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称为长城“女侠客”,把箭扣长城当做老人一样关爱呵护

全文5928字,阅读约需17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北京怀柔区的箭扣长城是长城极具知名度的一段,需要关爱呵护。

0240岁的文物管理所所长张彤,被称为长城“女侠客”,全身心投入箭扣长城的修缮工作。

03由于箭扣长城地势险峻,修缮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如驴友伤亡事件高发、残损程度严重等。

04为此,张彤多次邀请专家现场指导,尝试新的修缮理念,如引入社会资金、融合社会力量等。

05经过努力,箭扣长城修缮工程取得显著成果,得到了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的认可和支持。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箭扣英姿

位于北京怀柔区的箭扣长城是万里长城极具知名度的一段。游人眼中的箭扣,雄奇险秀、古朴沧桑、云遮雾绕……但在张彤眼里,箭扣长城是一位可亲可敬的慈祥老人,需要关爱呵护,一刻也不能放松。

2024年1月10日,正值隆冬季节,箭扣长城冰雪覆盖。张彤与同事们又艰难地攀上箭扣,在长城上翻上爬下,测量记录,忙前忙后,为五期抢险修缮做着准备。即便是五尺高的男子,站在陡峭的山上,也难免心惊胆战,如履薄冰。可张彤,一个刚过40岁的弱女子,却心定如水——这样的工作对她来说,是家常便饭,是她身为怀柔区文物管理所所长应尽的职责。

山风骤起,飒飒作响。张彤站在古朴苍劲的长城上,白雪红妆,显得十分耀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修复后的箭扣长城把古朴苍劲的雄姿展示给世人,也把一位巾帼的风采,留在了箭扣长城上。

图片

箭扣长城远眺

图片

张彤踏雪考察箭扣长城

剑指“鹰飞倒仰”

这段长城是箭扣长城地势最险峻陡峭的一段,海拔高,残损程度严重,也是驴友伤亡事件高发段。选择在这里施工,难度非常高,等于在阎王鼻子上动土。

箭扣长城位于怀柔区雁栖镇西栅子村南,全长十余公里,全部盘旋于千米左右的悬崖峭壁上,是北京长城“惊、险、奇、特、绝”的典型代表。其形状犹如一张仰放的弓,最低山口处如射箭拉弦时手握的扣,故称“箭扣”。

这是一段未开发的原生态长城,因其独特的魅力,多年来一直深受中外游客的青睐。长城脚下的山沟里,被踩出的登城路线不下十余条。游人擅自攀爬,迷路、被困、摔伤甚至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

这些年,箭扣长城虽然采取了多方面的保护措施,但游人偷偷攀爬的现象仍然屡禁不止。长城本体经受不住人为践踏而伤痕累累,破损程度日益加剧。再加上这段长城长期经受大自然的侵蚀,数百年的雷击电闪、风吹雨淋、地壳变动以及墙体灌木的滋生,使大多数墙体岌岌可危,风化严重,抗自然损毁的能力减弱,有的已经倒塌或濒临倒塌,保护状况十分堪忧。

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张彤,每每看到长城上掉落一块砖,她都觉得像在自己身上划了一道伤口。她认为,有了伤病就得及时医治,要是坐视不管,面临的问题可能会越来越严重。箭扣,这段瑰宝级的长城正面临消失的危险。

张彤不想眼睁睁看着几百年的遗产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变成遗憾。她多次找机会邀请市文物局领导、长城专家到箭扣长城考察调研,感受箭扣长城与众不同的魅力,认识长城修缮迫在眉睫的紧迫性,为未来的修缮发展出谋划策。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2016年初,张彤和她的同事们终于迎来了抢险修复的好消息。机遇来了,决不能放过。然而,箭扣长城长达十余公里,从哪里修缮?怎样修缮?各路专家意见不一,一时争论不下。

