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是烟台交通史上不平凡的日子。当日上午,潍烟高铁开通运营活动在烟台莱州站举行,9点28分,首发列车正式发车。
长期以来,烟台北部沿海缺少一条东西向高铁通道,潍烟高铁的开通结束了这个遗憾。2016年11月全线开通运营的青荣城际铁路,以西南—东北方向从青岛到烟台,到烟台后又沿着半岛海岸线,以西北—东南方向折向威海,最终到达文登、荣成。2020年11月,潍莱段高速铁路开通运营;2023年12月,莱荣高速铁路开通运营。莱荣高铁西端起自潍莱铁路青岛莱西站,向东经烟台莱阳市、海阳市、乳山市、文登区,东端至青荣城际荣成站接轨。但这两条高铁经过胶东半岛的南部和中部,烟台北部沿海则是空白,潍烟高铁则从烟台龙口、招远、莱州等地经过,弥补了胶东半岛北部的高铁的空白。
与此同时,潍烟高铁联通内外的作用强大。潍烟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的标志性、引领性工程。项目全长237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途经青岛、烟台、潍坊3市,与既有济青高铁、青荣城际、潍莱高铁、莱荣高铁互联互通。潍烟高铁通车对于完善全省高铁路网布局,加速沿线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动,加强胶东半岛与省会济南以及京津冀、长三角、中西部地区的快速沟通交流,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京沪高铁辅助通道津潍段和潍烟铁路,是“一项工程两个分支”。2019年6月,国铁集团与山东省商定,将京沪高铁二通道天津至潍坊段以及潍烟高铁,两个项目合并为一个项目。京沪高铁二线到2028年6月将全线通车,届时,潍烟铁路的南北联通能力更为强劲,可以直通中国最重要的两座城市:北京和上海。
潍烟高铁的通车,将进一步完善胶东半岛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实现胶东半岛高铁成环,推动打造半岛1小时、省内2小时、北京3小时高质量交通圈,将极大促进烟台经济社会的发展。眼前特别值得展望的是,烟台和威海的雪季还有一个来月就来了,今年坐着高铁到胶东半岛看雪,将是一个让人憧憬的旅游选项。
不是不愿去东北看雪,而是胶东半岛的雪更有性价比:路近、气温相对温和。胶东半岛的雪很出名,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吸引了众多诗人的关注和赞美。
在古代,烟台和威海的雪景就常常出现在诗人的作品中。北宋时期,孔平仲在《闻登莱大雪》中写道:“闻说登莱雪一尺,此中晴色更无云。安得北风从海上,满天吹过玉纷纷。”韦骧则在《九月二十二日黄县道中遇雪》中描述了早寒的天气和白雪交飞的景象:“九日登州路,西风暴作威。黄桑犹半在,白雪已交飞。”
连大文豪苏轼也曾浅尝莱州的薄雪。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50岁的苏轼奉旨调任知登州军州事,登州当时辖蓬莱、文登、黄县、牟平4县,治所在今天的蓬莱。苏轼在登州知州任上的时间极短,前后只有5天。但苏轼在这短短5天的时间内,却也留下“雪痕”。
元丰八年十月二十日,苏轼接到了要他进京担任礼部员外郎的任命,告别登州,取道莱州,途中留下一篇有“雪”的诗作——《过莱州雪后望三山》:“东海如碧环,西北卷登莱。云光与天色,直到三山回。我行适冬仲,薄雪收浮埃。”
胶东半岛冬季常常成为“雪窝子”,在全国具有独特性。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专家、山东省气象台台长杨成芳是烟台人,从小对山东半岛的大雪体验多,感触也多,对威海和烟台的冷流雪有比较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胶东半岛地处山东省的东部,三面环海,北临渤海,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南部和东部与黄海相接。山东半岛中部为东西方向的低山丘陵地带,11座低山海拔高度均在500米以上,其中最高峰为昆嵛山,海拔922.8米。烟台和威海位于低山丘陵的北部及渤海的南部沿海,处在西北风的下风向。在冬季,渤海的海水温度高于气温,海洋就像一个巨大的水汽和热量库,当北方来的强冷空气经过渤海温暖的海面时,海气之间会形成显著的温差,水面上的暖湿空气向上蒸发,遇到上空的冷空气就凝结为冰晶成云,从而产生降雪。渤海海效应降雪一般在渤海中部形成,在西北风的引导下向下游传播,当移至山东半岛北部沿海时,由于受到地形抬升影响,降雪加强,这也是山东半岛北部沿海地区成为强渤海海效应降雪的重要原因。
如果简单描述一下烟台和威海多雪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海在北,山城在南,北风由北向南吹”造成的。高铁通了,交通好了,难得的雪景终于有了更方便的观瞻机会。
何时可以坐着潍烟高铁去看雪?从这两年的情况来看,11月就有可能看上雪了。根据山东气象台发布信息显示,2022年11月29日18时至12月1日16时,山东半岛地区共有18县(区市)出现降雪,威海北部出现暴雪,威海南部、烟台和青岛北部出现小到中雪局部大雪或暴雪。2023年11月10日、11日,烟台多地迎来了小雪、雨夹雪,到当年12月16日-20日,烟台和威海出现强冷流降雪,甚至暴雪。
“年年岁岁雪相似,今年看雪有不同”。过去不通高铁的龙口、招远、莱州等地,今年可以坐着高铁看雪,这就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
(大众新闻记者 周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