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讯(通讯员:罗鑫、隆文武、陈志光)时间镌刻成长年轮,记忆勾画奋斗轨迹。湖南隆回,魏源故里,一个湘西南端的小县城,一个130万人的人口大县,在风云变幻、激流涌荡的时代中,绘谱出怎样激昂奋进的旋律?翻阅75年来的“政府账本”,一串串跃动的数据,如一行行跋涉的足迹,见证了隆回财政昂扬发展的辉煌历程: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由1952年的111.07万元到2023年的14.87亿元,增长了1338倍,财政总支出由1952年的90.62万元到2023年一般预算支出完成71.55亿元,增长了7895.61倍。
回首往昔,75年峥嵘岁月,75年砥砺奋进,几代隆回财政人披荆斩棘,劈波斩浪,在改革潮涌中逐梦,在开放波涛间奋进,交出一份份“以政领财”的时代答卷,绘就出一篇篇“以财辅政”的精美华章。
GDP增长386倍,经济发展推动器作用显著发挥
“1949年10月11日,隆回人民迎来和平解放,从此,社会经济焕发勃勃生机。过去,虽然以农业税为主要支撑的财政收入十分微薄,县级财力极其有限,但在对涉及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支持,还是毫不吝啬。”今年85岁的老局长朱立当回忆道: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隆回县财政预算内的基本建设投资,增加到373.88万元,为“一五”时期的6.86倍,占同期财政支出的17.43%。其中工业投资高达222.7万元,占投资总额的58.56。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隆回县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达568.89万元,为1952-1965年预算内基建投资综合的1.01倍,其中工业投资达242.87万元。到第五个五年计划时期的1977年7月,县财政还专门投资90万元,筹建了一个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磷肥厂,90万元,这对当年的隆回财政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当年全县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才1032.39万元。
据《隆回县志》记载:20世纪40年代末,境内只有手工作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隆回工业逐步发展。1978年,全县共有工业企业85家,年工业总产值5144.77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隆回财政支持工业发展出现蓬勃生机。到2002年底,全县有效形成了以造纸、建材、食品为龙头产业,以轻纺、冶金机械、皮革服装、农副产品加工为主要产业的工业生产体系。据统计:1978-2002年,全县财政支持经济建设费共支出4.13亿元,占同期财政总支出的19.02%。
党的十八大之后,越来越多的城市重大发展项目在隆回快速集结,兴昂国际、中民筑友、永京集团、惠电科技等一批知名企业入驻园区。隆回财政精准对接各项政策,通过补助、补贴、贷款贴息等间接方式持续支持企业发展,放大财政投资的效果。通过PPP模式、发行专项债券等方式,阶次促进园区支柱产业、交通运输等发展,支持工业、农业、文旅、信息、金融等产业发展,为实体经济发展不断“输血”。并提出了一系列支持促进产业发展的考核奖励、扶持和财政补助政策措施。同时,突出规划引领,持续加大投入,步步推进城区改造,提质扩容,展露新颜。完善设施,清洁环境,促进乡镇变脸。
194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0.74亿元,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GDP286亿元,平均增长8.27%。人均GDP从1949年的52.75元增加到28901元,增长547倍。194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31万元,2023年,全县工业总产值80.89亿元。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县没有1个建制镇,桃花坪也只有1条又短又窄的卵石街巷,面积不足0.2平方公里,人口不足千人。现在,全县乡镇(街道)发展到25个,全县常住人口98.02万人,县城城市人口达到32.3万人。
收入规模增长1338倍,财政“蛋糕”越来越大
据《隆回财政志(1947—1987)》记载:1950年-1952年,隆回财政在“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指导下,执行战时供给制,统收统支。1950年,整顿了民国时期的税收制度,废除苛捐杂税,发行胜利折实公债,建立金库制度。压减了市面游资十亿元(旧币),制止了通货膨胀,稳定了金融物价。1951年,贯彻“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原则,促进了城乡物资交流。1952年,本着厉行节约精打细算的精神,岁入超过预算的9.15%,实现财政收入111.07万元。1953年隆回开始建立县一级财政。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支出上由供给财政转变为建设财政,收入上由以农业税为主逐步转为以工商税和企业利润为主。1954年,发挥县级预算的积极性,扭转了“重支轻收”供给思想。将原有32个单位进行预算归口,在农村全面开征契税,全县上半年虽遭特大水灾,但岁入仍比上半年增长20.85%。1955年,岁入较上年决算增长3.16%。到1957年,随着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隆回财政收入比上年增加11.38%。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从1961年起,根据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隆回采取调整支出结构、稳定金融物价、加强财政监督、调整农业税率、加强经济核算等措施,收入逐年上升,1961年收入305.45万元,1962年收入404.33万元;到1965年收入实现614.79万元,为1961年的两倍,年均增长11.05%。