专家们想听听属地意见,张彤当仁不让。她根据箭扣长城的保存现状及人为影响,提议率先从“天梯”至“鹰飞倒仰”段长城开始修缮。她的提议让在场的所有同行都大吃一惊。这段是箭扣长城地势最险峻陡峭的一段,海拔高,残损程度严重,也是驴友伤亡事件高发段。选择在这里施工,难度非常高,等于在阎王鼻子上动土。

“鹰飞倒仰”,一听这名字就非同一般,可见山高险峻,老鹰到此都要翻身而过。这段长城有“天梯”“擦边过”“鹰头”等著名险段,每一处险段都有惊心动魄的气势。其形胜之险要、墙体之奇绝、工艺之巧妙、着色之雄浑、植被之茂盛堪称各段长城之首,历史文物价值非同一般。

经过多轮方案的讨论修改,张彤的提议通过国家和市文物局审批。2016年6月,北京箭扣长城一期抢险修缮工程宣布启动。

兵马未动,设计先行。在制定设计方案之初,张彤与设计人员来到现场实地踏勘,讨论研究这段长城到底应该怎么修,怎样既达到文物本体安全又能保持原真性。有时为了一个细节,大家常常争得面红耳赤。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她多次邀请有关专家到现场给予技术指导。历时3个月,箭扣一期修缮方案完成并上报,此后又经过8轮的论证和方案修改,确定工程修缮范围为怀146号敌台至150号敌台,修缮长度1003米。该项工程被列入北京市长城文化带建设2016年市级重点项目。

剑指“鹰飞倒仰”,箭扣长城修缮历史从此拉开新的一幕。

8轮方案修改,张彤多次自驾车往返怀柔和市文物局,与局文保处领导进行沟通协调,有几次都是忙到晚上九十点钟才回到家。张彤没有夜间开车走高速路的经验,承认自己是个“菜鸟”。五十多公里的路程,加之眼神又不好,每次回来的路上,看着身边的汽车风驰电掣,张彤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攥着方向盘的手心里,真真实实地捏着一把汗,直到安全到家才算松下一口气。

2016年9月,风波骤起。一条“辽宁最美野长城被砂浆抹平”的新闻铺天盖地,“长城应如何保护”引发社会讨论,箭扣长城的修缮也引起了广泛的舆论关注。作为甲方代表,为了让箭扣长城一期修缮工程经得住社会的考验,施工过程中,张彤每周至少去现场一两次,最多时一周要爬三次,在施工现场查看工艺、砖缝、补砌等是不是符合设计标准,如果存在问题,就要求立即返工。收尾阶段,她更是连续几天顶着38摄氏度的高温天气,全面检查修缮部位质量。

没有上过箭扣的人,不可能知道这里的“鹰飞”为什么会“倒仰”;没有登过“天梯”的人,也不可能知道攀爬长城有多么地艰难。张彤的同事王宇,是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儿,可患有“恐高症”,在长城上攀上爬下心里直打哆嗦。张彤怕王宇发生危险,每次到工地检查,向上攀登时,就在后面保护他,向下攀爬时,又在前面探路,手扶着台阶引导王宇一步一步向下挪。王宇曾感慨地说:“我这个姐姐啊,她就是我的保护神。”

历时一年,工程完工。各级领导及专家对工程修缮的质量和工艺给予了高度评价,电视、网络、报纸等多家媒体广泛关注,好评如潮。修缮后的一期工程打造成了全市展示长城修缮技艺的样板工程,张彤也在长城的保护修缮中得到锻炼和考验。

甘当女侠客

风吹日晒,寒来暑往,张彤工作的大半时间都在野外、在箭扣,那里就如同她的另外一处办公室。

箭扣长城绵延起伏,横亘西东,那一座座敌楼、一段段高墙、一块块砖石,都彰显着先人的智慧,凝结着将士们的心血。如今张彤以甲方代表的身份,有幸参与箭扣长城全部四期抢险修缮工程,从现场勘测到确定方案再到配合施工,全过程参与,经历了一次人生的历练。她说:“在箭扣修长城,我对长城的伟大有了新的理解,对文物保护工作的责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我眼中,长城不是冰冷的建筑,它有生命,有情感,有温度,是我们的亲人,对它的呵护就应该一往情深。”

