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性观点:核酸疫苗技术平台在预防性疫苗开发中的作用


2023年11月,第七届全国核酸疫苗大会召开,会议深入探讨了核酸疫苗的免疫机制、安全风险及优劣势,并回顾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最终形成了会议观点,即在后疫情时代,核酸疫苗技术将在以下几个领域发挥作用:

一是应对传统疫苗难以应对的病原体;

二是促进传统减毒活疫苗的升级换代;

三是助力开发多价与联合疫苗;

四是快速响应新发及再现传染病挑战。


这些观点为核酸疫苗技术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核酸疫苗技术的发展


1.mRNA疫苗

mRNA疫苗的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科学家们尝试将mRNA直接导入组织细胞中并翻译生成目的蛋白作为疫苗,但当时技术上存在诸多难以逾越的挑战。


20世纪80年代末,Malone等首次使用脂质纳米颗粒(lipid nanoparticles, LNPs)进行mRNA细胞转染试验,成功展示了外源性mRNA编码蛋白质的体内表达;其后,Karikó等发现使用修饰核苷酸可以实现mRNA稳定性、减少RNA的免疫刺激作用,并促进mRNA跨膜进入细胞;最终,COVID-19大流行加速了mRNA疫苗的临床开发与大规模应用。


2020年,美国辉瑞和德国拜恩泰科公司(Pfizer/BioNTech)与莫德纳(Moderna)开发的两款mRNA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疫苗先后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紧急使用授权(emergency-use-administration,EUA),成为首个批准人体使用的mRNA疫苗。


与此同时,国内20多家生物技术公司开展了新冠病毒mRNA疫苗研发,其中,石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石药)、上海蓝鹊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蓝鹊)、苏州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艾博)、斯微(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新冠病毒mRNA疫苗在我国或周边国家获得了EUA。





鉴于mRNA疫苗在抗击全球COVID-19疫情中的突出贡献,2023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Katalin Karikó和Drew Weissman两位科学家,以表彰其在mRNA疫苗技术方面做出的突破性工作,由此奠定了mRNA技术在预防性疫苗开发中的基础。


目前,mRNA疫苗的主要技术路线包括:非复制mRNA、自复制mRNA和环状RNA。


(1)非复制mRNA:包含5′帽子结构、5′非编码区、开放阅读框架、3′非编码区和poly(A)尾巴,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包载递送的优点,但容易被酶降解,导致体内活性降低。目前,非复制mRNA疫苗在感染性疾病和肿瘤领域有广泛的研究,Pfizer/BioNTech开发的BNT162b2和Moderna开发的mRNA-1273疫苗是典型代表。


(2)自复制mRNA:在进入靶细胞后,仿照病毒利用宿主细胞进行自我复制,增加了抗原表达的持续时间与表达量,从而实现较低剂量诱导较强免疫应答的效果。这种复制特征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甲病毒(alphavirus),科学家们以甲病毒为基础,通过在抗原序列之前添加复制酶基因开发了自复制mRNA疫苗。首个被批准临床试验的自复制mRNA疫苗是由Arcturus Therapeutics开发的新冠病毒疫苗ARCT-154,用于18岁及以上成年人的初免和加强免疫。Ⅲ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该疫苗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率为55%,预防重症感染的有效率为95%。


(3)环状RNA:代表一类独特的天然存在或合成的闭环RNA分子,不具有5′帽子和poly(A)尾结构。其独特的共价环状结构,保护其免受核酸外切酶的降解,延长其半衰期,从而具有更好的生物稳定性和成药性。北京大学魏文胜团队[5]首次报道了环状RNA技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此外,与环状RNA相关的TCR-T细胞疗法已经被报道可用于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人巨细胞病毒(CMV)感染。


