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第63期 | 今日主题: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图片


图片


本期要目

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更有“烟火气”(评论)


南昌:历史文化街区焕新 做旺城市“烟火气”(一线实践)


泉州:遗产保护与文旅经济的双赢样本(一线实践)


看西安博物院如何让历史文物“活起来”→(一线实践)


运城: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一线实践)



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更有“烟火气”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折射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密码,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强大动力。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物和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新时代新征程上,要深入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深度激活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创新创造基因,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充分彰显文物和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充分阐释文物和文化遗产的时代新义和当代价值,全面系统挖掘其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深刻揭示其中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找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点,充分融合文物和文化遗产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让文物和文化遗产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认同和热爱,从而不断巩固民族记忆、凝聚民族力量、传承民族精神。用科技激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活力,实施文物和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建立国家文物和文化遗产资源大数据库。利用科技赋能,为文物和文化遗产创新发展插上数字之翼,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元宇宙等数字技术,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火起来”。加强数字化展示和网络化传播,聚焦云展览、云展演、云课堂等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滑动下方查看更多


文物和文化遗产不应“养在深闺人未识”,而应“飞入寻常百姓家”。要让文物和文化遗产走向群众生活、走进群众内心,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和获得感。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坚持保护为主、传承优先。筑牢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安全底线,始终遵循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原则,坚守文明之重与开创文化之新,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摒弃“涂脂抹粉”“返老还童”式的过度修复,避免“拆真文物,建假古董”的愚昧做法。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下足微改造的“绣花”功夫,修旧如旧、保留原貌,让文化遗产更有“烟火气”,努力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坚持活态利用、创新发展,在合理利用中推动守正创新,找准活化利用的定位和路径,持续推进文物与文博、文创、文旅相融合,提供丰富多样、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让历史文脉融入生活、回归社会、服务人民,真正实现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相适应、相协调。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全局性的民生工程,需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鼓励公众以多样化的方式参与到保护行动中来,使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者、传承者和传播者,从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物和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是历史文化教育不可或缺的生动教材。通过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可以引导后人理清中华文明起源、发展历史脉络、灿烂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从而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清醒剂,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善用博物馆、纪念馆、故居旧址、名胜古迹、文化街区等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讲好中华文明的故事。特别是对青少年加强文化遗产教育,引导他们在底蕴深厚的课程教材中感受中华文化魅力,汲取中华文化精髓。


文物和文化遗产是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金名片”,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元素。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推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必须秉持开放的全球视野,通过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赋予文物和文化遗产新的生命力,为世界文明繁荣发展贡献力量。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积极拓展对外交流平台,向世界充分展示文物和文化遗产中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华文化精神,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影响力和感召力。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深化“一带一路”国家交流合作,推动成员国在古代文明研究、联合考古、古迹修复、博物馆交流、出境展览、文保援助等遗产保护行动中走深走实,构建更加平衡合理的文物追索返还新秩序,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为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和文明交流互鉴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历史不仅生动诉说着过去,还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中华民族赓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要做好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让历史文脉在保护传承中发扬光大,让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对外交流互鉴中绽放时代光彩。




来源:学习时报

图片


南昌:历史文化街区焕新 做旺城市“烟火气”


今年以来,随着首届“八一精英汇”文旅经贸节启动,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持续展现出人气旺、旅游火、消费热的新气象。其中,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春节期间累计客流量超154万人次,同比增长52%。西湖区以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为载体,不断做旺城市“烟火气”。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跳出“文、旅、吃、购、游”常态化布局,打造“文化+”精品,做到月月造节会,日日有“剧本”。进贤仓历史文化街区今年将启动修缮保护,通过漕运文化构建自有IP,再现当年盛景。


图片


滑动下方查看更多


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


日前,在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户外花潮舞台中央,古风电音DJ激情上演,让市民游客近距离感受国风与潮流的完美交织;万寿宫美术馆的网红“南昌”花墙、旌阳路超大型万花筒美陈前,人们排队拍照打卡;8号电梯口,一封“超长情书”让爱大胆告白;街区内,随处可见身着汉服的青年男女翩然走过……晚上10时,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依旧人潮涌动。踏歌而行,“贰麻酒馆”飘出的摇滚乐声溢满街巷,酒馆对面“不二民谣 音乐餐吧”传出温情乡间民谣,不同风格乐声混搭,衬得夜色别有风味。转角处,街区网红店南昌大饭店刚刚打烊。“为啥街区每个店都这么火?那是因为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景点多,花式主题活动多,带旺了这一片商铺。”南昌大饭店经理贝建和说。西湖区放出“大招”——万寿宫花潮节。西湖区历史街区事务中心副主任邓勇军介绍,万寿宫花潮节主题为“游园花梦”,市民游客可沉浸式体验花潮节的花潮歌舞《上春山》、赣剧《牡丹亭》。此外,西湖区还同步推出春日江西美食,包括南昌大饭店的荠菜圆子、“山楂与薄荷”的云雾春茶、“蒸点世家”的艾叶粑粑等。夜未央,曲未终,人未散,万寿宫的好戏,还在后头。


