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英烈】殉国壮士邹绍孟阵前教子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图片

图片

殉国壮士邹绍孟阵前教子


1938年4月17日,成都《新新新闻》全文刊出了一封战地家书。写信人是在滕县保卫战中以身殉国的川军124师参谋长邹绍孟。

此前不久,在滕县保卫战打响之前,邹绍孟收到寄自四川乐山五通桥的一纸家书。从中得知,长子邹汝宁最近一次成绩“名列丙等”,他为此甚为不安。3月11日夜,在不断传来的炮火声中,邹绍孟坐在简陋的办公桌前,拿出纸笔,给儿子写了封回信。

图片
邹绍孟(右)与长子邹汝宁(左)

几天后,这封回信经成都周转,终被送到了家住乐山五通桥邹绍孟的岳父手中。而此时,滕县城破,3000守城将士全部成仁的消息,已传遍大江南北。

邹绍孟这封仅有三百余字的遗墨,经报纸刊出后,激励了无数热血青年。他们纷纷怀揣着此信的照片,走上了抗日战场。

邹绍孟,字慕陶,四川省荣县乐德乡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少时读私塾,24岁考入四川陆军讲武堂。1925年起历任少校参谋、中校营长、中校参谋主任。1935年起,任川军41军124师上校参谋长。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城,济南也岌岌可危。“山东王”韩复榘不战而走,弃城南遁。邹绍孟领命前往滕县,保卫这个南距徐州100多公里、扼据津沪铁路咽喉的小城。

图片

1937年12月中旬邹绍孟将军由晋赴鲁南战场

1938年3月上旬,日军在邹县、兖州大量增兵,徐州会战一触即发。邹绍孟随122师、124师调入滕县城内。122师师长王铭章为第41军前方总指挥,负责指挥这两个师。

就在每日忙碌县城保卫大计之时,邹绍孟收到一封来自四川乐山五通桥的家书,从中得知长子邹汝宁最近一次考试成绩“名列丙等”,他甚为不安。3月11日夜,趁着第二天军邮回徐州的档口,忙碌完一天军务后,邹绍孟伴着不远处不时传来的炮声,提笔给儿子邹汝宁写了封家书。

信笺头行顶端是“宁儿如晤”4个字。接下来,信文大部分篇幅都是教导爱子要悉心向学,长大后继承革命志向,报效祖国的内容。其中一段,“国家也许会有你这样的国民,但家里却不需要你这样的孩子。希望你凡事立志向上,养成强烈的竞争意识,不可一味贪玩,不温习功课,以至每件事情都落后于人,不知道知耻而后勇”,可谓字字情真意切。

邹绍孟似乎预感到自己恐再难回到家乡当面教诲儿子,唯有将抗战到底和建设国家的重任,以见字如面方式托付于后辈:“我身为军人,现在在前线抗战,万一不幸以身殉战,完成我军人的天职,今后捍卫国家与复兴中华民族的责任,就全靠你们这辈人了。”

从教导做人到鼓励向上,邹绍孟时而厉声呵斥,时而娓娓道来,短短三百余字不知包含了他对儿子、对家乡的多少绵绵思念。

邹绍孟写完这封家书后的第二天,日军下达南进占领滕县和临城的命令。3月14日拂晓,其第十师团以濑谷支队7000余人为主力,从两下店等地向中国军队发起总攻击。

15日傍晚,日军到达滕县附近。16日,日军1万余人在10余门山炮、10余架飞机的掩护下,集中火力猛攻,在滕县城墙上炸开了一个约12米宽的大缺口,并在数十挺轻重机枪的掩护下,从缺口突入。

扼守此处的50余名川军守军,随着连长一声令下,每个人都将结成两个一捆的手榴弹一齐投入日军群中。反复数次,日军的冲锋终因伤亡惨重而暂时停顿。

17日黎明,日军以山炮、野炮、重炮50余门及飞机20余架对滕县实施猛烈轰炸。全城顿成一片焦土。上午8时,日军开始向城东关进攻,并从东寨墙轰塌的突破口以坦克10余辆掩护步兵冲锋。

是日傍晚,已占领西关城楼的日军居高临下,向刚行至西关电灯厂附近的王铭章等一行10余人猛烈射击。王铭章壮烈殉国。随同王铭章殉难的将士中,就有124师参谋长邹绍孟。

据1938年3月22日《大公报》报道:“滕县之役,守军死事壮烈……300重伤兵互以弹炸死……我3000将士生还寥寥。”

