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10月22日讯(记者 徐昇)数只黑鸢或俯冲掠过江面,或飘然翱翔于天空,这是南京江畔最常见的风景。但其中有一只特别的“黑鸢5号”,一直牵动着南京人的心。10月22日上午,记者在南京鼓楼滨江段看到,众多黑鸢在空中翱翔,这里是5号最近常常出现的地方。记者了解到,2023年4月,黑鸢5号背着GPS“小书包”从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被放归自然,随后它赶在夏季迁徙到俄罗斯远东地区,当年10月又重返南京越冬。今年也不例外,远行之后,这位阔别已久的“背包客”历时20天,迁徙距离超过3000公里,再次跨越重洋,飞抵温暖的南京越冬。很多市民好奇,长江生态让黑鸢有充足的食物,但长江沿岸有很多城市,为什么黑鸢钟爱南京?
今年10月20日观鸟爱好者在长江边巧遇黑鸢5号
今年10月20日观鸟爱好者在长江边巧遇黑鸢5号
黑鸢5号和南京有着不解之缘。去年3月份,热心市民发现它落入长江,将其救起,送至红山森林动物园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经过专业养护后,黑鸢恢复健康,工作人员为其背上GPS定位器(俗称“小书包”),命名“黑鸢5号”,于去年4月放归大自然。GPS定位显示,黑鸢5号一路北上,单程飞行超过3000公里,赶在夏季迁徙到了俄罗斯远东地区。去年10月5日,它启程南下,于去年10月18日重返南京幕府山长江观音景区越冬。
“黑鸢5号”今年的迁徙轨迹
“近年来救护中心陆续有6只黑鸢佩戴GPS‘小书包’放归,它们大多始终在南京周边活动,只有黑鸢5号成为小书包编队中唯一一只远程迁徙的个体。”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技术主管陈月龙介绍,回顾这次迁徙,今年9月22日,黑鸢5号启程开始向南迁徙,它从乌苏里江以东的锡霍特山一带出发,向西南方向飞行。在9月29日下午路过乌苏里江的西源兴凯湖,在兴凯湖以南停留到10月2日早上,然后继续向西南方向飞行。但从10月3日起,人们再没有收到黑鸢5号身上GPS发回的信号。直到10月16日上午,南京的观鸟爱好者们惊喜地发现,黑鸢5号已经抵达南京好几天了。
“黑鸢5号”10月22日的活动轨迹
原来,“失联”的十多天里,黑鸢5号的飞行路线从北向南贯穿了整个朝鲜半岛。由于当地的网络原因,导致它身上佩戴的GPS设备无法回传信号。进入朝鲜后,黑鸢5号沿着日本海海岸向南飞行,10月5日中午路过了北纬38度线后进入韩国,来到朝鲜半岛西侧沿海,顺着黄海和韩国的海岸线向南飞行。10月8日中午它来到朝鲜半岛的最南端,面向大海,停留了一个下午并在那里夜栖,做好跨海前的准备。
“此次黑鸢5号的迁徙路线和以往都不太一样,这次跨海对它是个不小的挑战。它这次跨海飞了15个小时,跨海距离将近550公里,刷新了监测以来的纪录。往年的跨海距离分别是402公里、133公里和220公里。”陈月龙说,10月9日6时,黑鸢5号出发,向着对岸一顿猛飞,终于在晚上9时着陆,停在上海的长江入海口九段沙湿地并且过夜。10月10日一早,它自东向西横跨上海,过苏州,从太湖边上开始往北飞,在无锡惠山过夜。10月11日,黑鸢5号从无锡出发,路过常州、茅山、句容市区进入南京,在下午2时回到了它熟悉的南京长江上空。这是一场历时20天、迁徙距离超过3000公里的久别重逢。
陈月龙表示:“从我们监测以来,这是它第一次去了韩国,也是第一次去苏州、无锡、常州和上海,虽然去了比南京更南的地方,但它还是选择来南京越冬,这个目的地是非常明确的。”
“黒鸢5号飞回南京后,最爱的地方还是长江边和老山。它选择的夜栖地大多是老山,那里能提供一个安全的栖息地。”陈月龙介绍,南京沿江分布的山林能够为黑鸢提供夜宿地和繁殖所,或许这可以解释为何在长江中下游的城市中南京拥有庞大的黑鸢种群。记者了解到,据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全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显示,黑鸢在南京已经形成总数3000只的稳定种群,成为南京的“常住民”。
“我们除了对六只放飞的黑鸢进行GPS监测外,也对整个黑鸢种群进行整体的监测。”陈月龙表示,持续的监测可以比对数量的变化,对它们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比如说在春天繁殖季之前进行监测和秋天迁徙之前进行监测,对比数量其实可以表现出它繁殖的情况,秋天迁徙之前和冬天的数据进行比对的话,可以知道迁徙种群在整个黑鸢种群里所占的比例情况。”陈月龙表示,对比不同的生境、不同的城市,他们发现,长江中的鱼类为黑鸢提供丰富的食物,城市给黑鸢提供友好的环境、安全的栖息地,这些都是让这么多黑鸢生活在南京的原因。
南京鼓楼滨江风光带上空的数只黑鸢 记者 邵丹 摄
据介绍,自2022年起,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基于救助放归的黑鸢开展GPS跟踪研究的项目,希望进一步了解黒鸢的习性、特点、迁徙线路等,更好地保护黒鸢。GPS定位器通过太阳能板发电,能持续补充电量。回传过来的数据包含很多信息,比如它们的速度、高度、温度等。虽然黑鸢在南京江边一年四季都能见到,看起来像是南京的留鸟,但是黑鸢都几乎长得一样,很难进行个体识别。即便是同一地区的同种鸟类,也会有留居型族群和迁徙型族群的划分,这是鸟类更好地适应和利用自然环境的表现,显然,5号属于黑鸢的东部迁徙种群。不得不承认,关于鸟类,特别是一些本土常见鸟类的迁徙、繁殖行为,我们知之甚少,“小书包编队”的飞行轨迹或许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身边的这些“老鹰朋友们”。
南京鼓楼滨江风光带上空的数只黑鸢 记者 邵丹 摄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