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察看桐城历史文化展陈。习近平说,来这里看一看,很有感触。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安徽桐城六尺巷的故事可谓闻名遐迩、代代流传。根据《桐城县志略》记载,清代康熙年间,张英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发生土地纠纷。张家写信向远在京城的张英求助,张英回复了一首“让墙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收到回信,张家人豁然醒悟,主动退让三尺,吴家备受感动,也让出三尺,形成“六尺巷”。六尺巷是中国邻里和谐礼让的典范。六尺巷的故事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人们敬佩张英的胸襟气度。它让后人懂得了谦让是美德,是人际关系的调节器。与古人相比,我们现代人应当有更宽阔的胸怀和气量,应当保持更高尚思想境界,自觉涵养践行相互礼让、以和为贵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社会是个大家庭,人们由于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和经历等不同,思想观念、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也会不同,相互之间难免会有“磕磕碰碰”。对此,要树立宽容和包容的心态,学会用“退一步”换来风平浪静、海阔天空。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人为了为了一个座位、为了一个先后而大动肝火,出言不逊伤了和气;有的一言不合老拳相向,持刀舞棍大打出手;有的在芝麻绿豆的小事上纠缠不息、逞强斗狠,甚至酿出血案,实在令人唏嘘。
究其原因,一项重要因素是少数人的道德水准没有跟上社会发展步伐。他们虽然懂得如何保护自身权益,却忽视了社会公德、他人的利益,容易意气用事、鲁莽行事。等到将小事酿成了大祸,后悔莫及却为时已晚。其实,很多矛盾纠纷,只要冷静下来想一想,双方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一谈,大多可以 “一笑泯恩仇”,得到圆满解决。
事实上,理想的社会关系,并不是“非黑即白”,往往存在着弹性空间。对于人民内部矛盾,我们要善于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多些冷静、少些冲动;多些忍让、少些冲突,做到有理也要让三分,得饶人处且饶人,避免因小失大、输掉人生。
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之一,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公民道德素质既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也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内容载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健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体制机制”。这意味着需要各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弘扬相互礼让、以和为贵等传统美德,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各地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发力、不懈努力,持续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不断增强公民道德素质。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六尺巷的故事中汲取精神养分,涵养相互礼让、以和为贵等传统美德,积极争当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切实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时时处处谦让他人、友善待人,积极为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携手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在中华大地上更加蔚然成风,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文/杨维立
图源/视觉中国