图片

滕县保卫战开启了抗战以来以身殉城的先河,写下了抗日战争史上极光辉的一页,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滕县血战5天后,台儿庄决战打响。由于滕县保卫战阻滞敌军,赢得时间,我军得以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日寇2万余人,取得了震惊世界的台儿庄大捷,徐州因此转危为安。

战役指挥官李宗仁后来在其回忆录中写道:“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所造成”,“若无滕县之固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


烈士遗墨
激励后辈诚恳做事、善良为人

邹绍孟于1938年3月11日夜写给长子邹汝宁的这封家书寄到成都时,上面加盖的邮戳日期为3月15日,也就是路上邮寄仅用了4天。数日后,当这封信辗转送到乐山五通桥邹绍孟岳父手里时,滕县城破而守城将士也全部牺牲成仁的消息,已传遍大江南北。

当时,邹绍孟的妻子身怀六甲,带着包括长子邹汝宁在内的3个子女,正住在五通桥娘家。闻听噩耗后再读此信,全家人抱头痛哭。

时任124师留守处处长杨光明,专门将这封家书翻拍冲洗成数千张照片,赠予前来索要该信文本的各界人士。

1938年4月17日,成都《新新新闻》全文刊出了这封家书,并以“滕县殉国前6日,邹慕陶(即邹绍孟)训子家书”为题,加编者按称:“兹复觅得邹氏于殉国前6日,致长公子汝宁家书一封,此为邹氏最后遗墨,笔力雄浑,文理极通,特录志如下。”

不久,这封家书的影印件还登上了当时国内唯一的画报《良友》,刊发于该刊1938年第4期扉页。不少青年人为这封家书所激励,怀揣此信的照片投笔从戎,走上了抗日战场。

图片

邹绍孟家书

邹绍孟战死疆场后,国民政府追认其为“少将”;1984年,民政部批准其为“革命烈士”,并颁发证明书。

邹绍孟的长子邹汝宁,在父亲殉国后经刻苦学习考取了四川大学法律系。但在1949年,因母亲因病过世,3个弟妹无人照顾,他只得中断大学学业,在绵阳找了个学校教书,后任绵阳中学校长。

邹汝宁一生践行父亲的生前教诲,诚恳做事、善良为人。在教书生涯中,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误人子弟如杀人父兄。

邹绍孟的次子邹汝祥,是在父亲战死两个多月后才出生的遗腹子。他从小受母亲以父亲遗墨教育,在学校读书时刻苦用功,成绩优异,1956年,他不负父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成都工学院高分子专业。参加工作后尽心尽责,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是一位高级工程师。2005年开始,邹汝祥耗时两年多,将奔走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地收集的2000多份滕县英烈资料编撰成《滕县保卫战英烈名单》。此后,这份名单连同他翻拍的父亲家书照片一起被捐给建川博物馆之川军抗战馆以作永久纪念。

图片
邹绍孟之子邹汝祥将家书复原件捐赠给建川博物馆

实际上,自邹绍孟战死疆场,他当年的训子家书作为其生前遗墨,已成了邹家子女及其后辈相承至今的传世家训。




邹绍孟的战地家书全文

“宁儿如晤:日前接得汝外祖父手谕,藉悉汝去岁下学期成绩甚坏,名列丙等。想汝天资不甚坏,只要稍为勤奋,最优等虽不可得,优等谅必可能。今竟名列丙等,真使我增加无限的忧思。回想汝前次来函云,准定受外祖父母教训不再贪耍,勤奋读书,于乎因功课甚多,正准备试验,均是一派假话,益令我愈觉忧气。幼时均一味说诳,长成亦必无所成就,对国家社会无补。国家何须有此国民,家庭何须有此子弟。望汝凡事立志向上,存极盛竞争心,不可一味贪玩,不温功课以致每事均落人后,不知羞奋。因我身属军人,刻在前线抗战,万一不幸以身殉战,完我军人天职,则今后捍卫国家与复兴中华民族责任端在汝辈。而是否能肩此重任,则视汝等幼时之修养造诣如何为然。望汝细味此旨,不晓处请汝外祖父与汝解说。牢记勿忘,见函后汝之思想如何,及汝外祖父家老幼情形如何与汝今年入校经过,统盼函报,手此顺询。”




本文内容系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