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诗中何以九次提到“砥柱”?
本报记者 刘书芳
一、砥柱是中原的象征
二、砥柱是英雄的象征
三、砥柱是陆游的精神寄托
四、砥柱山是陆游渴望来到的地方
说起大诗人陆游,我们都不陌生。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有大志,29岁应进士试,名列第一,因“喜论恢复”中原,被秦桧除名。孝宗时赐进士出身。历官枢密院编修兼类圣政所检讨、夔州通判。乾道八年(1172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离蜀东归,在江西、浙江等地任职。终因坚持抗金,不为当权者所容而罢官。20余年后曾出修国史,任宝章阁待制。据统计,陆游有诗9300多首,是中国古代写诗最多的诗人。他的诗歌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在表达抗敌御侮、恢复中原的激越情怀和有志难伸的忧愤方面,也表现出极高的文学价值。其词、文成就也极高,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渭南词》等。
据记者梳理,陆游在诗中曾九次提到三门峡砥柱,这些诗作大多慷慨激昂,本文对提到三门峡砥柱的这些诗作进行解读,带领大家进一步感受诗人陆游的内心世界。
一、砥柱是中原的象征
《太息四首》是陆游在1198年8月创作的4首七言绝句诗,其二诗曰:
书生忠义与谁论,骨朽犹应此念存。
砥柱河流仙掌日,死前恨不见中原。
本诗中,作者以书生的身份表达了对忠君爱国精神的坚守和对未能亲眼见到国家统一的遗憾。“书生忠义与谁论,骨朽犹应此念存”是说即使身体化为尘土,忠诚的信念依然不灭,体现出诗人坚韧的精神风貌。“砥柱河流仙掌日”中的“砥柱”指的是黄河三门峡谷的砥柱,它被大水冲击依然屹立不倒,坚韧不拔。“仙掌”,则指华山仙掌峰。“仙掌日”指在特定角度下,太阳照射在华山仙掌峰上的景象。砥柱中流、日照仙掌都是中原壮观的景象。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中原失地的痛惜之情。最后一句“死前恨不见中原”,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亲眼看到沦陷的中原地区收复的深深遗憾,情感深沉而悲壮。此诗与其《示儿》一诗一样,展现了陆游忧国忧民的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陆游的朋友潘柽(chēng),字德久,武官出身,后曾任福建兵马钤辖,也是个爱国诗人,与陆游、辛弃疾关系都很好。淳熙十六年(1189年)左右,潘柽随使臣出使金国。陆游写《送潘德久使蓟门》:
昆仑东分一枝浑,奔蹴砥柱经龙门。
羲皇受图抚上古,神禹治水开中原。
三灵实扶艺祖业,万国共仰东都尊。
群儿撞坏吁可叹,顾使残虏今游魂。
……
诗人描绘了昆仑山的雄伟景象以及黄河砥柱和龙门的壮观,羲皇接受天命治理上古,大禹治水开创中原,既表达了对先贤功绩的敬仰,又提醒朋友不要忘记中原。接着,诗人将好友出使的重任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指斥金虏践踏中原,蹂躏中原文化。最后,诗人祝愿好友平安归来,期待与他一同畅谈边塞之事,待时机成熟,再一起扫除战乱,共享宁静生活。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追忆,又有对未来的期盼,充满了豪情壮志。
1202年10月,陆游在浙江杭州写了一首《送襄阳郑帅唐老》:
郑侯骨相非复常,伏犀贯额面正方。
……
虽然郑侯志意远,虎视直欲吞北荒。
榆林雁门塞垣紫,孟津砥柱河流黄。
