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疼痛提示骨质疏松预防不忘“养骨重点”

图片

图片

    ◆ 单纯的衰老不会让骨头越来越少、越来越脆,也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会骨质疏松。和糖尿病、高血压一样,骨质疏松是发生在“骨头”里的慢性病。本质上是内分泌引起的骨代谢异常,让骨头流失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合成的速度。

    ◆ 身体好比是一栋房子,骨头就是房梁。骨质疏松就像是白蚁慢慢把房梁蛀空了,直到支撑不住后才突然断裂坍塌,引起骨折。

    ◆ 骨质疏松症是全球常见的骨骼疾病,随着年龄增长,骨质逐渐流失,导致骨骼变得脆弱易折。早行动、早预防才能拥有强健的骨骼与美好的生活。

    ■ 王冰洁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今年中国主题是“管体重、强骨骼”。医学专家提醒,重点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同时,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可以通过早期干预和生活方式改变来预防的疾病,预防骨质疏松症比治疗更加重要和有效。

    刘女士的老父亲近期出现了愈加严重的全身疼痛。因她的父亲罹患癌症,刘女士认为是癌症扩散骨转移了。当她带着消瘦的父亲来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结果显示,刘老先生的疼痛竟主要来自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虽然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还是有非常多盲区。比如有人问:骨质疏松除了补钙,还能做点儿啥?当然,更多人是要么意识不到,要么觉得不用管。资料显示,我国骨质疏松症只有6.4%的人获得了诊断,得到正规治疗的更是少之又少。能做到早诊断早治疗的人,才是养生界的“遥遥领先”!

    骨质疏松是病,不能只靠补钙 

    很多人觉得骨质疏松就是老啦,年纪大了自然就会出现,也不往心里去,最多吃点钙片和维生素D。其实不然,单纯的衰老不会让骨头越来越少、越来越脆,也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会骨质疏松。和糖尿病、高血压一样,骨质疏松是发生在“骨头”里的慢性病。本质上是内分泌引起的骨代谢异常,让骨头流失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合成的速度。

    2022年,柳叶刀发表的一篇研究显示,接受骨质疏松治疗的患者,椎体骨折率降低50%~70%,非椎体骨折率降低20%~30%,髋关节骨折率降低40%。治疗骨质疏松的一线药物为双膦酸盐抗骨吸收剂。    如果说骨头是个“存款账户”,那么有的药物管开源,有的药物管节流,只要让生成速度高于流失速度,就可以让骨头账户重新积蓄起来。

    补钙和维生素D只是骨质疏松治疗中的一环。骨质疏松很“凶残”,其致残率、致死率一点都不比其他慢性病低。

    身体好比是一栋房子,骨头就是房梁。骨质疏松就像是白蚁慢慢把房梁蛀空了。摔倒引发的髋部骨折,发生髋部骨折后一年内,20%的患者可能因各种并发症去世,50%的患者残疾。

    变矮、驼背、腰背痛,要考虑骨质疏松。“脊梁骨”也是骨,同样会疏松。脊柱疏松了,承重就变差,慢慢会被我们自身的重量压垮,导致驼背、身高变矮,这也叫脊柱的压缩性骨折。

    如果身高比过去矮了3厘米以上,或有驼背迹象,尤其是出现了腰背疼痛,应尽快去医院检查。

    很多人以为是肌肉劳损、椎间盘突出等等,结果跑了很多地方,试了很多方法,怎么治都不见有效,最后才发现是脊柱压缩性骨折导致的疼痛。

    骨质疏松症是全球常见的骨骼疾病,随着年龄增长,骨质逐渐流失,早行动、早预防,才能拥有强健的骨骼与美好的生活。

    4种疼痛提示骨质疏松 

    今年4月发布的《老年骨质疏松性疼痛诊疗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特别指出应重视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疼痛识别与管理。

    什么类型的疼痛是骨质疏松的危险信号?专家提醒这几种疼痛需要注意。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李熙雷表示,临床中有不少患者因疼痛前来就诊,但很难让人想到骨质疏松。