2018年,箭扣二期工程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二期工程与一期不同,将尝试新的修缮理念,首次引入社会资金,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联合腾讯、英特尔、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长城小站等企业、高校和民间组织共同参与,融合社会力量加入长城本体保护。在保护理念、运作机制、项目模式方面,开创实体企业、文保部门、地方政府三方合作、多元参与的长城修缮保护模式。

面对新的挑战,张彤瞬间觉得压力又增码了。多学科参与,又是社会捐赠的资金修缮,工程将要面对更多人的关注和监督,多少双眼睛在看着,施工质量丝毫不能马虎。经过头脑风暴,张彤渐渐理清了思路:首要任务还是向工程要质量,才能保证满足社会各界的期望;其次是面对众多合作单位与组织,不能各说各话,要与他们处理好关系,在施工中融合在一起,拧成一股绳;最后要立足长远,扎扎实实为箭扣长城的下一步修缮打下基础。

经过十余次座谈讨论修改维修方案,新的长城修缮保护理念逐渐明晰,即重在解决结构稳定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避免出现新的坍塌,而不是完全重新修复——一套“修旧如旧”的设计方案新鲜出炉。

施工中,每个环节张彤都不敢放松,她盯质量、抓安全,把全部身心都放在工作上。一次张彤正在工地忙得不可开交,刚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的班主任打来电话,说女儿肚子疼,很严重,要求家长立即带孩子去医院。

工程正在要紧的关键时刻怎么能离开?张彤马上与爱人联系,让他带女儿看病。不久,电话又打进来,说女儿要妈妈一起去。张彤与爱人说明情况,这边的工作离不开,然后挂断电话,不再接了。有人劝她,孩子的病要紧,赶紧回去看看吧。母女连心,张彤也犹豫过,但自己的工作没人能替代,在施工监督的紧要关头,孰轻孰重,她心里明白。

二期工程期间,经常需要接待来访,有专家、媒体,还有领导。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只要有需要有任务,张彤二话不说,每次都亲赴现场,几乎变成了义务讲解员。经过几年的磨练,张彤学会了攀爬长城的技巧,她知道怎样节省体力,如何将手脚的力量分配好,如何辨别什么样的石头可以扒得稳等等经验。

后来在箭扣东段的修缮中,有几个点位如“油篓顶”“鬼见愁”等地段,攀爬难度大,危险系数极高,但为了修缮的精准性,这些点段必须亲自勘察测量,攀爬过程中,随时都有碎石脱落踩空的危险。张彤之前也害怕,但爬多了,心里就有了底,陡峭的崖壁她走起来已经是如履平地。

风吹日晒,寒来暑往,张彤工作的大半时间都在野外、在箭扣,那里就如同她的另外一处办公室。有时同事们调侃她,叫她长城“女侠客”。张彤听到后嫣然一笑,知道话里的意思一半是赞许,一半是说自己太不像个淑女了。她说,在箭扣修长城,即便是男子汉也会有胆怯的时候,现在时代变了,给女性提供了大展身手的机会,“野人”也好,“侠客”也罢,为了长城文化遗产的延续和保护,她心甘情愿。

发现“宝贝”

张彤一看,急了。石碑比人重要,为了让“宝贝”下山,她立刻强忍疼痛站了起来,笑着跟大家说:“做了个全身按摩,舒服。”

箭扣长城从三期、四期研究性修缮工程开始,加入了施工前的考古环节,先后出土了4方珍贵的明代石碑,令文物工作者欣喜若狂。这些石碑大多为明代万历年间修建长城时的记功碑和鼎建碑,石碑镌刻精细,字迹清晰,保存完好。考古推测系在长城敌楼或墙体坍塌时被埋在地下,至少在碎石尘土中沉睡了四百多年。