2.DNA疫苗

DNA疫苗的研究始于1990年


Wolff等偶然发现,给小鼠肌肉注射外源性重组质粒后,质粒编码蛋白可在体内稳定表达两个月。1993年Wang等[8]发现编码人免疫缺陷病毒(HIV)gp160的DNA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高水平gp160特异性中和抗体;同年,默克公司的Ulmer等及美国麻省州立大学Wild等证实小鼠肌肉注射编码甲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A)蛋白或核心蛋白(NP)的重组DNA质粒可有效抵抗不同亚型致死剂量流感病毒的攻击,预示着DNA载体质粒可以像传统疫苗一样发挥抗感染作用。随后大量动物实验结果显示,DNA疫苗接种后既能产生细胞免疫又能引起体液应答。


2003年2月,澳大利亚昆士兰医学院Waine和McManus在Parasitology Today杂志上将DNA疫苗定义为"第三次疫苗革命"


在最近30年里,科学工作者在鼠、鸡、猪、牛、猫、猴和黑猩猩等动物中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抗病毒、抗细菌、抗寄生虫、抗肿瘤及免疫性不育的DNA疫苗研究。2005年7月,美国Fort Dodge公司的西尼罗河病毒(West Nile virus) DNA疫苗被美国农业部批准作为全世界第一个上市的动物DNA疫苗产品,国内也批准了禽流感DNA疫苗(表1)。


表1 已批准上市的DNA疫苗

图片


2021年8月,印度药监机构批准了全球首款人体紧急使用(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的DNA新冠病毒疫苗(ZyCoV-D),由印度Zydus Cadila公司开发(表1)。临床Ⅲ期试验数据显示,该疫苗对COVID-9的保护率达66%(95%CI∶47%~80%),重症感染保护率达100%。


据美国临床试验注册网站(ClinicalTrials.gov)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11月12日,注册的DNA疫苗临床试验多达1 640余项,受试人数超过100万人。


Inovio公司开发了用于治疗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病(recurrent respiratory papillomatosis,RPP)的疫苗,该疫苗在Ⅰ/Ⅱ期临床试验中取得良好数据,近期将提交美国FDA生物许可证申请的快速申报,有望成为全球首个人用DNA治疗性疫苗。


核酸疫苗技术的免疫保护作用机制


1.mRNA疫苗

与DNA疫苗的作用原理颇为类似,mRNA疫苗也需在宿主细胞中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来诱导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从而起到保护作用。不同之处在于mRNA疫苗在组织细胞中的抗原表达无需进入细胞核,免疫原性优于DNA疫苗


另外,mRNA疫苗的LNP包裹也极大地提升了其在组织细胞中的转染和表达效率。当LNP包裹的mRNA疫苗经肌肉注射进入体内,通过细胞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介导细胞的内吞作用,细胞质膜凹陷,包裹着LNP-mRNA进入细胞内,形成内涵体(endosome)。进入内涵体的LNP通过溶酶体途径,释放mRNA进入细胞质。与正常经过转录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的mRNA一样,LNP导入的外源mRNA也是在细胞质内与核糖体结合,完成翻译,表达抗原蛋白提呈至细胞表面或被分泌到细胞外诱发免疫应答。


注射位点附近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PCs)或者被LNP-mRNA转染,或者捕获其他被LNP-mRNA转染细胞释放的疫苗抗原,随之进入引流淋巴结激活T细胞,启动抗原特异的适应性免疫应答。除了注射部位,少量LNP通过体液扩散以及毛细血管的渗透作用进入血液循环(注射后1 h就可在血液中检测到LNP),表面迅速吸附一层血清蛋白成为其"蛋白冕",借助载脂蛋白E(ApoE)富集于肝脏


2.DNA疫苗

DNA疫苗多采用肌肉经皮(包括皮内和皮下)注射给药。


DNA疫苗质粒被肌细胞或者皮肤组织中的角质和上皮细胞摄取后,进入细胞核并在外源基因启动子作用下转录和翻译目的基因,表达疫苗抗原。


DNA质粒亦可被注射部位周围的专职APCs,如树突状细胞,直接摄取并表达。其他组织细胞所表达的抗原亦可通过某些途径转移到专职APCs内,经其加工处理后提呈给抗原特异性T细胞。