    半夜痛。骨质疏松常伴有骨骼系统畸形,会引发疼痛,常发生于后半夜或凌晨,难以确定具体位置。

    腰背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结构会发生明显病变,即使是轻微外力就可能引发损伤,尤其是肩颈部。但以腰背痛为主要表现的骨质疏松,容易与腰背肌筋膜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混淆,需要仔细鉴别。

    翻身痛。骨质“松散”后,周围肌肉难免会受影响,引发疼痛。这种痛多与体位相关,比如翻身、起坐时疼痛或某种体位下静息痛。

    急性痛。当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时,相应部位会出现急性重度疼痛,比如在翻身时。

    临床干预一般分3步 

    李熙雷表示,中老年人群一旦出现上述任意一种疼痛,最好及时就诊,通过体格检查、骨密度检查及其他相关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查看骨质疏松严重程度。确诊后,临床干预一般分为3步。

    生活治疗。日常注意均衡膳食,加强营养,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及碳酸饮料。

    遵医嘱,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减少使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比如糖皮质激素、苯妥英钠等。

    保证规律运动,避免跌倒,不要久站久坐,一旦出现剧烈疼痛,需卧床休息。

    在户外行走时,尽量将手、手臂、脚、背部等其中一部分皮肤暴露在阳光下,接受紫外线,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可有效防控骨松。

    抗骨松治疗。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降钙素、双膦酸盐等抗骨质疏松药物,如果骨密度升高了,急慢性疼痛也会有所缓解。

    此外,微创介入手术以及针刺、物理疗法等也有助于改善疼痛症状;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可用于缓解各种轻中度骨质疏松性疼痛。

    相较于男性,女性由于绝经后激素水平下降,骨质疏松往往更严重,可能需要使用“更高级”的药物,比如盐酸雷洛昔芬片、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

    运动治疗。骨骼长时间接受外部压力,就会增大骨密度和坚硬程度。运动不仅有助增加骨密度,还可改善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最简单的运动方式是走路,老年人可选择适当负重,但需量力而行;力量训练也可给予骨骼纵向刺激,从而提高骨密度,但需从小重量开始逐步增加,循序渐进。

    需要提醒的是,骨质疏松较严重的患者早期运动时,最好在家属陪同或搀扶下进行,以免发生意外。

    不同年龄段各有“养骨重点” 

    骨健康贯穿了人的一生,骨骼会随着年龄悄悄发生变化,每个年龄段的养护各有侧重点。

    20岁前避免不良姿势。成年人90%以上的骨量是在青春期结束前积累的,脊柱侧弯是最易出现的一个问题,可表现出明显的脊柱、体态变形。此阶段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营养和积极的体育锻炼,学习期间注意杜绝不良姿势。

    20~40岁减少骨量流失。这一阶段,骨骼生长发育达到顶峰期,要警惕由不良习惯导致的颈肩、腰椎类疾病。晒太阳、适度运动、注意补钙,是保持骨骼健康、减少骨量流失的关键。

    40~60岁重视定期筛查。随着年龄增加,骨量开始逐渐丢失,骨骼也慢慢“变脆”,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甚至发生骨折。除了继续注意骨骼的保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外,还需重视骨质疏松的筛查,定期体检。

    60岁后注意预防跌倒。由于骨骼的退行性变化,跌倒成为老年人“头号杀手”。因此,老年人要预防跌倒,避免高冲击(高处跳跃、碰撞)、过度旋转(转腰)、仰卧起坐等动作,运动中若有明显疼痛或不适,应及时终止并就医。

    相关链接

    预防骨质疏松:注意早期筛查

    骨质疏松早期无明显症状,很多人直到骨折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此,早期筛查非常关键,特别是40岁以上人群,常用的筛查方法包括:

    1.骨密度检测(DXA扫描):最有效的检测方式,可以准确评估骨质状况,帮助预测骨折风险。

    2.FRAX骨折风险评估工具:通过综合评估年龄、体重、病史等信息,预测未来10年的骨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