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编辑手记 | 紧跟学术前沿,赓续系列经典

图片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国际格局加速演变。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增加互信、迈向未来的必由之路。高质量学术出版便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力量。由浙江大学教授王勇、郑州大学葛继勇教授主编,集合中日两国学者打造的“新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即在此背景下出版。这是一套代表中日文化交流史领域国际一流水平,充分体现两国学者合作与交流意图,具有权威性、学术性和出版价值的重要丛书。

笔者作为丛书的项目统筹人及责任编辑参与了出版全过程,在此复盘整理若干经历与心得,以期给出版界同人一些有益的启示。


本文作者为郦鸣枫


紧跟学术前沿

赓续系列经典


王勇教授专事日本历史文化、东亚文化交流史研究,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日本早稻田大学外籍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兼任教授、英国剑桥大学客座教授,现任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亚洲文明研究院副院长。浙江人民出版社与王勇教授渊源深厚,自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了深入合作。1991年春,王勇教授和国际知名学者中西进教授共同商定中日文化交流史选题计划,中西进教授奔走东瀛,王勇教授则与我社编辑共同谋划,得到了北京大学严绍璗教授的热情支持。史坛耆宿周一良先生不顾其时年近八旬的高龄,欣然同意出任中方主编,使这一套丛书起步。

历经六个春秋,1996年12月,由周一良、严绍璗、王勇联袂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和日本大修馆分别出版中日文10卷本“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大系”自问世后,被季羡林、钟敬文等前辈赞赏是一项“巨大的跨国工程”“一套学术精品”,受到中外学界的一致好评。该丛书同年荣获亚太出版者协会(APPA)学术类图书金奖,成为该领域影响最深远的丛书之一,在浙人社历史上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


图片

1996年版“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


2015年,王勇教授因构建“书籍之路”理论获国际交流基金奖,是继夏衍、孙平化之后第三位获奖的中国人。当时,距离1996年版“大系”出版已过去近20年,随着考古文物的出土及文献资料的不断发现,中日学术界的理念及研究方法也有新发展,两国的人文学术交流不断深入。基于此,王勇教授与我社一致认为召集中日两国学者重新审视文化交流历史的机缘已成熟,正是推出新一代丛书的最佳时机。为区别于1996年版“大系”,体现延续性,王勇教授建议加上“新”字,名为“新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新大系”由此起步。



确定体裁体例

约请学界专家


1996年版“大系”为专题史,分为历史卷、法制卷、思想卷、人物卷等10卷,是由多人共同执笔的通史体裁著作。进入21世纪后,中国特色的日本学已经成熟,我国学者在中日文化交流史领域不仅能与国际学术界平等对话,甚至在一些特定的点和线上有领先之势。因此, “新大系”不采用通史体裁,将书籍交流史、艺术交流史及人物往来等优秀学术成果纳入其中,以期为读者提供更丰富、广阔的视野,代表学界前沿水平。

2014年,《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在中国出版,引起读者广泛关注。这套书介于大众化和专业化之间,可以定义为大众化的学术著作。既传递前沿的专业知识,也能让大众理解。王勇教授也由此提出:“新大系”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读者讲述最新研究成果,配上相关插图,力求符合当下读者的轻阅读习惯。这与社里的想法不谋而合,约稿时我们也关注书稿的可读性,力求学术大众化。

确定体裁及体例后,王勇教授推荐曾获 “孙平化日本学学术奖励”的郑州大学亚洲研究院执行院长葛继勇教授共同担任主编。葛教授年富力强,对学术研究具有极大热忱,组织能力强,具有号召力。两位老师奔走东京、广岛、北京、郑州、山东、杭州等地,邀请了领域内的优秀学者,其中有:因对汉诗与和歌的比较研究获得“NARA万叶世界奖”的天津师范大学教授王晓平,两次获得“孙平化日本学学术奖励基金”的北京大学教授丁莉,日本明治大学名誉教授神鹰德治、德田武,广岛大学教授陈翀,以及新一代青年学者河野保博等。可以说,这套丛书是三代中日学人共同努力的结晶,展示了不同世代学者的风采,代表了最新的学术成果。


优化出版环节

打造学术精品


“新大系”获得“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以及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等资助,为出版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1.组织精干力量,确保出版质量

为保证高质量完成 “新大系”出版任务,本项目由副总编辑担任项目责任人,对丛书出版进度、流程等进行总体协调,由项目统筹人具体执行。同时,编辑部特别成立了具有文、史、外语等学科背景,拥有丰富编辑经验的编辑承担出版工作。团队成员曾操作多个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获得过国家级省级荣誉,能保质保量完成重点出版项目。

从总体层面来说,各卷的选题申报、合同签订、三审三校、书号申请、稿费支付等工作,由项目统筹人协调完成。从具体操作来说,则是将各卷的编辑工作落实到责任编辑。初稿到稿后,由主编和编辑根据丛书体例及内容分别提出修改意见返回修改。正式到稿后,编辑团队严格三审三校,部分稿件甚至增加校次保证质量。该项目也特别建立编辑及作者微信群,方便及时解决具体问题和编校共性问题等情况。

2.聘请资深专家,加强审读把关

在编辑过程中,考虑到稿件涉及专业内容多,有许多资料编辑部无法通过现有国内数据库查找,需要通过日本国会图书馆等海外资料库进行核实。因此,在主编对稿件进行全方位审定基础上,为保证书稿质量,特别组建了学术专家队伍,其中包括浙江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院、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大阪大学等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的专家,确保每一卷都有专家审读把关。

此外,社内还约请浙江古籍出版社等专业出版机构的专家把关,增加了资深编辑通读全稿环节,对各卷进行抽检,把好付印前最后一道关,进一步保证出版质量。

3.美化装帧设计,提升图书质感

打造精品项目,装帧设计至关重要。作为对项目内容最了解的统筹人一定要积极参与其中,为装帧设计人员提供想法和素材。1996年版大系为日本书籍设计大师杉浦康平设计,因此我们特别邀请了杉浦康平的学生——吕敬人老师,由其创立的敬人工作室来负责丛书整体设计。

“新大系”整体采用象征海洋的蓝色与土地的黄色,色彩分割则采用榻榻米和人字竹编的方法,从封面过渡至封底。除了单独设计“新大系”的辅助标志外,书的内封处还着重设计了象征着中日两国的两种“结”的造型。内文版式风格与封面一致,图文结合,方便阅读。经过印制部门的努力,图书成品简洁大气,封面采用博苒茶纸、出色皇朝纸,环保节俭,达到理想目标。

4.制定应急预案,统筹出版环节

长周期大规模项目的出版考验统筹能力,要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处理意外状况。从2015年项目启动到2021年底第一辑出版完成,整个过程长达七年,涉及出版各环节的管理,难免出现不可控因素。

比如,在新冠疫情期间,跟作者的联系,特别是与在日学者的交流沟通变得困难,致使出版时间推迟。其中一位日方专家年事已高,当时邮件及电话都无法联系上,只能拜托主编及在日老师发邮件、打电话,但一直无人回复接听。当时日本疫情较为严重,该学者身体状况不是很好,让人担心。直到数月后译者前往东京登门拜访,才重新联系上。

在操作丛书时,各个环节都应有相应的预案,有突发状况时可以及时处理。同时,在执行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有序调整计划,保证项目按计划出版。



图片


“新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


图片

主编 王勇

副主编 葛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