而背贷人只能象征性的得到一小部分佣金。最终,贷款到期后,“背贷人”作为法律上的贷款者,就需要承担返还责任。而他们自然是还不上这些高额贷款的,最终成为失信被执行人。
2. 策划、参与职业背债或可构成贷款诈骗罪!
“背贷人”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只是可能的法律后果之一。更严重的,“背贷人”还有可能构成犯罪!因为策划、参与职业背贷进而骗取贷款的行为或可构成贷款诈骗罪。
根据刑法规定,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要构成本罪,要求行为人在客观上对金融机构有欺骗行为,欺骗行为使金融机构陷入认识错误,而金融机构基于认识错误发放贷款,最终产生财产损失。
另外,要构成诈骗,还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若行为人在获取财产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肆意挥霍相应款项,导致无法还款;携带集资款逃匿;将相应款项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等,就可认定行为人存在非法占有目的。
在职业背贷案件中,行为人伪造、夸大背贷人的相关情况显然属于欺骗行为,金融机构基于对包装出来的“贷款人”的信任而放贷,则属于认识错误,最终金融机构也确实承受了损失。并且,实践中,不法团伙获取贷款后便瓜分,一开始就没有返还的计划,显然也属于存在“非法占有目的”。
因此,从本质上来说,所谓的“职业背贷”实际上属于贷款诈骗。司法实践中,“背贷人”作为贷款诈骗的参与者,在犯罪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自然属于贷款诈骗罪的共犯,也构成犯罪。
总的来说,广大网友切勿相信天上会掉馅饼。不劳而获的背后,常常暗藏着更大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