到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的1977年,隆回县财政收入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1978年,隆回财政人乘着改革开放快车,在经济上执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分灶吃饭、一定五年”的财政体制,调动了各级理财的积极性,财政收入出现蓬勃发展势头。1982年财政收入突破2826万元,比1978年增长了1.3倍。从1983年起,由于包干基数过高,加之烟酒税上划,新增政策性财政支出增多,隆回县财政连年出现赤字。至1994年,累计赤字2163万元。从1994年开始,县委、县政府广开门路发展实体经济、强化财源建设、深化财政改革,财政规模大幅增长,财政实力快速壮大,1995年财政收入跨过亿元大关,当年消化老赤字376万元,结束了连年出现赤字的局面。1999年,县直非经济主管部门人均完成1000元以上的新增税收任务,年终考核全县共完成财源建设税收940万元,有47个单位获财源建设奖。2000年,全县137个单位参与财源建设,有125个单位完成或超额完成了任务。2001年,全县新增税收1269万元。2002年,新增税收950.4万元。当年完成财政收入2.13亿元。据统计:1978-2002年,全县财政收入达20.13亿元。
2003年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一锤紧接一锤敲,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抓财源、谋项目、促征管,为做好财政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财政部门严格按照建立公共财政要求,积极深化以乡财县管乡用等财政改革,坚持依法治税管费,应收尽收,实现了财政收入平稳较快增长。2003-2012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实现直线上升,从2003年的1.52亿元到2012年的6.45亿元,年均增长17.42%。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进入新常态,隆回财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财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深化财政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债务管理、零基预算等系列改革,持续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和绩效评价工作,强化收入征管,整合财力支持财源建设、重点项目和产业发展,财政收入逐步呈现直线攀升“加速度”。2013年,全县财政收入跃上8亿元台阶。2014-2023年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131.61亿元。
民生支出高达75%以上,居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隆回财政不仅是经济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的“推动器”,还是居民幸福的“温度计”,特别是财政支出的增长和结构性变化,直接决定了城乡居民的幸福度和满意度。
“从吃饭到看病,从穿衣到住房,从教育到就业,从保险到健康,民生的各个领域都渗透着财政的影响。”曾担任隆回财政副局长的退休老干部罗勇总结说,75年间,隆回财政的角色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随着民生等支出占比越来越高,财政也从过去“保吃饭”的“小财政”变成现在“惠民生、促发展”的“大财政”。
75年来,隆回财政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织密扎牢覆盖城乡的就业、养老、医疗、救助、住房、教育等社会保障网,提高低保、五保困难人员供养水平,实现了由单一保障向多层次、全覆盖保障的历史性转变。
支持教科文事业发展,隆回财政用于文教卫生科学事业方面的支出,从1952年的52.17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24.4亿元,年均递增12.64%。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事业蓬勃发展,改善了隆回人民群众接受教育、学习知识和看病就医的环境和条件,丰富了各族人民文化、体育生活,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支持社会保障体制建设。75年来,隆回财政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多方筹集资金,努力保证社会保障支出,支持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政策的落实。2023年,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为10.39亿元。社会保障支出的逐年增加,确保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确保了城镇“低保”、救灾救济、就业再就业等所需资金。
“三农”保障持续升级,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税在相当时期内一直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2005年后,隆回落实国家政策,取消农业税,财政支农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在隆回落地生根,2005—2023年,累计发放各类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72.28亿元。扶贫、脱贫战略平稳转型,2012-2020年,累计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统筹整合资金26.65亿元,为县摘帽、村退出、困难人口全部脱贫提供了有力保障,全县累计脱贫63153户215796人,192个困难村全部退出,193935名建档立卡困难人口全部脱贫,2020年2月,全县顺利脱贫摘帽。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1-2024年,累计投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和涉农统筹整合资金14.51亿元。
