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组织之母”聂华苓与酒的故事

图片
图片
执笔 | 凯   南
编辑 | 扬   灵
10月21日,美籍华裔女作家、翻译家聂华苓于在爱荷华的家中去世,享年99岁。
作为一位杰出的作家,聂华苓不仅以笔触打动人心,更通过推动跨文化交流,搭建了东西方文学的桥梁,被众多作家誉为“文坛永远的母亲”“世界文学组织之母”。
图片
聂华苓通过创办“国际写作计划”(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IWP)为世界各地的作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创作平台,并因此被人们戏称为“国际喝酒计划”。这不仅是对她在文学领域贡献的诙谐称呼,更是对她热情好客、乐于在餐桌上与朋友们交流的生动写照。
01
从中国到世界
聂华苓1925年出生在中国湖北,成长于一个充满动荡的年代。由于战争和政治的变迁,她在1949年随国民党政府撤退到中国台湾。在那里,聂华苓不仅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生涯,还积极参与《现代文学》杂志的编辑工作,推动了许多中国台湾作家的作品发表,成为文学界的重要人物。
图片
然而,聂华苓并不满足于只在中国台湾的文学圈内活动。她始终心怀世界,渴望更广阔的文学创作自由。1962年,一次文化交流活动改变了她的命运,她在活动中遇到了美国诗人保罗·安格尔(Paul Engle),两人一见如故,很快成为了生活和文学的伴侣。1964年,聂华苓跟随保罗前往美国,开始了他们在爱荷华大学的生活。这一转变使聂华苓的创作得到极大的释放,并让她有机会更深入地参与国际文学交流。
02
跨文化交流的乌托邦
1967年,聂华苓与保罗·安格尔共同创立了“国际写作计划”。这个计划旨在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家来到爱荷华大学,在那里进行为期数月的创作和交流。在这段时间里,作家们不仅能够自由创作,还能够通过文学分享各自的文化背景与人生经历。
“国际写作计划”之所以独特,不仅在于它提供了自由创作的空间,还因为它带来了轻松而充满活力的社交氛围。作家们除了创作之外,经常会在聂华苓家中聚会、饮酒畅谈。轻松而愉悦的聚会文化不仅让作家们在文学之外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也成为了“国际喝酒计划”这个昵称的由来。
图片
聂华苓在推动国际文学交流的同时,始终对华语文学情有独钟。她不仅邀请中国台湾的作家参与“国际写作计划”,更在1979年中美建交后,首次向中国大陆的作家发出邀请。萧乾成为第一位赴美参与该计划的大陆作家,随后丁玲、莫言、余华等人也陆续参与其中。
对于这些两岸三地的华语作家来说,聂华苓的客厅是一个文学与文化交融的圣地。在那里,他们可以通过文学和饮酒建立真正的联系。
03
聂华苓的文学使命
聂华苓的一生充满了漂泊与离别。然而,正是这种漂泊,使她能够以更加广阔的视角去审视世界,也赋予了她包容与理解的力量。通过“国际写作计划”,她不仅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还为世界各地的作家提供了一个自由创作和相互交流的空间。
图片
丁玲夫妇在美期间,常晚饭后散步到聂华苓家,四个人坐在小院的台阶上,谈天说地,把酒言欢。丁玲曾在她的访美记中写到,这实在是一个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的美国,她喜欢“满眼都是绿树、青草、流水、美丽的小屋”的爱荷华,喜欢方便舒适的五月花公寓,也喜欢推着小车在无所不有的巨大超级市场里购物。
“来到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后,我才发现原来世界是可以这样自由的。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最重要的是,在这里你开始摸索,自己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个时代,人们都觉得自己有责任、有能力来改变社会。”丁玲这样描述当时的生活。
图片
在这个文学乌托邦里,酒是一种打破壁垒、建立联系的媒介。作家们喝着酒,分享彼此的故事、文化与创作灵感,彼此理解、尊重。在这样的氛围中,爱荷华成为了一个充满思想碰撞与灵感迸发的地方。
对聂华苓来说,她的一生是“读书,见天地,经风雨,冲破束缚,自我救赎,从中国走向世界,华丽而明亮的一生”。她突破了时代的束缚,见天地、经风雨,华丽而明亮地绽放在世界文学的舞台上。
聂华苓通过文学和酒杯的力量,照亮了无数作家的心灵,搭建了一座跨越国界的文学桥梁。正如她的墓志铭所写的那样:“我无法移山,但我能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