DNA疫苗在大型动物(特别是灵长类动物)和人类中的免疫原性远不及啮齿类动物,需要较高DNA剂量且多次免疫才能达到理想的应答强度。究其原因,可能与大型动物和人体组织对DNA吸收和转染效率相对较低相关。因此,已开发多种方法用于改进DNA疫苗的体内转染效率。其中最为有效的是体内电穿孔(electroporation,EP)技术,通过增加细胞对DNA的摄取,提高注射部位的转染效率,可显著增强DNA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同时,EP电流造成细胞损伤,引起局部组织炎症反应,大量炎症细胞包括巨噬细胞等APCs的浸润也提高了提呈抗原的效率。


近些年,利用微针将DNA疫苗质粒递送至皮内,其所引起的免疫应答强度可与肌肉注射+EP刺激相媲美。皮肤可以看作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皮肤组织中含有大量的朗格汉斯细胞(人体皮肤每平方毫米含有约1 000个朗格汉斯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它们是能力超强的专职APCs,当外源性DNA目的基因在皮肤组织中表达时会引起强烈的适应性免疫应答。


DNA质粒被导入宿主细胞后,编码病原体抗原的目的基因片段在宿主细胞内合成病原体抗原。尽管表达疫苗抗原的肌细胞、上皮和角质细胞本身不足以直接激活抗原特异性的T和B淋巴细胞,它们通过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如IL-1、IFN-β和TNF-α)促进周围的APCs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的活化、富集和应答,同时为其提供所表达的外来抗原。


组织中的专职APCs可直接表达或者摄取周围组织细胞释放的疫苗抗原,也可通过吞噬由DNA疫苗诱导的凋亡细胞,对抗原进行加工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抗原肽加载到MHCⅠ和Ⅱ分子上,随之迁移至引流淋巴结,诱导抗原特异性B细胞、辅助性T细胞(Th)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的应答,从而发挥适应性免疫保护作用。一过程类似于病原微生物感染或减毒活疫苗接种,所以DNA疫苗能有效地激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尤其是其具有激活杀伤性T淋巴细胞的作用。


DNA疫苗质粒的双链DNA中含有具有免疫佐剂功能的非甲基化CpG序列,又称为免疫刺激基序(immune stimulatory motif)。含有CpG序列的寡核苷酸可刺激B细胞增生和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并可在体内及体外诱导T、B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分泌某些细胞因子。脊椎动物免疫系统能够识别未甲基化CpG序列并激发免疫。



核酸疫苗技术平台的潜在安全性风险及可能的机制


1.mRNA疫苗

mRNA疫苗的潜在风险集中表现在mRNA本身可被多种模式识别受体识别,显示出固有的佐剂特性,因此,有可能会过度激活免疫系统,从而导致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由于mRNA技术在人群中应用时间相对较短,其长期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观察,包括可能的免疫功能失调、细胞毒性、基因突变和长期器官损伤等,其发生机制可能与mRNA的稳定性、传递效率和细胞内转录和翻译过程有关。


2.DNA疫苗

首先,外源性DNA可能会整合到接种者基因组中,导致不可预测的遗传变化。事实上,转染了非复制DNA疫苗质粒的细胞,表达抗原后变成了靶细胞,会被激活的免疫细胞攻击清除掉;而自复制DNA疫苗,细胞内RNA在自复制过程中会形成大量双链RNA(dsRNA),使得细胞快速凋亡。2020年8月,WHO更新的DNA疫苗研发指导原则(WHO/BS/2020.2380)提出,DNA疫苗使用的目的基因片段不发生整合。尽管如此,在DNA疫苗的安全性评价中仍需要加以关注。


其次,反复暴露于同一质粒载体可能会导致抗质粒DNA抗体的形成,从而诱导自身免疫应答。现有研究表明,通常情况下,除具有自身免疫倾向的个体外,抗原性很弱的DNA疫苗质粒,在基因治疗中尚不足以引发抗自身DNA抗体产生。但如果DNA疫苗的目的基因序列与宿主的基因序列高度相似,则存在诱发自身免疫应答的潜在风险。此外,细胞外DNA结合蛋白可以作为核酸哨兵,将细胞外游离DNA转化为固有免疫激活的免疫刺激因子,诱导成纤维细胞或免疫细胞产生干扰素和促炎性细胞因子,引发炎症,也可能打破机体对DNA的先天耐受性,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最后,DNA质粒可在某些细胞中稳定存在数月之久,持续不断地表达所编码的抗原蛋白,这可能造成个体免疫耐受,从而成为疫苗所针对的病原在人类中循环的储存库。


