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夜露起,安茶飘香时。10月20日,“万里茶道祁门红 千秋大业安茶香”2024安茶夜露活动在黄山市祁门县芦溪乡舟上·安乡茶文旅民宿启幕,各地茶商、茶客、游人在安茶集市间穿梭驻足,品茶论茶、交流经验,现场茶香四溢、欢笑不断,人们因茶相识、因茶致富,相聚于此共谋安茶发展大计。
汇聚八方英才
说起安茶,不得不提起“白露”。“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也是安茶精制的关键环节。“白露”过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有阳光尚热时,茶人们会选择白天晴朗、夜晚露水浓重的日子,将用高火提香后的干茶均匀摊晒在竹席上,使之浸润在露水中,并定时进行翻晾,利用昼夜温差为安茶提供养分。
祁门县芦溪乡是安茶的核心产区,被誉为安茶故里。近年来,祁门县以举办安茶夜露活动为契机,诚邀四海宾朋、八方英才相聚芦溪,品茶香、叙茶缘、话茶事,为复兴安茶献计献策。
安茶夜露活动在现代傩舞《日月祈》中拉开帷幕,演员们戴着面具,跳着狂热的舞蹈,祈福祁门安茶的明天越来越好。傩是古时驱鬼逐疫的一种祭祀仪式。傩舞从远古走来,盛行于明清,今以芦溪为最,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祁门傩舞、安茶已成为芦溪的两张特色“非遗”名片。
祁门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詹栩在欢迎辞中表示,祁门地处安徽南端、黄山西麓。这里生态绝佳、茶韵悠长、医风昌盛、遗存丰富,安茶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祁门县将进一步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延伸产业链条,讲好安茶故事,持续擦亮安茶“金字招牌”。
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安徽省政协原副主席、安徽农业大学原校长夏涛指出,安茶是继祁门红茶之后,祁门茶叶的又一张靓丽名片。近些年,随着安茶复兴,引起了国内外茶叶市场的广泛关注,在市场上掀起一轮追求健康、追求品质的消费热潮。安徽农业大学与祁门县开展一系列有关茶叶的产学研合作,必将引领祁门安茶的创新与发展。
活动现场,众多茶界“大咖”分享专业观点,为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受。安徽文旅十佳短视频创作者尚娟为观众倾情推荐发布了祁门“红与黑”茶旅线路并推介祁门安茶,带领大家探秘“神秘的安茶”;知名茶空间主理人谈晓佳以及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阿曼特、巴基斯坦的梅蒙与主持人开展深度对话,讲述了他们与安茶“结缘”的故事,并分享了安茶在东南区域的市场价值和收藏价值;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宁井铭从康养视角深度解析安茶,用数据揭示安茶的营养成分与养生奥秘。
传唱经久不衰
为办好此次安茶夜露活动,祁门县推出了4集《安茶“祁”遇记》微短剧视频,以广东大学生晓夏的视角,讲述了她从开茶庄的祖父和老茶友们那里听说了“圣茶”——安茶,后机缘巧合来到黄山芦溪实地感受生态茶园和非遗技艺,并带回举办安茶夜露活动的消息,老茶友们决定再赴芦溪。同时,祁门县相继推出了4期《茗家话安茶》和6期《安茶“新”说》短视频,邀请茶界名家讲述了安茶的故事,深受网友喜爱。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位于神秘的北纬30度圈、黄金产茶带的祁门,不仅盛产被誉为“茶中英豪”“红茶皇后”“镶着金边的女王”的祁门红茶,还有被誉为“圣茶”的安茶。这一“红”一“黑”,在祁门这个小城里共同演绎中国茶界这份独有的“祁”迹。
独立六茶外,安然一盏中。祁门安茶创制于明末清初,兴盛于民国时期,以其独有的“夜露”工艺和“竹、箬、茶”三香合一闻名于世,兼具陈香高长、绵柔醇滑之品鉴价值和祛湿解暑、安五脏顺六腑等药用价值,曾获中国茶叶博览会黑茶类“金奖”,安茶制作技艺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百多年前,安茶经阊江水运至景德镇、九江,辗转千里远销东南亚等地,曾有“楼下喝普洱,楼上喝安茶”之盛况,被誉为“圣茶”“神仙茶”。
相比百年祁红的赓续不断,安茶显得沧桑不少,走过一段艰辛的路程,曾经辉煌一时,亦曾不见踪迹,直至今日才走向复兴。近年来,祁门县致力于讲好祁红故事、安茶故事,向全世界展示祁门红茶、安茶的魅力。
安茶具有清热解毒、祛湿解暑等作用,康养价值较高,被尊为“圣茶”。如今,“药食同源”成为养生消费的热门选择,安茶被称为“能喝的中草药”,祁门县的茶商们正在通过创新融合的方式,将安茶与金银花、桑叶、陈皮、荷叶等多味中草药组“CP”,为安茶的传承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打开方式”,新时代的安茶故事正在被续写和改写。
带动百姓致富
夜幕下,《安茶故事》戏曲实景演出精彩上演,一艘挂着灯笼、载着安茶的乌篷船,从上游码头缓缓而来,安茶商人的妻子“孙文英”,正送别远赴广东经商的丈夫“汪正义”,二人唱罢,乌篷船承载着一船“希望”驶向下游……
安茶主产自祁门县芦溪乡,这里生态环境绝佳,人文底蕴深厚。倒湖十八湾是镶嵌在芦溪乡的一颗璀璨明珠,十八个湾口,凭借动人水韵“吸粉”无数。好山好水出好茶,芦溪乡境内青山伫立、竹木葱茂,云雾缭绕,温度适宜,是优质的安茶原料供应地。
“安茶的振兴还得后继有人呐!”在安茶夜露活动现场的安茶共富联盟仪式上,四位“安茶掌柜”走上前台发出感叹。随后,与会领导嘉宾宣告祁门县安茶共富联盟成立。
近年来,祁门县高度重视安茶产业复兴,深入践行“三茶”统筹理念,坚定不移增产量、提质量、扩市场,祁门安茶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扎实推进全域茶园绿色防控,获批安茶省级地方标准,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培育各类生产加工企业20余家,2024年全县安茶产量近700吨,产值超亿元。连续举办安茶品鉴会、“复兴安茶”系列论坛、安茶夜露活动等活动,实施“安乡”茶园田园综合体项目,建成舟上·安乡、青山白露等茶文旅民宿,安茶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与此同时,祁门县协同域内龙头茶企,敏锐布局安茶新风口,重点围绕安茶的推广、渠道建设和品牌营销,深耕广东东莞、中山、广州、深圳等市场,辐射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
通讯员 祁红 新民晚报记者 吕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