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农业大国,加速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是必然趋势,而北斗的出现,为这条转型之路提供了新的支撑点。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深入应用,我国粮食的丰收开始和“仰望星空”密切相关,为国家粮食生产注入了强劲动力。从种植到收割,北斗技术都为农业的每个环节提供了智能化支持。
据国际在线网站消息,在河南濮阳市清丰县,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动,机械化播种程度越来越高,为小麦丰产丰收奠定基础。在清丰县仙庄镇白家村的农田里,一台台安装了北斗导航的无人驾驶农机正在作业,这些无人驾驶的农机可以一次性完成深翻、旋耕、播种、滴灌带浅埋等作业,使小麦出苗率提高到95%以上。
北斗技术的赋能和智慧农业的应用,农业生产变得更加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实现全程无人化作业的同时也实现了播种、翻耕精准度的提升。据了解,清丰县2024年计划播种冬小麦面积75.8万亩。截至10月18日,已播种45.5万亩,预计10月25日完成播种。
在灌溉植保方面,基于北斗系统,可以实现科学化的无人值守灌溉植保,既能节约水、肥、药,又能省人力,提效率。北斗卫星可以实时监测农田水分状况,结合天气预测模型,指导农户进行科学灌溉。 这种智能化管理既节约了水资源,又保证了作物的正常生长,特别是在干旱地区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据中国邮电报报道,在山西大同,中国移动“北斗+智慧农业”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高产高效集成,制定符合当地作物生长规律的玉米单产提升方案,探索出本地玉米单产提升模式,保障了粮食安全。
操作人员可借助先进的压力灌溉系统,将肥液与灌溉水一起,均匀、精准地输送到作物根部的土壤,保障密植玉米生长。配合远程控制技术,大幅度减少现场手工操作,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通过有机旱作节水滴灌,减少了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可实现节水50%,节肥20%,有助于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
在秋收中,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无人驾驶农机、自动避障和精准调度等方面。据央视网消息,眼下湖北省3000多万亩中稻收获已经进入尾声,在湖北咸宁赤壁市,搭载北斗终端的农机在田间穿梭。
在湖北省赤壁市羊楼洞镇的千亩智慧农场,田里跑着的就是搭载了北斗终端的农机。通过湖北省北斗智慧农业管理与服务平台可以看到,这三台农机的运动轨迹以及作业的亩数。据了解,搭载北斗终端后的农机作业精准度达到了厘米级,播种更加精准,可以节约种子和肥料。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这片示范田水稻单产达到1100多斤,相比去年增产200斤。(许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