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


“来吃碗豆花,里面还有拌粉,免费品尝十二节气养生汤……”在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非遗十二坊前,鳞次栉比的美食店铺内叫号声、吆喝声交杂着,在旧式石板路上和房子间回荡。春和景明,漫步在街区的石板路上,就像徜徉在非遗历史的长河之中。非遗十二坊区域,赣派风格的十二栋建筑,一墙一柱皆为榫卯结构,每一栋都嵌入了豫章文化的巧思。“这十二栋建筑的门牌,我们以曾经南昌城里使用的十二个坊名来命名。”西湖区历史街区事务中心工作人员夏飞介绍。1号楼名为豫章堂,门牌名为高士坊,这里的高士指的是徐孺子,徐孺子是南昌乃至江西的一张文化名片。豫章堂始建于顺治末年,又名“豫章读书楼”,藏书八万余卷,为南昌文人陈弘绪晚年居所。叩开3号楼“洪崖山房”,《永乐大典》编纂者胡俨的晚年居所原址重修的建筑里,入驻的是省级非遗——宣纸刺绣。宣纸刺绣传承700余年,是刺绣界的“无冕之王”。第九代传承人顾玉纯老师在这里不仅潜心钻研宣纸刺绣技法,还授人以渔,帮助许多残疾人就业。藏园、友教轩、物华楼、寤歌草堂……千年时光赋予了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厚重的文化积淀。如今非遗十二坊里聚集着来自赣鄱大地的8位国家级、省市级非遗传承人,他们通过瓷板画、洪州窑、宣纸刺绣、建元篾编、南昌颖拓等,延续并创造着历史,让非遗文化在自己手中薪火相传。今年,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还将深入挖掘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名人典故,同时唱响“绳金塔文庙”祈福品牌


进贤仓历史文化街区


2015年与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同时被公布为江西省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的进贤仓,今年将实现“逆生长”——西湖区将对进贤仓历史文化街区加快推进修缮保护。焕新的是容颜,不变的是底蕴。昔日的进贤仓毗邻抚河,渐渐发展为水运码头,商业十分发达,有特定的商品交易日,周围的茶馆、旅舍应运而生。来进贤仓运送货物的外地客商喜爱在这里的茶楼饮茶休息。清末时期,抚州一批手工业者在原进贤仓街南段经营竹器制品,并沿街搭架堆放毛竹。据西湖区历史文化街区事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进贤仓街的码头文化、茶馆文化、竹文化等,都是当时发展而来,逐渐形成了自身文化特色。为彰显南昌进贤仓历史文化内涵,西湖区将对原有文保建筑、历史建筑等进行保护修缮,通过漕运文化构建自有IP,以进贤仓创新体验馆、榕下剧场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创新传播性业态构建造景。此外,将茶艺文化、竹木贸易等产品化,以“课程+体验+互动”形式打造非遗文化消费场景。改在更新和蝶变,造就涅槃与新生。中国文物学会民族民俗文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文化名家梅联华表示,南昌历史文化街区“出圈”需要抓住个性。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应看重江右商帮文化、非遗传承体验、节庆美食文化、万寿宫民俗体验;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要侧重祈福文化、非物质文化;进贤仓历史文化街区重在彰显漕运码头和赣派民居文化。围绕以上文化核心定位产业,让城市留下记忆,为城市向上注入人文精神力量。


来源:南昌日报


图片


泉州:遗产保护与文旅经济的双赢样本


万寿塔,位于福建省泉州城东南方向20公里的石狮市宝盖山顶,当地人又称它为“姑嫂塔”,它与相距不远的六胜塔遥相呼应,构成泉州港独特又完善的古代航海导航体系,见证了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海外贸易的繁荣。2021年7月,已有800多年历史的万寿塔与其他21个申遗点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泉州也成为我国唯一一座以整体申遗成功的城市。


近三年来,泉州以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为目标,不断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创新文化遗产活化利用路径,极大促进了泉州市文旅经济发展,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经济发展双赢。


滑动下方查看更多


不断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水平


“泉州市在申遗过程中,对文化遗产保护和修复投入了大量工作,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保存下来。申遗成功后,泉州市更加重视这项工作,在不断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水平的同时,探索形成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泉州经验。”福建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肖玉琴说。