出师有路吾能说,直自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描绘了郑侯的英武风采和才华横溢以及他统帅军队出征的壮观场景。诗人说他是一位非凡的统帅和文人,令人敬佩和羡慕。诗最后写道,郑侯志向远大,目光直指北荒,北方有紫色山垣的榆林、雁门,黄河滔滔的孟津、砥柱。他提醒好友,出师时如果路线不熟,自己能够随口说出。诗人念念不忘中原,希望郑侯早日出师,从襄阳直抵洛阳。
二、砥柱是英雄的象征
乾道八年(1172年)的岁暮,陆游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到这里后,拜张咏祠,并为其写下《拜张忠定公祠二十韵》一诗。
张咏(946年—1015年),字复之,自号乖崖,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张咏写的《陕府回銮寺记》,对于研究三门峡文化有一定价值。张咏任益州知州时,积极支持官军平乱,平乱结束后发现官军扰乱百姓,上奏朝廷撤出这部分驻军。在蜀地的治理过程中,他顺应民情、提倡种桑、大兴教育、礼遇贤士。此外,他还规范货币制度,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些措施使蜀地迅速从战乱中恢复过来,并为长期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陆游在诗中写道:
张公世外人,与蜀偶有缘,
天将靖蜀乱,生公在人间。
厥初大盗兴,乐祸迭相挻,
天子辍玉食,贵臣拥戎旃。
生杀出喜怒,死者常差肩。
公曰此何哉,从之吾欺天。
河流触地轴,砥柱屹不迁。
……
陆游诗中回顾了张咏在成都做官的一生,颂扬了他平息动乱、保全百姓、促使蜀地稳定发展的功绩。“河流触地轴,砥柱屹不迁。”河流的力量强大,能够触动地轴,但奈何不了砥柱。砥柱在黄河急流之中坚定不移,历来被喻能坚守原则、力挽狂澜、支撑危局的力量或精神。陆游通过对砥柱的描绘,歌颂砥柱精神,来赞美张咏。
陆游在晚年退居家乡期间,有友人庄器之赠诗,陆游写《酬庄器之贤良见赠》。诗中作者赞扬了前朝选拔贤才的制度和元祐年间人才辈出的景象,同时也感叹中兴时期人才凋零,纨绔子弟败坏风气。诗人对庄器之这样的贤良之士寄予厚望,期待他不被世俗虚名所累,坚守正道。陆游在该诗中写道:“乌巾白纻塞路衢,砥柱颓波望吾子。”意思是戴着黑色头巾穿着白色衣服的人群堵塞了道路,这种失意、隐居不仕的太多了,现在国家正处大风大浪中,能够像砥柱那样力挽狂澜、支撑危局的只能靠先生您了!诗人以此句鼓励庄器之要有砥砺前行的决心,期待他在困境中崛起,成为时代的中流砥柱。
三、砥柱是陆游的精神寄托
陆游在诗中,勉励大家像砥柱一样,力挽狂澜,支撑危局,成为救民于水火、恢复中原的中流砥柱。而他也是用砥柱来砥砺自己,希望自己在动荡形势中,成为支撑大局的力量。陆游50岁时,写了一首《五十》:
五十未名老,无如衰疾何。肺肝空激烈,颜鬓已嗟跎。
夜宴看长剑,秋风舞短蓑。此身如砥柱,犹足阅颓波。
这首诗情感深沉,表现诗人壮志未酬但豪情依旧、坚韧不屈的情怀。诗的首联直接道出诗人对年龄和健康的感慨,暗示岁月无情,身体渐衰。颔联进一步描绘了他内心的激昂与外貌苍老之间的落差,透露出壮志未酬的心情。颈联通过描绘夜晚宴饮时凝视长剑和在秋风中舞动短蓑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即使在困境中也不忘豪情壮志,保持着积极的生活态度。尾联则以砥柱比喻自己坚定的意志,表示尽管身处逆流,但仍能抵挡风雨,坚守自我。
他有一首《不入城半年矣作短歌遣兴》,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思考,感叹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多变。诗的结尾部分,他写道:“砥柱天下险,一苇乃可杭。养气倘能全,斯言岂荒唐?”诗人认为,只要养气全神,就可以面对世事变化。他提醒世人,尽管世界在变,但只要保持自己的精神状态,就能面对生活的挑战。
