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医须在医术、医理、医道上不断提高

很多中医学生都认为中医难学,也知道中医学习是一个时间长,耗费精力的过程。笔者认为,要掌握好中医思维并指导中医临床,要从医术、医理、医道三个层次不断提高。

中医学是一门医学科学技术,医术是用来为患者解除疾苦的方法。所以,提高医术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中医学习之初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都是中医临床治病救人的重要工具。笔者认为,《神农本草经》是中药学习的重点,是中医内科医师战胜疾病的利器。由于《神农本草经》成书久远,语句晦涩难懂,所以学习时会感觉记不住条文,需要反复背诵,甚至坚持手抄经文,还需要结合后世各种本草注解版本深入理解。中医师皆知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第一部临床典籍,它是集理法方药为一体的中医内科学教本。它是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结合自己亲身的临床经验,从症状描述到辨证方法,再到选方用药甚至药物剂量都详细记述的典籍。《伤寒杂病论》堪称中医临床选方用药的规范和标准。所以,中医师要提高医术,当把《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作为案头常备工具书。


在临床诊断及用药到达一定水平之后,就需要进一步研究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以求通晓医理,学习《黄帝内经》就是必经之路。它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源头,也是后世临床理论的依据。中医学“天人合一”理念及整体观都源于《黄帝内经》,它对中医内科、针灸推拿等很多中医相关学科影响至深。由于《黄帝内经》包罗万象,所以需要学者潜心钻研。其中的文字虽然深奥,但是结合其他经典注释,也可窥见一斑。它主要根据天地物候的变化规律,观察分析人体在天地之间所受到的影响。书中通过描述身体生理变化、病理变化,阐述疾病发生各个阶段的病理病机。其中,对五运六气的理解要结合远古的河图洛书以及天文历法、阴阳相数等。所以,学习《黄帝内经》中的医理,须学习更多中国古代哲学典籍才能诠释其中奥义。


中医学很多理论源于中国道家。不管是最基本的精气学说,还是阴阳五行八卦学说,都深深影响着中医学的发展。所以作为古代道家阴阳学说的重要典籍《易经》,它也是中医师学习医道提高自身理论水平的必备之书。由于《易经》成书最为久远,并且上演天地之道,阐述一切事物的运行规律,博大精深至今没有哪部古代经典能与之媲美。中医师学习《易经》要结合《黄帝内经》一起学习,甚至还需要结合《老子》《庄子》等道家经典来参悟其理。古人认为“道”是万事万物一切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属于古代哲学范畴,是上古先民总结的最朴素的客观唯物主义思想。他们认为宇宙万物变化过程是受到“道”的影响,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治病救人也需透彻悟道才能顺其自然而行医道。


“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病,下医医已病。”笔者认为,知天地之大道后为医者为道医,懂得顺应四时养生之道,防病于前者,为古之所谓“上工”;通晓人体气机生长收藏之医理,医病家于小病之时者,为古之所谓“中工”,略晓医术,虽能对证遣方用药,医术只因经验积累,不效亦难知其因者,为古之所谓“下工”。


学习中医是一个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结合的长期过程,不管是从习医术,悟医理,还是参医道,都是为了治病救人。三个层次也不是泾渭分明的,它们往往互参互融。也有可能出现:“千年修行,一朝悟道”,从缓慢的量变到瞬间的质变飞跃。诚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描述的做学问的三个层次一样,先要“昨夜西风凋敝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入门学习之后才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待到医道了然于胸之后就会“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3版,作者:徐军奇 严守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