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在金砖峰会前,印度“幡然醒悟”,单方面宣布结束中印对峙,要与中国大和解?
在金砖峰会开幕前,印度第一副外长突然宣布,印度已经与中国达成协议,对中印边境地区的巡逻做出了新的安排。双方将结束长达4年的边境对峙,彻底实现脱离接触。
【印度第一副外长维克拉姆·米斯里与莫迪】
印度第一副外长的表态,一时之间看似充满诚意,不过,中方的表述与印方有所不同,中方表示,双方目前达成解决方案,但还在就此事沟通、落实,如果有好消息,将第一时间公开。与印度相比,中方的回应显得更为谨慎。
众所周知,从2020年开始,班公湖、加勒万河谷等地点频繁爆发冲突,局势一度紧张到可以用“剑拔弩张”来形容。而印度方面在此时,突然提出的“和解”,背后动机究竟为何?
首先最显而易见的,就是经济利益的驱动。印度近年来致力于吸引外资,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投资来源地之一,在印度发展的愿景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印度产业离不开中国】
长期对抗对于印度经济而言如同一道无形障碍,消耗的不仅仅是资源,更是发展机遇。与其在边境问题上纠缠,倒不如抓住机会修复关系,以迎接资本的青睐。
其次,从军事角度来看,继续对峙根本无法让印度获利,反而让其被迫投入大量军事资源。长期以来的摩擦并没有给印度,带来任何实际的地缘政治收益,相反,只是让其在国际舞台上多了不少尴尬。
另外,作为金砖国家和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其它成员显然更希望看到一个,稳定而非对抗的中印关系。印度若不调整姿态,可能面临进一步孤立的风险。这种压力在某种程度上,逼迫印度不得不重新考虑与中国的关系。
【印外长苏杰生在上合“遇冷”】
然而,这一切都还只是在纸面上的承诺。印度虽然抢先公布了双方达成协议的消息,但我们不能忽视其一贯的外交习惯——口惠而实不至。印度说一套做一套的例子数不胜数。此次又是否会变成一次外交上的“空头支票”,仍需我们保持高度警惕。
也正因如此,中方做出的回应更谨慎,并不令人意外。中印关系曾多次跌入低谷,尤其是在中美博弈加剧的背景下,美国试图借机拉拢印度,将其纳入围堵中国的阵营,这正是中印关系复杂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美国拉拢印度围堵中国】
而且印度的这种“善意”姿态,并非完全出于对改善中印关系的迫切渴望,尤其是在经历与美西方的外交碰壁、和加拿大的驱逐外交官事件之后,印度或许开始重新审视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定位。
换句话说,莫迪政府在国际舞台上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在权衡东西方之间的得与失后,印度意识到,如果不通过与中国改善关系来稳固自身地位,那么长期夹在大国博弈中的结果,可能让其更加孤立无援。
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中国依然需要做好一切可能的准备。无论是协议可能的“夭折”,还是对边境局势的突变,都要保持高度戒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