陆游敬仰砥柱,对《砥柱铭》更怀着一种别样的心情。他在《秋日睡起》中写道:
白露已过天益凉,练衣初覆篝炉香。天其闵我老且惫,付以美睡声撼墙。
离骚古文傍倦枕,砥柱巨刻悬高堂。睡余一读搔短发,万壑松风秋兴长。
这首诗的大意是:白露节气过后,天气逐渐转凉,到了添加衣物生炉取暖的时候。老天可怜我年迈疲惫,赐予我鼾声撼墙的睡眠。《离骚》放在枕边,厅堂悬挂着“砥柱”巨刻。睡醒了读读书,挠挠短发,遍布山野的沟壑里,松树被风吹过,正是感怀秋天的兴致最浓的时候。从诗中可以看出,陆游对是《砥柱铭》十分推崇,悬在高堂之上,时时激励自己。
四、砥柱山是陆游渴望来到的地方
陆游是浙江绍兴人。他生于1125年。1125年,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攻打宋朝。东路金兵渡过黄河,直下汴京(今河南开封)。宋徽宗见势危,禅位于太子赵桓,即宋钦宗。次年(靖康元年)正月,金军进至汴京城下,逼宋议和后撤军。闰十一月,金两路军会师攻克汴京,俘宋徽宗、钦宗二帝。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丙寅日(3月20日),北宋灭亡。金太宗下诏废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贬为庶人。金人将开封洗劫一空。三月丁酉日(4月20日),金军立张邦昌为帝,国号“大楚”。随后撤退,掳徽宗、钦宗等北上。史称“靖康之变”。
陆游父亲陆宰,北宋末年曾任京西路转运副使。京西路包括今天的河南省西部、南部以及湖北省北部。北路治河南府,即今洛阳。京西路转运副使负责所辖区域的钱粮筹运,供抗金部队使用。1125年十月,陆宰奉诏入朝述职。陆宰偕夫人唐氏由水路进京,于淮河舟上喜得第三子,取名陆游。由于正逢金军南侵,陆宰入京述职后遂携家眷南迁老家。陆游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对中原念念不忘。29岁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中原,被秦桧除名。
在陆游心目中,砥柱是中原的象征,砥柱是他砥砺人生的精神支柱。唐贞观年间,唐太宗东巡路过陕州,过大阳桥,沿黄河北岸到三门峡谷,仰临砥柱,命魏征撰铭勒石: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
数百年过去,此事对于身处乱世的陆游来说,是何等的梦想。陆游除《秋日睡起》提起《砥柱铭》外,还有一首诗,题目就叫《雨夜不寐观壁间所张魏郑公砥柱铭》。魏郑公即魏征。题目的意思是,雨夜不能入睡,观看大堂墙壁上魏征所写的《砥柱铭》有感而发。全诗如下:
疾风三日横吹雨,竹倒荷倾可怜汝。
空堂无人夜向中,卧看床前烛花吐。
壮怀耿耿谁与论,榰床老龟不能语。
世间岂无一好汉,叱咤喑呜气吞虏。
壁间三丈砥柱铭,贞观太平如更睹。
何当鼓吹渡河津,下马观碑驰马去。
陆游诗中感叹风雨中竹倒荷倾的景象,寓言自己境遇,感到无人理解的孤独。诗人借《砥柱铭》和贞观之治,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仰慕和对大唐盛世的向往,期待能有振臂一呼的豪杰出现,共同驱逐敌虏,恢复国家安宁。最后,他写道:“何当鼓吹渡河津,下马观碑驰马去。”他想象着有朝一日能够亲自前往中原,站在砥柱山之前,表达敬仰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体现了陆游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责编:蔡仲鸣
法律顾问:河南宇萃(三门峡)律师事务所
赵双良 胡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