基于核酸疫苗技术平台的新冠病毒疫苗安全性与有效性


1.mRNA疫苗

Pfizer/BioNTech新冠病毒mRNA疫苗BNT162b2的Ⅲ期临床试验共纳入43 548例受试者,结果显示,在接种2剂BNT162b2疫苗后,预防COVID-19的保护效力为95%(95%CI:90%~97%)。在不同年龄、性别、种族、民族、基线体重指数和基础疾病的亚组分析中表现出的保护效力为90%~100%。Moderna新冠病毒mRNA疫苗mRNA-1273在美国进行了超过30 000例受试者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接种2剂mRNA-1273疫苗,随访2个月,针对包括重症在内COVID-19的保护效力为94%(95%CI:89%~96%)。


英国对BNT162b2疫苗在Alpha和Delta变异株流行期间的真实世界研究显示,完成全程基础免疫后,疫苗保护效力(effectiveness)为91%(95%CI:76%~97%)[30]。在Omicron流行期间,美国南加州一项利用医疗系统电子健康记录进行的研究表明,2剂mRNA-1273疫苗接种14~90 d针对Omicron感染所致COVID-19的保护效力为44%(95%CI:35%~51%)。在14~60 d和>60 d,3剂mRNA-1273疫苗对Omicron感染所致COVID-19的保护效力分别为71%(95%CI:69%~73%)和47%(95%CI:40%~53%)。但是,在免疫缺陷人群中,同样3剂mRNA-1273疫苗,针对Omicron感染的保护效力仅为29%(95%CI: 0.3%~50%)。加强免疫可以显著增加保护效果,但与基础免疫相似,其保护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


临床试验和上市后真实世界研究的数据均表明mRNA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不良事件总体上多为轻度或中度,且一般在接种后一周内消失。最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关节痛、肌痛、腹泻、疲劳、发冷、发热和注射部位红肿。其他不常见(<1%)的不良反应包括淋巴结肿大、失眠和过敏反应(荨麻疹、皮疹和血管性水肿)。急性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Bell麻痹)很少见,发生率不到千分之一。国外上市的两种mRNA疫苗(mRNA-1273和BNT162b2)均很少出现过敏反应。现有数据显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后轻度过敏反应发生率为47/10万剂,而mRNA-1273与BNT162b2接种后出现轻度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25/10万剂和22/10万剂,其可能的机制与接种者体内预存针对LNP中抗聚乙二醇化脂质的抗体有关。安慰剂组与mRNA-1273或BNT162b2疫苗接种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SA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研究显示,BNT162b2和mRNA-1273两种mRNA疫苗与心肌炎或心包炎发生风险相关,约为每10万人2.7例(95%CI:1~4.6例)。相比之下,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心肌炎事件为每10万人11例(95%CI:5.6~15.8例)。疫苗接种后发生心肌炎或心包炎的可能机制包括激素差异、mRNA免疫反应性以及抗体与心肌蛋白的交叉反应。


美国疫苗不良事件评估报告系统(VAERS)分析了2020年12月—2022年1月期间提交到报告系统的确诊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GBS)病例,基于GBS的背景发生率,计算了mRNA疫苗接种后的GBS发生观测值与预测值比(observed-to-expected ratios,OE ratio),均小于1,即与背景发生率比较,疫苗接种未显著增加GBS发生的风险。


2.DNA疫苗

全球新冠病毒DNA疫苗(ZyCoV-D)仅在印度被批准用于12岁以上人群,尚未累积足够的安全性数据。临床试验中发现该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不良事件总体上多为轻度和少量中度。最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肿胀、轻度发热和乏力、头痛和肌肉酸痛,这些不良反应通常在短时间内自行缓解。