风雨如磐75年,宝贵经验引领奋斗历程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回眸75年奋斗历程,隆回财政始终坚持将财源建设摆到重要位置。始终将财政改革促进财政管理作为发展动力,理财思想与理财观念与时俱进,理财境界不断攀升,有效实现了依法理财、规范理财、精细理财。
支持经济发展、推动财源建设,是壮大财政实力的根本途径。经济是财政的基础,没有财源建设,财政就是无源之水。《隆回财政志(1947—1987)》显示:1980年投产工业15户,共安排重点挖潜、革新、改造项目13个,有效增加了财政收入,当年实现净利润136.8万元;1986年,国营工业企业新增隆回黄酒厂,全县生产企业16户,实现净利润185.9万元;1987年,严格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要求工业企业狠抓产品结构的调整和扭亏30%、降低成本2%、节减企业管理费和车间经费10%的精神,有效调动企业积极性,全年实现净利润198.4万元……上世纪八十年代,隆回财政把抓好企业扭亏增盈作为提高经济效益的突破口,改革体制,运筹资金,调动各部门和企业的积极性,开辟了财源,财政收入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隆回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财源建设阶次支持了一系列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发展,千方百计做大经济和收入“蛋糕”。到2023年,隆回全口径税收完成14.87亿元,其中房地产业、建筑业、制造业、金融业、批发零售业五大行业共实现税收11.67亿元,分别增长26.84%、71.94%、102.09%、2.53%和18.03%。纳税100万以上重点税源企业达161户。实践证明,支持经济发展、培植财源对财政而言,具有根本意义。
坚持财政改革,促进财政管理,是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的必由之路。据《隆回财政志(1947—1987)》《隆回县志》和历年年鉴记载:1950年,统一全国财经政策后,隆回严格实行统收统支的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1953年,改编为“划分收支,分类分成”,财政管理体制向前发展了一步。从1978年起,实行“定收定支,收支挂钩,总额分成,一年一定”的办法。1980-1984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分灶吃饭,一定五年”的办法。1985-1987年实行“定额补贴,一定五年,多收多支,超支不补”的办法。1988年,对区、乡、镇的财政体制进行改革,采取“定收定支,收支包干,比例递增,超收分成,短收分担,一定三年”的管理体制。从1991年起,区、乡、镇财政包干在总结前3年经验基础上,实行“定收定支、收入上交、支出下拨、超收分成、短收分担、超支不补、节余留用、一年一定”的包干体制。1994年,国家实行“中央和地方分税制”,确定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范围,并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预算收入的财政管理体制。1995年起,对乡、镇实行“划分收支、核定基数、递增上解、定额补贴、自保平衡”的财政管理体制。1998年,继续深化财税改革,推行乡镇国库和“费改税”试点,完善综合财政预算,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改革教育和计划生育等重点支出投资体制。2002年,实行“划分收支,核定基数,递增上解,定额补贴,自保平衡,一定三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并在此后持续深入推进财政体制、税收制度和政府预算制度等改革,完善有关体制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隆回财政聚焦上位法精耕细作,改革举措一茬接一茬,一幅风生水起、蹄疾步稳的改革画卷跃然如见。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构建了全口径的政府预算体系,实现了“四本预算”全部公开;全面推进零基预算,打破基数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目前改革已覆盖全县137个预算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持续加强,2022年7月在全省率先上线应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新工资统发管理模块。强化政府采购管理,实现政府采购预算执行全过程监管。政府采购电子卖场全面开通,上线率100%。财政电子票据改革加速推进,全面开展了非税收入电子化收缴改革。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改革,出台系列措施办法,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施“控增量、化存量、防断链、防风险、推转型、促发展”系列严控政府债务风险措施,库款保障系数一直处于0.3-0.8合理区间,连续五年实现无支付风险。财政投资评审飞跃发展。2015年来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成立以来,全县评审金额从18.85亿元上升到2023年的27.92亿元,年均增幅18.5%。累计评审196.68亿元,审减金额26.99亿元,审减率13.7%。财政体制机制的系列改革,有效提高了理财的科学性和资金的使用效益。实践证明,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肩鸿任钜踏歌行,功不唐捐玉汝成。隆回几代财政人辛勤耕耘,以对财政事业的执着和坚守,以对党的事业的无比忠诚,洒下无垠汗水,投入无穷智慧,攻克了一个个艰难险阻,收获了累累硕果。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他们将紧抓住当前历史发展机遇,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提振精神气、吹响冲锋号,切实以改革推动隆回财政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隆回篇章提供强更大的财政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