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j Comput. Mater.: 极化界面——提升负电卡制冷效应的关键因素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图片

在传统铁电材料中,电场可以诱导无序的自发极化沿外场方向排列,伴随温度升高,极化熵降低;撤去电场后温度下降,极化熵增大。电卡制冷采用循环的方式实现对热量的“搬运”。但在PbZrO3等反铁电材料中,可以观测到施加电场温度降低的现象。这种与电卡效应相反的“负”电卡效应可以和正电卡效应结合,设计循环制冷器件,大幅提高电卡制冷效率。但在微观尺度,反铁电材料负电卡效应的起源仍存在争议,缺乏系统的机理研究。此外,低电卡强度和窄工作温区仍是制约负电卡制冷应用的两大难点。


来自北京理工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的黄厚兵教授团队,采用相场法从畴尺度揭示了PbZrO3反铁电材料负电卡效应的产生机理。提出通过引入高密度极化界面的方式,提升负电卡效应的工作温区。


他们建立了原型PbZrO3的温度-电场相图,发现在反铁电和铁电相界处存在两相共存的区域。这种逐步相变而非瞬态相变的特征能够提升负电卡效应的工作温区。相场模拟表明,反铁电→铁电和铁电→反铁电逆相变的形核位点均倾向于畴壁或局域非公度界面处。因此,通过朗道自由能势函数的涨落诱导出反铁电纳米畴,实现高密度极化界面的引入,能够将负电卡工作温区提升至75 K(电场强度42 kV/cm),最大绝热温变约-13 K(电场强度84 kV/cm)。


图片

Fig. 1 | Schematic diagrams of polar boundaries modulating the negative ECE properties of PZO-based AFE materials.


图片

Fig. 2 | Temperature-electric field phase diagram of PZO polymorphic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