施工中,每次发现石碑,张彤就立即要求施工单位保护好现场,随后及时原地对石碑进行定位、拍照、测量,做好记录。对文物保护管理部门来说,出土石碑,无异于发现了价值连城的“宝贝”。

“宝贝”深埋在地下,无人知晓,也相对安全。可一旦出土,怎样确保安全下山就成了一个大问题。箭扣山高路陡,无负重下山都会打滑摔跤,身负数百斤重石碑下山还要保证不发生意外,难度非常大,任务异常艰巨。这时候,张彤就根据石碑的大小、重量多少以及环境状况制定搬运方案,每个细节都要充分考虑到,保证石碑和运送人员在搬运过程中毫发无损。

搬运石碑下山真的需要兴师动众,每到这时,张彤的角色就变成了押运官。她全程跟随,精心守护,生怕出现一点闪失。直到石碑安全送至山下并移交到博物馆保存,她那颗悬着的心才会放下来。

在箭扣四期156号敌台发现万历元年的城工碑时,正值7月酷暑季节,箭扣地区是小气候,石碑搬运到半山腰的时候天下起了小雨,道路更加泥泞湿滑。为了保证石碑安全下山,张彤在前面蹚路并做指引,没想到一不留神脚下打滑,摔了一个大屁股蹲儿。箭扣长城脚下林木茂盛,土质黏度高,瞬间,张彤后身的衣服上就沾满了烂泥巴。大家看她摔得不轻,怕她受伤,要放下抬着的石碑搀扶她。张彤一看,急了。石碑比人重要,为了让“宝贝”下山,她立刻强忍疼痛站了起来,笑着跟大家说:“做了个全身按摩,舒服。”逗得大家都笑了。就这样,大家又齐心协力,抬的抬,拽的拽,从灌木丛和石头缝中开辟道路,辗转前行,终于把“宝贝”安全护送到山下。

这次箭扣长城的考古发掘,除了发掘出土有文字的石碑外,还罕见地在敌台顶部铺房内发现了火炕和灶址等生活设施遗迹,出土了瓦当、吻兽、柱础等建筑构件,石雷、箭镞和盘、碗、剪刀、铲子、棋盘等武器及生活用品,还揭开了“将军守关”敌楼结构形制的真容,为长城文化研究和后续保护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鉴于对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贡献,2018年,张彤被评为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在成绩面前,她不骄不躁,始终如一,把荣誉当成自己前进的动力,甘做文保工作的百事通、保护神、女强者,继续谱写着爱岗敬业的奋斗者之歌。

在干中学

接到林业部门的函件,张彤很惊讶也很迷茫,内心充满了委屈——我一个干文物的怎么可能知道哪个是丁香叶忍冬呢,林业部门也没挂牌,为什么修个长城就这么难?

在学中干,在干中学,这是张彤参与箭扣长城修缮的准则。她说,很荣幸在长城修缮过程中,聘请到了技术指导专家、兴隆门瓦作第十六代传人程永茂先生。程老师技术精湛,善于研究,对在长城修缮中贯穿最小干预宗旨领会最深,经过不断探索、实践,成功地总结出长城修缮“五随法”工艺,即“随层、随坡、随弯、随旧、随残”,就是砖与砖之间的接缝高度一致,随坡就坡,随弯就弯,该旧的随旧,该残的随残,达到远看相似、近看有别的效果。在程老师身上,张彤学到了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同时还了解到许多建筑学方面的知识。