一是建章立规,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供法治保障。为严格落实《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要求,泉州出台了《“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条例》,对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体制、保护规划、建设活动管控、活化利用、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条例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为泉州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是整合机构,为统筹全市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机制保障。“泉州市委、市政府在申遗成功后,为了加强和促进后申遗时代泉州文化遗产和文物考古的保护,不但提出泉州创建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目标,还整合泉州市考古研究所、市博物馆等九家文旅局下属单位,成立泉州市文物保护中心,统筹各级各类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利用以及研究、阐释、展示等工作。”泉州市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唐宏杰说。目前,晋江、石狮、南安、惠安、丰泽等市县区也相继成立文物保护中心,推进本辖区内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序开展。


三是建立专业队伍,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人才保障。在石湖码头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站,负责人郭增沛与另外两位同事共同守护着相距不到一公里的石湖码头和六胜塔两个遗产点及周边区域,除了每天上下午各一次的轮流巡视,办公室墙上还有三块大屏幕,实时显示着29个摄像头对两个遗产点不同角度的监控画面,一旦发生紧急事件,他们就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处置。


除了基层专业文保人,泉州还建立了数十人的文物义务巡查员队伍,主要由各个领域的文化遗产爱好者组成,他们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发现的涉及文物保护问题都会第一时间反馈给相关部门,构建起泉州文化遗产保护的立体保障。


活态保护利用,世遗主客共享


在泉州,世界遗产从来不是孤立的,而是鲜活的。市民登宝盖山健身观塔、老人们坐在石渔村的石湖码头边悠闲聊天饮茶、真武庙内不时有信众进来祈福……“老百姓生活在遗产里,遗产就在身边,见人、见物、见生活,有血、有肉、有灵魂。”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吕秀家讲述的泉州文化遗产如此生动感人。


清源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副主任林琼芳介绍说:“清源山以老君岩世界遗产点为核心,为满足市民游客的需要,引入非遗演艺、非遗研学、非遗文创等活动,持续打造世遗+非遗空间场景,并延长开放时间,结合老君夜景工程打造,为市民、游客免费开放,使游客在活动中欣赏夜间清源山下美景。”


据了解,目前泉州22个世界遗产点,除了老君岩所在的清源山、清净寺外,其他都不收门票,免费对市民和游客开放,泉州真正成为主客共享的世遗之城。


深化文旅融合,打造“烟火之城”


申遗成功后,泉州知名度显著提升,泉州旅游更是火爆“出圈”。2023年泉州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8.9%;接待国内外游客8652.97万人次,同比增长53.9%,两项指标增速均居福建省第一。


构建立体营销体系,线上曝光、线下引流。泉州成立了全省首个地市级国际传播中心——泉州海丝国际传播中心,在各级主流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开设专题专栏,利用网站、客户端以及微信、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多平台发布世遗主题报道及图文视频,全力打造“宋元中国·海丝泉州”品牌IP,先后出现“宋元中国看泉州”“簪花围”“蟳埔女”等20多个网红“爆款”。


位于丰泽区的蟳埔村在成为网红打卡地之前,全村做“簪花围”生意的店铺只有五六家,到如今已增至数百家,即便在平日游客也是络绎不绝,“游蟳埔、戴簪花、美自己”不仅成为时尚潮流,更是游客来到泉州最独特的文化体验。


以“世遗+非遗”打造文旅融合新业态。泉州拥有世界级非遗项目6项,国家级非遗项目36项。在泉州古城所在的鲤城区,目前已连续两年以“走进世遗,遇见非遗”为主题举办城南庙会活动,传统工艺、小吃、文创、民俗及非遗展演在泉州天后宫轮番登场,让游客深入了解泉州的非遗项目,体验传统技艺,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此外,泉州积极推动“非遗+”旅游的结合,将非遗项目融入旅游线路,推出非遗主题旅游产品,同时积极推动跨界联动合作,开展音乐节、演唱会、美食节、艺术节等活动,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全力打造国内最具烟火气旅游城市。泉州是一座“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活态古城。为了应对国内外慕名而来的大量游客,政府通过盘活闲置国有资产改造为精品酒店、民宿,加快补齐中心城区旅游公共配套短板,两年来,西街“泉酒刺桐味”餐厅、三朝巷「元集·朝也」民宿、通政巷巷遇精品酒店、西街行舍精品酒店等相继投入使用,“世遗人家”“鲤城民宿”“宋元海丝宴”等一批世遗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带动力正在不断提升。


福建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表示,古城泉州蕴含着厚重深邃的闽南文化、海丝文化、海洋文化,申遗后,泉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文旅经济协调发展,提升到一个崭新高度,要充分激发泉州历史文化的人文魅力,创建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释放泉州文化遗产的生机活力。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