新冠病毒DNA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强度显示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效应,在90%~100%的接种者中可诱导明显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80%左右接种者可以产生抗病毒中和抗体,滴度与感染恢复期患者血清中的中和抗体滴度相当。ZyCoV-D的Ⅲ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对预防COVID-19的有效率为66%,预防重症感染的有效率为100%。


核酸疫苗技术平台开发预防性疫苗面临的挑战


1.mRNA疫苗

新冠病毒mRNA疫苗的成功应用为众多传染性疾病防控带来了颠覆性的手段,但其发展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mRNA疫苗的稳定性,以及前述的安全性风险方面。


mRNA疫苗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序列设计、递送系统以及制剂,稳定性问题贯穿整个核心技术。mRNA分子在外部环境中易于降解,不稳定的mRNA可能导致剂量不准确、免疫原性降低或产生非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保护和传递策略。


不同于常规疫苗,mRNA疫苗对温度高度敏感。常规的疫苗可以在2~8℃保存数月,但是mRNA疫苗则通常需要-20℃或以下的温度进行保存及运输,从而保证mRNA疫苗的质量。Pfizer/BioNTech开发的新冠病毒mRNA疫苗BNT162b2需要在-70℃保存,在2~8℃的冷藏温度下只能保存24 h[38]。Moderna开发的新冠病毒mRNA疫苗mRNA-1273需要在-20℃保存。有研究表明,通过添加不同的保护剂(如乳酸、甘露糖、海藻糖等),mRNA制剂在冷冻干燥后可以在室温下较长时间储存。




对于国内mRNA企业,除了稳定性,挑战还包括工艺系统化、质量控制,以及专利壁垒等。COVID-19疫情暴发前,国产mRNA相关设备及原辅料供应厂家寥寥无几;随着新冠病毒mRNA疫苗的成功开发,相关产业发展迅速。因此,为推进我国mRNA疫苗产业的良性发展,亟需上下游共同努力来构建良好的产业链(主要包括mRNA序列设计、质粒的合成及表达、mRNA原液的制备,新型脂质的筛选、LNP包封等),并遵循监管部门相关技术指导原则,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以保证不同制造商的工艺流程和质量标准的一致性。




2.DNA疫苗

DNA疫苗发明至今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DNA疫苗在载体构建、抗原编码基因的选择和优化、递送技术和方式等各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在兽用疫苗领域取得了成功,但人用疫苗领域鲜有成功案例,究其原因,DNA疫苗研发仍存在诸多难点。


既往多项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尽管DNA疫苗在人体中诱导了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但是这些反应往往还不足以产生显著的临床获益。


与传统的蛋白质疫苗相比,DNA疫苗的免疫原性差仍是亟需解决的难题,可能的原因是DNA疫苗在体内的利用率低。DNA疫苗接种后,裸露的DNA很容易被黏膜、皮肤和血浆中的核酸酶迅速降解,只有少量的DNA可进入细胞,而进入细胞的未被降解的DNA需要通过包括细胞膜、核内体和核膜在内的不同生物屏障并最终到达细胞核转录出mRNA,表达抗原。为了达到较为理想的免疫效果,常常需要单次或多次注射大量的DNA(5~10 mg),才能在人体内表达足够的抗原蛋白(肽)以激活免疫系统。


此外,人体中存在多种DNA结合蛋白,降低了DNA疫苗利用效率。有报道指出,人血清淀粉样蛋白P组分可与质粒DNA结合,加快细胞外DNA的清除,抑制DNA转染到体细胞中,并促进细胞凋亡,这导致质粒DNA所编码的抗原在体内的表达和诱导的免疫应答显著降低。


虽然理论上DNA疫苗可同时诱导Th1和Th2型免疫应答,但实际上DNA疫苗免疫后诱导的免疫应答往往是偏向Th1型,过多的Th1型免疫应答可能引起自身免疫应答,从而导致不受控制的组织损伤。在细菌、病毒以及真菌感染的情况下,需要激活机体的Th1型免疫应答以达到清除此类病原体的目的,而当胞内寄生虫感染时,可能会更多地需要Th2型细胞免疫应答。


