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著名美籍华裔女作家、翻译家聂华苓于10月21日在美国逝世,享年99岁。她的次女王晓蓝发布消息称,母亲“走得很安详,没有太多痛苦”。20世纪60年代开始,聂华苓与其丈夫、美国诗人保罗·安格尔创办的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陆续邀请萧乾、王蒙、汪曾祺、王安忆、阿城、莫言、余华等作家前往,进行创作与交流。聂华苓也被称为“世界文学组织之母”,被认为是20世纪华人文学界最重要的推手之一,在华语文学世界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作品丰富
曾为沈从文写评传
聂华苓1925年生于武汉,1949年随家人到台湾生活,从事文学创作和研究。1964年,她赴美定居,任教于爱荷华大学。聂华苓的作品包括小说、散文、评论集以及传记等,作品除了以中文出版外,还以英文、日文、韩文和意大利文等多种语言出版。其代表作长篇小说《桑青与桃红》被列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她还著有长篇小说《失去的金铃子》《千山外,水长流》,中篇小说《葛藤》,短篇小说集《翡翠猫》《一朵小白花》等,她的《沈从文评传》至今影响很大。
聂华苓代表作《桑青与桃红》讲述了主人公在辗转逃亡中精神分裂的故事,主人公的命运由搁浅瞿塘峡、围困北平、身陷阁楼、亡命美国四个阶段组成,小说呈现错乱时空中浪子漂泊海外的辛酸与精神困境。
著名学者黄万华在《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写道:“聂华苓迁居美国,从家国之愁到漂泊之苦,重新领悟了‘我的母语就是我的根。中国是我的原乡’。这种原乡意义上的根,使她写中国人、中国事,更关注作为‘人’的小说人物的命运。”
《沈从文评传》英文版于1972年在美国出版,书中,聂华苓不仅介绍了沈从文的生平及其所处的时代,讲述了沈从文从士兵到作家、艺术史家的人生历程,而且还从美学与艺术性的角度,论述了沈从文及其作品对中国文学的独特贡献,对沈从文作品的现代主题、风格和意象进行了评论与分析,旨在帮助读者读懂这位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至今仍备受推崇的文学大师。
聂华苓说,她1964年赴美时,只带了一本书,就是沈从文的《湘行散记》,自己喜欢沈从文,主要是基于其作品的艺术性,《沈从文评传》就是从“为什么它们是艺术品”的角度出发,运用现代评论的方法,对沈从文的作品进行分析。
热情好客
助力不同国家作家写作
1967年,聂华苓与她的丈夫保罗·安格尔在爱荷华大学创办“国际写作计划”,每年邀请世界各地的作家、诗人前往爱荷华大学进修文学创作,其中包括萧乾、王蒙、艾青、丁玲、茹志鹃、王安忆、冯骥才、阿城、邵燕祥、汪曾祺、苏童、余华、莫言、迟子建、刘恒、毕飞宇、格非等。
作家汪曾祺在《遥寄爱荷华》一文中写道:“安格尔和聂华苓都非常好客。他们家几乎每个晚上都是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
莫言的散文也记录了他去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的故事,他写道:“下榻之处,那是一栋灰色的朴素的楼房,有几十个国家的数百位作家在那儿住过……我在那儿住了两周,参加了国际写作计划组织的几次活动。十几个国家的作家,大部分是来自非洲的,穿着特色鲜明的民族服装,朗诵诗歌,后来还跳起舞来。华苓老师为我组织过一个朗诵会,亲自为我担任翻译……”
作家迟子建曾说,是聂华苓最早为新时期中国文学中最为活跃的作家,打开了看世界的窗口。
1976年世界各国300多名作家联合提名聂华苓、保罗·安格尔夫妇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提名书说:“安格尔夫妇是实现国际合作梦想的一个独特的文学组织的建筑师。在艺术史上,从没有一对夫妇这样无私地献身于一个伟大的理想。”
对于自己的一生,聂华苓曾形容:“我是一棵大树,根在大陆,干在台湾,枝叶在爱荷华。”
(大众新闻记者 师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