北京电视台拍摄的一部长城纪录片中,张彤详细介绍了箭扣段长城的历史、现状、特点和文物价值,纪录片拍得很成功,片中她侃侃而谈的风度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纪录片拍摄那天正是隆冬季节,植被干枯,长城雄姿显露出来,非常壮观。但天气非常寒冷,尤其站在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的长城之上,更觉天寒地冻。爬山过程中身体出了汗,之后在长城上拍摄两三个小时,山风呼呼刮起,没处躲没处藏,那种寒气入骨的感觉实在无法形容,哭都不敢哭,怕眼泪流出来把脸冻伤了。庆幸的是,张彤用学到的知识圆满完成了讲解任务。

在长城修缮过程中,吃苦不是最难受的,最难受的是经受委屈。那是2018年箭扣二期修缮时,为保护文物安全,按照图纸要求,施工单位对长城范围植被进行了适度清理维护。10月份,张彤突然接到举报,说修缮长城破坏了濒危保护植物丁香叶忍冬。

接到林业部门的函件,张彤很惊讶也很迷茫,内心充满了委屈——我一个干文物的怎么可能知道哪个是丁香叶忍冬呢,林业部门也没挂牌,为什么修个长城就这么难?但冷静下来,细想这事,问题还真不小。修长城不光是本体保护,它周边的生态环境同样重要,它不是单一存在的冰冷墙体,周边环境也是长城风貌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张彤在网上搜索了关于丁香叶忍冬的知识,了解到丁香叶忍冬仅见于我国华北地区,现存3个分布点共计三十余株活体,其中北京有两个分布点,箭扣长城为其中之一,仅存20株。依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红色名录物种濒危性评估标准,丁香叶忍冬处于“极危(CR)”等级,离野外灭绝仅一步之遥。

看到这些材料张彤很震惊,赶紧与区园林局联系,邀请北京林业大学沐先运教授及专家到现场办公,指导工作;同时及时采取措施,做好濒危植物的保护工作。

之后的2020年,箭扣东段长城三期修缮勘察前,张彤再次与沐先运教授取得联系,获取了该段长城濒危植物的经纬度信息。4月20日张彤又派专人携带GPS到现场甄别,经过整整4天的细致查找,最终发现7株丁香叶忍冬,其中一株为珍贵树王。张彤与施工方一起,采取保留相邻灌木依存的方式,进行隐蔽性保护,并向沐先运教授做了汇报。加上此次查找后发现的新植株,至此怀柔箭扣段发现的濒危植物丁香叶忍冬已达三十余株。

张彤感慨,箭扣长城修缮之初,总感觉自己就是个包工头,对古建工艺、花草树木知之甚少。这几年,随着修缮工程进展,对长城历史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全面,脑子里装进了不少新的知识。特别是长城考古,那些石碑、建筑构件、生活用品,几乎每一件文物的背后都有故事,每一件文物都是鲜活的历史。

张彤非常崇拜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尚珩老师,他长期从事长城基础研究工作,不仅徒步考察过全国多地的明长城,还参与过全国长城资源调查项目,多次主持长城遗址考古发掘项目,撰写有关长城的研究文章。这次,尚珩与考古队在箭扣长城发掘了五座敌台,其中四座敌台的顶部,都出现了火炕和灶址等生活设施遗迹。张彤抓住机会拜尚珩为师,遇到问题就向尚老师请教,了解到很多她从未知晓的历史与考古方面的知识,丰富了她对长城文物的认知。

站在明朝人垒砌的长城城墙的石阶上,张彤仿佛穿越了历史时空,看到四百多年前,士兵在此戍守、下棋、吃饭、睡觉……古代边陲戍守的生活画卷在她的眼前徐徐展开。

值得骄傲的是,2020年5月,箭扣长城修缮项目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同年9月,全国首个长城保护修复实践基地在箭扣长城脚下挂牌成立。

长城千古事,甘苦寸心知。箭扣长城的修缮一直是张彤心头所系,从初次登临的心惊胆战到现在的频繁光顾如履平地,张彤增长了胆量也增长了见识。看到世人瞩目的惊险奇绝的箭扣长城,渐渐恢复其原有的雄姿风貌,张彤倍感骄傲与自豪。

图片由作者提供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于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