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药本草 | 阿处绕补起:地下藏着宝藏药

图片

编者按:彝医药,是中华医学宝库中一颗耀眼璀璨的明珠,也是彝族文化中最具影响力和实用性的一部分。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智慧的彝族先民经历了数千年的实践积累和守正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彝医药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
即日起,推出“彝药本草”系列稿件,邀您一同探究古老的彝医药。

图片

彝药名:阿处绕补起

意译:有刺的凉补药

汉药名:大蓟

别名:马刺根,牛口刺

原植物:菊科植物大蓟

多年生草本,块根纺锤状或萝卜状,直径达7毫米。茎直立,高30~80厘米,茎枝有条棱,被长毛。基生叶有柄,叶片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8~20厘米,宽2.5~8厘米,羽状深裂或几全裂,侧裂片6~12对,中部侧裂片较大,向上及向下的侧裂片渐小,边缘齿状,齿端具刺;自基部向上的叶渐小,与基生叶同形并等样分裂,但无柄,基部扩大半抱茎;全部茎叶两面同色,绿色,两面沿脉有疏毛。头状花序直立,单一或数个生于枝端集成圆锥状,总苞钟状,直径3厘米;总苞片约6层,覆瓦状排列,向内层渐长,外层与中层卵状三角形至长三角形,先端有短刺,内层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呈软针刺状,花两性;全部为管状花,花冠紫色或紫红色,长1.5~2厘米,5裂,裂片较下面膨大部分短;雄蕊5毫米,花药先端有附片,基部有尾。瘦果长椭圆形,稍扁,长约4毫米;冠毛羽状,暗灰色,稍短于花冠。花期5~8月,果期6~8月。

分布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河北、陕西、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等地。生长于山坡、草地、路旁。栽种第3年,秋季挖掘根部,除去泥土、残茎,洗净,切碎晒干。

药用部位:根。

大蓟在汉医本草中多有记载。谓其味苦甜,性温,可消瘀生新,止吐血、鼻血、小儿尿血、妇人红崩,亦可消疮毒,散瘰疬结核。但补虚、截疟、消食作用为汉医未载,是彝医独特用药经验。西南地区民间常采挖其根,趁鲜与猪肉炖服,既可做菜,又有补虚、清火解毒作用。同属植物滇大蓟,亦作大蓟根入药。

彝医应用经验

性味归路:味甜,微苦,性寒。归心、肝路。

功能主治:清火解毒,凉血止血,截疟消食,补虚。主治肺结核,慢性肝炎,妇女红崩,妇女干瘦病等。

彝医传统应用:

1.云南彝医常用马刺根100~200克,水煎服,治疗皮肤瘙痒,疮疡肿毒,有清火解毒作用。

2.治毒疮:用马刺根,煨吃。

3.产后恶露不净:用马刺根,加酒,煨服。

4.饮食积滞:用马刺根,加鸡屎藤根、芦苇根、狗屎兰花,共煨服。(2~4方出自《齐苏书》)

5.体虚:用马刺根,炖肉吃。

6.打摆子:用马刺根根皮,新鲜舂烂,取汁内服,药渣外敷肚脐。(5~6方为四川凉山彝医用法)

用法用量:

内服:水煎服,20~30克;鲜品可用30~60克。

外用:鲜品适量,捣烂外敷。



来源丨“学习强国”楚雄州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