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肝转移——介入联合消融来支招 “肠癌患者出现肝转移怎么办”

     肝脏是结肠癌血行转移的重要脏器。研究显示,约15%-25%的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即合并肝转移。另外有15%-25%的患者是肠癌根治术后出现肝转移,其中约80%-90%的肝转移病灶无法行根治性手术切除,5年生存率低于5%。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肿瘤科采用介入联合消融治疗可使部分肠癌肝转移患者达到“无疾病证据(no evidence of disease,NED)”状态。

     本文介绍的是一例“局部介入+消融+中西医治疗”结肠癌术后6年肝转移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情况。



      患者张先生(化名),71 岁,主因“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后6年,发现肝 S6 段转移瘤 1 周”入院。2018 年于外院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示:中分化腺癌,分期:pT3N0M0 IIA 期。术后未行辅助化疗,间断复查。近期,患者于外院复查腹盆增强 CT 提示:肝 S6 段新发病灶,考虑转移。因拒绝外科手术及化疗,遂就诊于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肿瘤科。

      术前肿瘤标志物:CEA 55.10 ng/mL ↑,CA19-9 29.30 U/ml ↑。

图片

 术前腹盆增强 CT

      根据患者病情科室讨论,制定局部介入+消融+中西医治疗方案。完善检查除外介入禁忌,行肝肿物局部介入治疗,于导管室DSA下,局麻下用微导管寻找肿瘤供血血管。然后将化疗药物及栓塞药物注入该肿瘤血管,让肿瘤局部药物化疗,局部供血血管栓塞,减少肿瘤血供。患者全程清醒无明显不适。

图片
图片

 介入术后腹盆 CT 平扫


      除外微波消融禁忌,行 CT引导下肝肿物微波消融术。考虑病灶临近结肠肝曲,采用“水隔离技术”降低肠管损伤风险,隔离肠管后开始消融,过程顺利,患者未诉显著不适。水隔离技术可以将肿瘤与周围重要脏器中形成一个隔离带,既可以保证肿瘤部位微波消融的范围,又可以降低消融过程中对邻近重要器官的热损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图片
图片

消融术后复查腹盆增强 CT:局部肿瘤无强化,完全灭活

图片
图片

 消融术后1个月复查腹盆增强 CT:局部病灶无肿瘤活性


      消融术后1个月复查肿瘤标志物:CEA 8.09 ng/mL明显下降,CA19-9 正常。

      在中医治疗方面,鉴于患者结肠癌伴肝转移,平素思虑较多,性情略急躁,稍有乏力,眠差,入睡困难,大便干,排便稍有困难,舌质暗,苔薄白,脉弦滑,予耳穴压丸(神门、皮质下、心、肝、脾、内分泌)安神助眠,中药汤剂口服以疏肝健脾、化痰祛瘀为法,中医外治予穴位贴敷(神阙)联合中药膏摩(腹部)理气通腑。治疗后患者自觉乏力减轻、睡眠质量较前好转、大便正常。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医外治


      根据最新NCCN指南推荐,肠癌根治术后新发肝转移首选靶向联合化疗,但是周期治疗耗时长、会明显降低生活质量。目前,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肿瘤科采用介入联合消融技术,在水隔离技术的保护下,达到局部肝脏肿瘤的完全灭活。近期患者恢复良好,现已出院进行保守治疗。


介入联合消融技术

       介入联合消融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肠癌肝转移治疗中,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特点。当肝肿瘤位于特殊部位或毗邻重要脏器时,外科手术风险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肿瘤科开展呼吸、消化、妇科、泌尿系、头颈部等实体瘤的临床诊疗工作。科室秉承中西医融合肿瘤微创介入多学科融合发展的服务理念,开展CT/DSA等引导下介入、消融治疗肝癌肺癌、肠癌、食管癌、肾癌、胆管癌、胰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妇科恶性肿瘤等疾病。应用中医药辨证施治,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中药外治扶正祛邪、调整机体功能,起到减毒增效、消瘤止痛的作用。


专家介绍
图片

胡乃东

科主任

现任东直门医院肿瘤科主任,北京市中西医肿瘤微创医学中心执行主任,主任医师。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编委,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委员会经血管治疗分会委员,国家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委,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创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甲状腺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委员。


擅长:各类恶性肿瘤的介入、消融及其他微创治疗。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等常见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防治和康复调养。特别是运用中医药预防复发、转移,减轻西医治疗毒副作用,各种结节、癌前病变的中药干预,专注于中医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提高中晚期患者生存质量和促进肿瘤患者康复。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    

出诊地点:2期3层A区12诊室

作者:和梦珂  王   丹

编辑:于嵩洋

审核:胡乃东  刘丽娟

审阅:孔令博  刘子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