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有个巨大的南瓜”“这些也是山药?跟我们国家的不一样”“桃子的味道太好了,想打包带走一个”……10月16—22日,“一国一品”行动太平洋岛国启动会暨研讨会在南京举行。10月21日,来自库克群岛、斐济、瑙鲁、巴布亚新几内亚、萨摩亚、所罗门群岛、汤加、瓦努阿图等太平洋岛国的农业合作伙伴们,来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本部进行实地考察。
现场,科技创新、科技服务、成果转化、对外合作等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让他们频频点赞。
沉浸式体验感拉满
想把先进技术带回国
丰收的果实,是农业技术最直观的成果展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自主研制的大米、甘薯、芋头等粮经作物,桃子、葡萄、梨子、西瓜、甜瓜、猕猴桃等水果,辣椒、番茄、茄子、食用菌等蔬菜,“水灵灵”地摆在远渡重洋而来的岛国友人们眼前。他们在一饱口福的同时,对品种背后的培育故事也有了深入的了解。
第一次吃到黑色玉米的瑙鲁环境管理与农业部农业项目经理布莱诺基·里门赞不绝口。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没想到自己会这么喜欢黑色玉米的口感,“这次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看到的一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在我们国家都没有。”
“我们很想和中国合作了解情况,因为中国农业的发展时间比我们长得多。”布莱诺基·里门说,相较于技术,瑙鲁更需要的是中国科研人员的智慧,“需要中国的科研人员来告诉我们需要什么。我们国家是一个小岛,那些适用于大型农业项目的技术并不适合我们。”
“这里的技术相当先进。我们正在研究哪些东西可以在我们的国家应用。”库克群岛农业部作物研究司司长威廉·维格莫尔则表示,此次来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考察,给他和团队带来了一些好的想法,希望把好的技术、在本土有发展潜力的品种带回去。
在农产品加工创新港,来自太平洋岛国的农业合作伙伴们又化身“十万个为什么”,接二连三地抛出感兴趣的问题。
据介绍,这里依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本院农产品加工所等科研机构,主要开展加工关键技术集成、智慧食品研发、核心装备创制、农产品绿色加工技术体系集成等研究,建有畜禽肉制品加工、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果蔬预制调理食品加工、果酒与饮品发酵、营养健康食品研发、水产品加工、粮经作物加工、茶叶加工等专业技术研发中心和中试生产线,配备先进加工设备100余台套。
农业合作不断深入
促进当地人民就业、增收
据悉,近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有力促进了南太平洋岛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深受南太岛国的欢迎。其中,中国与岛国的农业合作亦在不断深入,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去年5月,中国—太平洋岛国农业合作示范中心正式揭牌运行。自运行以来,该中心与所罗门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瓦努阿图等多个太平洋岛国开展了广泛交流与合作。
江苏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李大婧介绍,加工所果蔬加工团队正在与萨摩亚海平线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新一代诺丽果功能饮品开发关键技术研究。
诺丽果(Noni)是海滨木巴戟(Morinda citrifolia L.)的果实,盛产于南半球的印度尼西亚、瓦努阿图、库克群岛、斐济、萨摩亚。这是一种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鲜果在采摘后不易保存,急需处理,且果实中种子含量多,气味不易被接受,难以鲜食。因此,深加工是发展诺丽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的一个重要方向。
“我们在萨摩亚当地建立了诺丽果种植示范园,帮助企业规范种植技术。因为诺丽果具有特征性的丁酸、乙酸等刺激性风味,消费者接受程度低,我们又改良了诺丽果汁的口感和风味。”李大婧表示,目前团队正在围绕诺丽果汁发挥健康功效的具体物质是什么、健康作用机制如何开展系统性、深入性的研究,以此来帮助萨摩亚当地诺丽果的产业发展,促进当地人民就业和增收。
通讯员 杨春艳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李鸣/文 刘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