DNA疫苗的免疫方式也制约了DNA疫苗推广。为了有效递送DNA至细胞核,一些物理方法,如电穿孔、超声穿孔或基因枪被采用。虽然它们能够克服细胞外和细胞内的屏障,将DNA运输到细胞核中,但都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递送的DNA不具有靶向性,可能导致细胞死亡,无法精确控制DNA的摄取量以及DNA在细胞内的半衰期等。


DNA疫苗的物理给药方法如电穿孔和基于纳米颗粒的系统虽然被证明是有效的,但成本高,接种过程需要专门设备和受过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


DNA疫苗的作用机制是在动物或人体内编码表达蛋白质抗原,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诱导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因此,DNA疫苗仅限于蛋白质类免疫原,而对非蛋白质抗原作为免疫原的疫苗则无效。例如,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是以肺炎球菌荚膜多糖为有效抗原成分,DNA疫苗尚不能在以多糖作为抗原的疫苗领域发挥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众多问题,许多不同的策略已经在临床前实验中进行了测试和验证,包括:

  • 设计新的质粒载体增强抗原表达的特异性;

  • 对抗原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以增强抗原蛋白表达量;

  • 使用APCs特异性启动子进行转录靶向性;

  • 用DNA疫苗进行初次免疫接种,确保诱导产生有效的CD8和CD4 T细胞,用蛋白质或活病毒载体进行加强免疫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抗体产生水平或细胞免疫应答,以及用传统佐剂或分子佐剂配制DNA疫苗等。


基于核酸疫苗技术平台开发新型预防性疫苗的展望


自1798年Edward Jenner发明牛痘接种预防天花以来,疫苗的发展已走过了三代,分别是:

以减毒活疫苗与灭活疫苗为代表的第一代,

以重组亚单位、病毒样颗粒疫苗为代表的第二代,

以及以mRNA疫苗为代表的第三代。


在应对新冠病毒大流行中,我国更是采用了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重组病毒载体疫苗等多条技术路线并进,开展新冠疫苗研发。其中,紧随Pfizer/BioNTech、Moderna与Inovio的步伐,国内核酸疫苗研发进展牵动着投资、产业、监管等各界的密切关注。


究其原因,核酸疫苗具有前两代疫苗无法比拟的特性:

(1)利用机体细胞表达目的蛋白,兼具内源性与外源性抗原提呈途径,从而诱导高效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有效清除体内病原的繁殖和存活;

(2)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体系可以通用和重复使用,不因目的基因变化而改变;

(3)可以同时表达多个蛋白质

(4)生产周期短,3~6个月完成序列设计、GMP生产及质控;(5)酶合成核酸、生产过程不涉及活病原微生物


基于上述特征,在后新冠病毒大流行时代,核酸疫苗技术平台预期将在以下预防性疫苗领域大有可为:

(1)传统疫苗技术难以奏效的病原,如HIV、结核、疟疾以及登革热疫苗;

(2)一些传统减毒活疫苗的迭代,譬如因全球消灭脊灰的需要,即需要保留活疫苗的免疫保护机制,又要防止疫苗活病毒的传播,这时,核酸疫苗技术是个优于灭活疫苗的选择;

(3)多价疫苗与联合疫苗,理论上说,核酸疫苗技术相对于蛋白质疫苗技术具有更大的抗原容量;

(4)新发与再现传染病,核酸疫苗技术平台建成后,能在获得病原的抗原序列后,3~6个月完成疫苗的开发,能及时应对诸如新冠病毒之类的新发与再现传染病的防控。



作者:汪萱怡 王宾 熊思东 高晓明 彭育才 金侠 朱涛 英博 寸韡 姜春来 于继云 陈则 陈建军 莘春林

文献来源: 汪萱怡, 王宾, 熊思东, 等.  核酸疫苗技术平台在预防性疫苗开发中的前瞻性观点 [J]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24, 44(7) : 565-572. DOI: 10.3760/cma.j.cn112309-20240419-00139.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